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郑州商城内城布局的反思

 昵称535749 2021-03-25

中国考古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3小时前

摘要:郑州商城内城是早商时期城市的核心功能区,而晚期郑州城市的营建对其内部早商遗存的分布及形态布局影响深远。内城东北部属于隋唐以来郑州城市的郊区,夯土基址保存较好。内城中南部的郑州旧城作为隋唐以来的城市区域,早商遗存保存欠佳。中北部的历代城市衙署区也发现有残破的早商夯土基址,暗示了该区域在早商时期的重要性。目前发现的偃师商城和洹北商城均体现出“宫城居中”的布局规划,郑州商城也应具备类似的规划理念。郑州商城内城中,属于郑州旧城中北部的地区符合这一规划特征,显然应是考察郑州商城宫城选址的重点区域。

  郑州商城作为早商时期国家的中心都邑,自考古发现以来就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其城市形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也代表了等级最高的商代城市规划理念。多年以来的考古工作初步揭示了郑州商城的平面布局,其至少具备内城外郭两重城垣结构,内城发现有广泛分布的夯土建筑基址,是商王朝贵族生活居住区,尤其以东北部发现的夯土基址最为集中且保存最好,被认为是“宫殿区”或“宫城”所在。然而这一认识并未充分考虑郑州商城废弃之后的复杂历史过程,关于郑州商城内城布局和宫城设置仍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索。

  郑州商城废弃之后,内城区又经历了复杂的城市化过程,至今仍然是郑州市区的核心。(图一)我们将其归为古今重叠型城市,这类城市的典型特点是晚期城市不仅包含早期城市的“遗痕”,也会对早期城市进行改造。从这一角度出发,理解不同时期郑州古代城市的形态变迁就成为理解郑州商城形态布局的前提。另外,商代早期城市规划的许多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规范性,预示着商代国家已经具备某种城市规划制度。偃师商城和洹北商城与郑州商城同时或相继,均为商代重要都邑,作为旷野型城市,废弃后保存状况相对较好,且已揭示出相对完整的城市形态,为反思郑州商城内城布局提供了线索。

500

  一 郑州古代城市形态沿革

  在商代都城迁移后,郑州古代城市还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城市化过程。我们按照城市兴衰的一般行为过程,大体将郑州古代城市划分为城市形态营建、城市形态完备(主要是指城市的使用时期)、城市形态废弛和改建四个大的历史进程。(表一)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不同阶段城市形态所反映的城市历史“层累”过程。

500

  (一)  古代城市形态的营建

  二里头文化晚期,在郑州商城营建之前已经存在有大规模的定居聚落。就已知考古发现的情况看,属于完备城市形态之前的遗存,会持续受到后期人们活动影响。至二里头到二里岗文化的过渡时期,郑州商城内外城垣与大型夯土建筑开始修建,聚落功能随之发生变化。

  (二)  古代城市形态的完备

  二里岗下层二期至二里岗上层一期阶段,城垣及大型夯土建筑设施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即为郑州商城形态的完备时期。此时,郑州商城确立了内城外郭的双重结构。内城是高等级夯土建筑的集中分布区,而郭区则以手工业作坊和普通居住区为主。在郑州古代城市发展历程中,郑州商城是最早形成、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城市形态。其作为商代早期国家的王都,城市规模和各项建筑的复杂性也都超过了目前已发现其他同时期的商代城市。

  (三)  古代城市形态的废弛

  自二里岗上层二期及以后,郑州商城进入衰落阶段。人类活动减少或停滞,郑州商城的城市形态在沦为废墟之后大体保持了静止不变的状态。尽管在西周初期当地还或作为区域性政治中心(即文献记载的管叔封邑),但却并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结构特征的城市形态。直至战国和两汉时期,郑州商城的外郭城已经湮没,功能也已丧失,内城作为主要的生活居住区,古人活动逐渐频繁,加速了郑州商城早商遗存废弃过程。

  (四)  古代城市形态的改建

  隋唐时期,人们对郑州商城进行了改建,郑州古代城市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人们在郑州商城内城中部偏北增筑了新的城垣(笔者另有专文讨论这一问题),城市的范围向南收缩,仅与郑州商城内城中南部重叠,原郑州商城内城的北部地区变为新建城市的郊区。尽管自此以后,郑州城市形态或还存在一定的变化,但城市的规模始终被限定在郑州商城内城中南部,直至发展成为现今郑州旧城。

  上述郑州古代城市的沿革表明,自郑州城市规模缩小以后,郑州商城内城形态开始受到不同自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唐宋以来的郑州旧城北城垣为界,内城北区长期处于废弛状态,作为晚期郑州城市的北部郊野地带,区域内古人活动相对较少,唐宋以来“金水河”在此不断摆动,还形成了大范围黄沙层。与之相比,内城南区的早期城市形态受到晚期城市营建活动的影响很大。郑州古代城市自早商都城迁离之后,城市形态实际上经历了废弛和改建两种不同的城市层累过程。(图二)在此基础上,我们采取回溯复原的方法,从改建后的郑州旧城(内城南区)入手,兼及长期废弛状态下的内城北区,分析晚期城市在何种程度上改造了更早期的城市形态,逐层揭示直至早商都城。

500

  二 郑州商城内城早商遗存分析

  根据上文对郑州古代城市形态沿革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已知郑州商城内城东北部“宫殿区”,属于其中内城北区范畴,受晚期城市建设的干扰较少。该区域保存较好的早商遗存仅反映了郑州商城内城的局部形态。由于考古揭示遗存的复杂性,下文将对郑州商城内城南、北不同区域的水利设施、夯土宫殿建筑、夯土隔墙、铜器墓等具有明确功能指示意义的早商遗存分别进行分析。

  (一)  水利系统

  内城作为高等级贵族的居住生活区,保障日常用水的给排水系统必不可少。郑州商城内城北区发现有相对完善的石砌输水管道和石板水池。但在内城南区,晚期城市破坏了早期遗存,而唐宋以来城市修建的引水设施可能利用并改造了区域内的早商沟渠系统,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其原始面貌,目前区域内发现的早商沟渠等水利遗迹组合关系难以明确,尚难揭示出系统的城市水利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给排水系统的修建与所在地自然水系的分布和地势起伏直接相关。笔者的研究表明,郑州商城内城引水来自城市西部的“金水河”,排水的终点则是城东侧的湖沼区。内城北区特别是东北部“宫殿区”邻近城外的湖泊,是郑州商城地势相对较低的区域,而非以往认为的高地,这与通常意义上宫殿区抑或宫城的选址规律并不相符。

  (二)  夯土基址

  郑州商城内城中已发现的早商夯土遗存可延伸至城东南部(涵盖了内城北区和南区的范畴)。尽管受现代城区发掘条件的制约,考古揭示的这些遗存大都残缺不全,而内城北区仍然是夯土宫殿建筑相对集中且保存较好的区域。根据夯基平面保存的柱网结构,内城北区目前发现的早商建筑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属于回廊式围院建筑的局部,已揭示的夯土建筑基址绝大多数都可归为此类;第二类则以C8F16为代表,夯基表面均匀分布有形制相同且密集的柱础用以承重(图三),属于干栏式楼阁建筑,有学者认为其或为商代的粮仓。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功能属性如何,后一类建筑形式具有防潮功能是可以肯定的,而这正与上文有关该区域地势较低的结论相合。

500

  相比之下,在作为后期城市区域的内城南区,晚期文化堆积完全打破早商遗存,早商夯土基址大多只剩底部夯层,已无法判断建筑形制。其中,在晚期城市形态改动较大的中北部区域,也发现有大范围的早商夯土层。这些发现表明,内城南区在早商时期或也存在与内城北区同等重要的宫殿建筑。

  (三)  夯土隔墙

  郑州商城内城区除了分布有高等级的夯土宫室建筑以外,还存在包括W22在内的三道夯土隔墙。已发现的这些隔墙在方向、宽度上均有差异,应该与其划分区域功能的不同有关。尽管这些隔墙均为残存的段落,但却表明了郑州商城内城中还应存在其他的功能分区,并为考察内城之中宫城设置提供了重要线索。从城市空间分布上看,两道保存状况较好的夯土隔墙皆分布于内城北区,而在内城南区发现隔墙的保存状况则相对较差。

  (四)  铜器墓

  铜器墓是城区高等级贵族丧葬行为的表达,一般埋葬较深也更易保存,基本能够直接体现出城市中丧葬行为的空间安排。郑州商城内城中发现的铜器墓分布较为零散,并不存在集中埋葬的贵族墓地。内城南、北两区都发现有早商时期铜器墓,内城北区自郑州商城营建之初就有高等级贵族在此埋葬,与夯土基址相邻,呈现出“居葬合一”的埋葬习俗。内城南区仅在今东西大街沿线发现铜器墓与夯土基址相邻的情况。我们将已发现的铜器墓和夯土基址的空间关系进行比较后发现,内城中心区域尚未发现有铜器墓分布,暗示了该区域可能有意排除了丧葬功能。(图四)而根据后文对商代早中期其他都城的对比可知,上述现象实则反映出这一阶段城市核心区规划的一般特征。

500

  综上所述,在不同类型的早商遗存中,水利设施、夯土宫室建筑和隔墙与城市形态密切相关,在城市废弃后,这些遗迹现象的分布是直观反映城市的结构框架和功能分区的关键要素。但这些设施多暴露在地表或埋藏较浅,更容易受到晚期人为因素的影响。三者在郑州商城内城南、北两区的分布差异体现了上述遗存特性。(表二)在历经漫长历史变革的内城南区,目前考古工作已揭示出的上述三类遗存已较难直接反映早商城市的布局。

500

  三 商代早中期都城布局比较

  从上文的分析看,郑州古代城市复杂的历史过程,对不同属性的早商遗存分布状况造成干扰,进而影响郑州商城内城形态的保存。有关其形态结构的信息较为破碎,难以系统整合。在已知商代早中期都城中,偃师、洹北商城均揭示有相对完整的城市形态。二者属于平地新建的城市,在废弃后基本没有晚期城市营建活动的影响,城市形态更能反映这一时期的都城规划。从这个意义上讲,郑州商城也应体现类似的城市规划。

  (一)  城垣结构

  郑州、偃师及洹北商城都具有至少两重的城垣结构。其中,偃师商城的宫城与小城城垣基本都形成于二里岗下层阶段,最外侧大城则是在小城基础上扩建的,与小城城垣都具有界定郭区范围的功能,均属于郭城城垣。洹北商城沿用的时间相对较短,宫城及外郭城垣修筑的间隔并不太长。由此可见,内城外郭的功能分区以及相对方正规则的城垣形态,均是都城营建之时就已经确立的规划。(图五)从城垣不同结构的规模看,不同城垣大体依据功能、城市等级的不同,在建筑平均尺寸、闭合空间的面积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别。(图六)在三座商代都城之中,偃师商城等级相对较低,其宫城面积最小,宫城墙基也最窄。

500

500

  对郑州商城来说,其外郭城垣(及城壕)依据自然地形兼具防洪、排水的功能,故而并不规则,但其内城则是四周闭合并且相对规整的形态,这与偃师、洹北商城共有的规划特征一致。值得注意的是,郑州商城内城围合的面积与偃师及洹北商城最初规划的郭区(即偃师商城的小城及洹北商城的外城)相当,说明内城中很可能还规划有宫城等其他闭合区域。

  郑州商城内城已知的各类隔墙中,W22被认为与宫城墙有关。其墙宽与洹北商城的宫城墙相近,但也与偃师商城的小城(早期郭城)宽度相当。因为时代相对较早,这段墙最有可能与郑州商城内城的早期规划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郑州商城内城中,发现的其他隔墙则平均宽度为2~3米,接近同一时期偃师商城的宫城城垣及“府库”围墙的宽度(图七),因此,郑州商城已发现的这几道隔墙表明其内城可能存在类似的设施规划。由此,我们判断郑州商城内城各类墙体尺寸均能体现早商都城规划之制。

  (二)  宫城位置与布局

  偃师、洹北商城的宫城都大体位于城内中部(偏南)。(图五)二者宫城内各类建筑的布局安排既存在共性,但也有不同。相同之处在于,规模最大的围院式宫殿均被安排在宫城内相对偏南的位置上,如偃师商城的第三、五号和洹北商城一号建筑。(图八)其中,偃师商城五号、洹北商城一号建筑,普遍发现有排列规律的祭祀遗存,被认为是“宗庙”,其地位在宫城内显然也是最为重要的。

500

  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宫城内部分区规划上。偃师商城宫城各类设施布局紧凑,从南向北可分为宫殿建筑群、祭祀场所和池苑三个功能单元,并形成东、西并列的宫殿建筑格局。洹北商城宫城内发现有不少夯土建筑基址,但目前尚无法分辨出如此众多的功能单元。已发现一、二号宫殿建筑南北成列,占据了宫城的核心位置。其一号宫殿建筑与两侧宫城墙间距不大,很难再容下规模相当的宫殿建筑。因而在洹北商城中,各类建筑大体是以宫城的南北中线为轴线排列的。(图八)

  综上所述,偃师、洹北商城的宫城布局存在共性,体现了商代早中期相对统一的宫城规划;而二者的区别一方面有时代因素,但很大程度上也是等级差异造成的。比较之下,目前郑州商城中已发现的夯土建筑基址多数并不完整,难以看出排列规律和组合关系。但仅就东北部宫殿区为代表的内城北区而言,并未见与偃师、洹北商城类似的宫城规划特征。该区域发现的夯土建筑虽然大多属于围院式宫殿,但与“宗庙”祭祀有关的迹象并不突出。已知宫殿建筑的分布状况不仅难以体现东西两宫殿区并列的格局,也不具备近似单一中轴线的布局形式。

  (三)  居葬关系

  在偃师商城和洹北商城中,宫城范围内不仅罕见墓葬,且所有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均被安排在区域外,不同等级墓葬以“路土葬”或“居址葬”的形式分布在宫城以外的区域。在时代相对较晚的洹北商城阶段,商王大墓已被规划在城市以外的王陵区。这一现象可上溯至二里头文化时期。二里头文化二、三期之际兴建了宫城墙垣,宫殿区内从此罕见墓葬,以往在宫殿区埋葬高等级贵族墓的习俗不再延续。由此可见,商代早中期都城显然继承了二里头的宫城规划理念,宫城作为王室贵族日常社交礼仪场所,与丧葬区应存在明确区分。郑州商城宫城的居葬分布关系也应遵循上述规划。结合前文对郑州商城内城高等级贵族墓分布状况的分析可知,以往认为可能与宫城有关的内城东北部宫殿区并不符合上述宫城设置的规划理念,而内城中心区域却与这一理念更加契合。

  综合上述分析,商代早中期的都城应具有相对统一的宫城布局规划:宫城位置具有择中布局的倾向,宫城内最为重要的宫殿建筑则靠南分布;宫城是王室贵族日常生活与礼仪场所,王室、贵族墓地则位于宫城之外。对于郑州商城来说,其内城中心地区(即内城南区的中北部),作为晚期郑州城市改建程度最高的区域,却与上述宫城规划特征最为相近。而目前已知的以东北部“宫殿区”为代表的内城北区,尽管发现保存较好且相对集中的高等级夯土建筑基址,但其位置偏居内城一隅,属于城内陆势相对较低的地区,居葬关系特征也与上述商代早中期都城的宫城规划不尽相同。

  四 结语

  郑州商城衰落以后,同一地点上又经历了漫长的城市发展过程。受不同阶段城市营建行为的影响,郑州商城内城形态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内城北区属于晚期城市的郊区,早商时期的高等级建筑遗存反而得以保留,也因此被认为是宫殿区或宫城所在。内城南区是晚期郑州城市反复营建的区域,早商遗存残损严重,其中北部一带作为唐宋以后的衙署选址区,改建程度最高,该区域发现有早商时期夯土层,表明其在郑州商城中的重要性。

  作为王朝国家的都城,对城市各部分功能结构和布局的有意安排,促成了城市权威地位的表达。其中,宫城作为城市权力核心区,其布局的规划性更为明显。郑州商城及偃师、洹北商城三座商代早中期都城,虽然城市形态上的许多不同是由时代和等级差异造成的,但是城市结构性规划,尤其宫城规划则存在明显的共性。宫城作为统治阶层居住生活和社交礼仪空间,选址于城内相对居中的位置,与墓地代表的礼仪空间分离。因此,我们认为郑州商城内城东北部已揭示的“宫殿区”作为高等级贵族居住区,并非宫殿区的全部。内城中部一带符合商代前期宫城规划,虽然受后期严重破坏,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除内城东北部以外考察宫城选址的重点,应当予以关注。而对郑州商城内城的布局揭示,也有待在理解晚期城市变迁过程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开展更进一步的考古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