分享

《八佰》被质疑篡改历史?细节忠实还原,电影逃不开艺术加工

 光影新天地 2021-03-25

管虎执导的《八佰》经过几天的点映之后,口碑有些两极分化,好评的观众认为电影确实拍的很扎实,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大场面的营造都非常到位;

《八佰》被质疑篡改历史?细节忠实还原,电影逃不开艺术加工

而差评的观众则直指电影篡改历史,有美化国民党的意图。

《八佰》被质疑篡改历史?细节忠实还原,电影逃不开艺术加工

首先,《八佰》至少做到了尊重历史。电影立足于真实发生过的战争,编剧和导演做到忠实还原、摒弃手撕鬼子等狗血桥段是最基本的。纵观电影,管虎都做了哪些努力呢?有至今立在苏州河边的四行仓库为证据,为了尽可能的还原四行仓库保卫战,剧组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重建四行仓库、挖出一条苏州河,并且对岸租界也都认真搭了景。

《八佰》被质疑篡改历史?细节忠实还原,电影逃不开艺术加工

另外,四行仓库保卫战中的一些重要细节电影也如实还原。比如对外声称是800人,实际上是400多人,还有坚守四天四夜,电影也有时间轴提供给观众,仓库里有粮食、弹药,所以敌军不敢用重炮电影里也多次提到,甚至给出了面粉的元素。当然,这是一场失败的战争,电影没有改变结局,以守卫仓库的将士们撤退收尾,至少一些重要细节电影是没有问题的。

《八佰》被质疑篡改历史?细节忠实还原,电影逃不开艺术加工

那电影的问题在哪呢?让部分观众不舒服的,可能是一些删减片段,以及收尾太草率了。谢晋元的结局没有讲出来、将士们退到租界的结局也没有介绍。但平心而论,这不是编剧和导演能决定的,谁能决定这些,大家都懂。 第二个需要讨论的,是如何区别篡改历史和艺术加工。我觉得前者是有刻意的更改、扭曲历史事实,误导观众以达到某种目的,就如前面所说,《八佰》忠于历史,拍出来的没问题,没有办法拍的就放弃;而艺术加工,是一部电影必须的。试问哪部战争片没有艺术加工?

《八佰》被质疑篡改历史?细节忠实还原,电影逃不开艺术加工

《八佰》重现四行仓库战役,但也是一部商业大片,调动观众情绪是编剧和导演的本职工作,如果非要较真儿,电影中读已经牺牲的将士的信、河对岸那个被感动的影星、战争到底开了多少枪,谁能给出准确答案?通过艺术创作丰富人物和故事有什么问题?电影毕竟是电影,不是纪录片,一味的抠细节、给导演扣错误立场的帽子是不是太偏激了? 最后说一下孙元良,他没有在电影里出现,但也成了这部电影被观众抓住的“小辫子”。

《八佰》被质疑篡改历史?细节忠实还原,电影逃不开艺术加工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电影中谢晋元带领的那些兵,不会去考虑孙元良的战略战术是对是错,而历史上的孙元良确实有功有过,在整个淞沪战役过程中他贪财好色,导致节节失守。但战争后期他则率29军在独山阻挡猖狂的日军,使这里成为了日军侵华的终点站,所以也不能否认他是个出色的将领。

《八佰》被质疑篡改历史?细节忠实还原,电影逃不开艺术加工

最后想说的是,《八佰》是一部电影,也只是一部电影,对于战争,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立场,导演管虎也有,但是他在电影里放弃了传统的敌我视角,而是从小人物出发,去投射整个战争的残酷性。所以,在电影里战斗的是什么党派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保卫家园的中国人、也是会害怕、会怯懦的人,电影让我们看到的,就是战争压迫下所释放出的人性微光,如果你被电影中的人物打动,就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