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雪白晶莹的小笼馒头, 薄薄的面皮,粉嫩的肉馅,透亮的汤汁, 组合在一起诱人得不得了, 轻轻提,慢慢移, 先开窗,后喝汤, 一口就是一个大大的幸福。 在早餐铺子上常常能看见它的身影, 以前经典的粢饭团就是糯米饭包油条, 现在除了油条, 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 往里面加榨菜、火腿、咸蛋黄等等, 小小身材,大大内涵! 谁说中秋节才能吃月饼? 鲜肉月饼早已融入上海宁的日常生活中。 皮层酥松,包裹着香喷喷的肉馅, 丰腴的肉汁慢慢渗透其间, 这滋味怪不得有人愿意为它排上2小时的队! ![]() ![]() ![]() 上海人习惯叫它生煎馒头, 轻咬一口, 肉香、油香、葱香、芝麻香 各种香气在口中久久不散, 内陷以鲜猪肉为主, 后来随着不断的发展, 也有了虾仁、鸡肉等馅心。 ![]() ![]() ![]() 油墩子无疑是许多上海宁儿时的记忆, 现在找到它还需要花点功夫, 金灿灿的油墩子, 一个个散发着萝卜与葱花香气, 经典的老上海味道! ![]() ![]() ![]() 一提起米饭饼, 很多老底子上海人的回忆就涌上来了, 最经典的搭配还是: “一份米饭饼加油条!” 软糯的米饭饼带着酒酿的微甜, 配合着酥脆的油条一口咬下, “咔嚓”一声幸福极了! ![]() ![]() 把馄饨放凉之后, 加上浓浓的花生酱和香醋, 就是一道开胃又美味的冷馄饨, 在浓郁的酱汁包裹下, 馄饨的口感丰富有层次, 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 ![]() ![]() 春卷,又称春饼、春盘、薄饼, 酥酥脆脆的口感惹人喜爱。 在上海有两种较常见做法, 一种为大白菜肉丝馅的, 另一种为豆沙馅, 又到了甜咸之争的时候, 你喜欢吃哪一种? ![]() ![]() ![]() 一个个圆滚滚胖乎乎的样子, 看上去好可爱, 色泽金黄的球上撒满了芝麻, 里面包着豆沙, 皮薄香脆,甜糯可口。 ![]() ![]() ![]() 与其它地方的糕点不同, 崇明糕体型较大,厚厚实实的, 里面有枣子、核桃肉、栗子、蜜饯等等, 感觉热热闹闹, 口味清香松软,糯而不粘。 ![]() ![]() 红宝石的奶油小方在上海可有响当当的名气, 它的造型较为朴素简单, 就是纯白色奶油蛋糕上加一粒樱桃, 但是口感一级棒, 绵软的蛋糕加上轻盈的奶油, 让人仿佛置身云端。 ![]() ![]() ![]() 金黄的排骨和雪白的年糕, 两个在一起莫名的搭, 既有排骨的浓香, 又有年糕的软糯, 一定要浇上上海老牌的辣酱油, 这才是是地道的上海味道! ![]() ![]() ![]() 将酒酿和小圆子同煮而成, 再撒上一些桂花, 酒酿甜润,圆子软糯,桂花清香, 如果咬开圆子还有豆沙流出来, 那真是甜进心里。 ![]() ![]() ![]() 蟹壳黄俗称小麻糕, 色泽就如蟹壳背一样, 海派的做法有甜有咸, 咸味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 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品种, 香脆酥松,油多不腻。 ![]() ![]() 青团的历史在小吃中算悠久的, 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 除了豆沙或者莲蓉馅儿的, 咸蛋黄肉松馅如今也十分风靡, 外面的糯米粉拌着青色的艾草汁, 带有清淡而悠长的青草香气。 ![]() ![]() ![]() 烧麦的外形就如一个小型的石榴, 薄薄的皮里裹着满满的馅儿, 真是“内有乾坤”, 松软的糯米、超鲜的肉丁、 脆嫩的笋丁、嫩滑的香菇丁, 松、软、香,黏糯却不粘牙。 ![]() ![]() ![]() 据说大文豪鲁迅在熬夜写稿子时, 常备的夜宵就是条头糕! 裹了豆沙的糯米团揉成长条, 用刀切成一段一段, 在两端都能看到赤褐色内馅, 零碎的糖桂花为它更添一层甜甜的香气,嗲! ![]() ![]() 这个小吃因形似“老虎爪”而得名, 喜欢甜的上海人给它刷了层糖, 口感外脆内软,自带一股焦香, 但现在市面上卖老虎脚爪的摊头几乎绝迹, 只有少数几家还在坚持, 如果你有幸看到千万别错过啦! ![]() ![]() 在上海,除了老底子上海人钟爱的早餐“四大金刚”, 另外一道,就是包脚布了。 在摊好的面饼上加鸡蛋, 涂上各类酱料, 撒葱花,加油条,最后裹成卷状, 一气呵成,充满回忆的美味就做好了。 ![]() ![]() ![]() 五香豆由上海老城隍庙郭记兴隆五香豆店首创, 后来渐渐在市民中火热起来, 沪语有“勿吃城隍庙五香豆,等于没来过上海”之说。 看电视的时候来一包五香豆, 一个一个停不下来, 软中带硬,咸中带甜,香得很! ![]() ![]() 虽然这些小吃我们大都熟得很, 但最熟悉的美味, 往往最深入人心! ![]() 你最喜欢上海的什么小吃? 来源:上海周边一点通 2020-11-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