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与式教学让课堂更“生动”

 木香草堂 2021-03-26

钱宇玲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不断互动的一个过程,而师生关系及教学氛围等因素都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程度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教师将参与式教学法运用于教学中,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思维。同时,还能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与式教学让课堂更“生动”

参与式教学法,是师生协作式与合作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中教师要积极打造师生全体积极参与的教学氛围,课堂中要做到和谐、民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抓住学习的机会,是高效且合理的一种教学方式。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式,而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必须做到灵活多样、直观形象,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通过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更加方便地交流和反馈,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掌握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技能。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教师巧用游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还可以在游戏中找到契机,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在生态系统学习时,教师要想让学生理解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关系,只是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解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可以设计小游戏,在课前组织学生绘制图画卡片,包括植物、水、空气、阳光、土壤、细菌、蘑菇、自然界各种灾害等。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选择自己想扮演的生物角色,并将卡片粘在胸前,让其围成圈,这就是生物圈,而教室就是地球。游戏开始时,让学生回答我的名字,我吃什么,我会被谁吃,并连接回答对象,形成食物网,而空气、阳光、土壤等这些非生物因素就形成了生态系统。扮演灾害的学生走入网中后,受到伤害的成员会倒下并对食物网中的其他成员造成影响,最终会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知道了我们生活的地球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而这个系统当中的各种生物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不过是生物圈当中的一员,必须学会保护环境,这样才能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

多边互动是参与式教学法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营造参与氛围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习惯与信心,还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将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直观,而直观的问题更要变得生动。

初中生物教材当中,有许多科学探究活动,设计这部分内容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从中掌握科学的思想与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必须加以引导,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例如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怎样才能将自然环境下的酸雨模拟出来,做实验的种子是选择小麦还是选择其他种子,种子个数控制在多少,让学生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拓展思维,可以自主设计,自行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

同时,开展探究活动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全员参与。小组以4-6人为一组,各小组内的成员可以相互促进、取长补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互动交流。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有学生用家里的大米做种子,结果都没有发芽,对于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自己就种子不萌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写出研究报告展示给全体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负责不同的工作,有的学生到网上查找不同种子的区别,有的学生调查实验流程是否合理,有的学生负责将调查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再写成报告。在共同努力下,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点,更学会了交流与合作。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隆回县大观中学)

(中国教师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