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蓟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鉴益堂 2021-03-26

                         〔别 名〕马蓟、虎蓟、鸡项草、鸡脚刺、野红花、鸡母刺、恶鸡婆、大刺几菜、刺萝卜。

〔来 源〕为菊科蓟属植物大蓟Cirsumjaponicum DC.的根。

〔成 分〕全草含生物碱、挥发油。根含乙酸蒲公英甾醇、豆甾醇、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β-谷甾醇。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止血行瘀:大蓟有凉血止血、活血行瘀作用。 《名医别录》: “根,主养精保血。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鼻衄”。《药性论》: “主崩中下血”。 《滇南本草》: “消瘀血,生新血,止吐血,鼻血。治小儿尿血,妇人红崩下血, 生补诸经之血, ……”。

2.消痈肿:大蓟有消痈肿、排脓生肌作用。 《唐本草》: “疗痈肿”。 《玉楸药解》: “治金疮”。 《医林纂要》: “坚肾水,去血热,泄逆气。治肠风,肠痈”。

二、近代研究

1.对血压的影响:大蓟煎剂、乙醇-水浸剂和乙醇浸剂对狗及兔等麻醉动物有降低血压作用〔1〕。

2.抑菌作用:大蓟1:4000的煎液对人型有毒结核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酒精浸剂1:30000时对人型结核杆菌即有抑制作用。此外,对脑膜炎双球菌也有抑制作用〔2~3〕。

临床应用观察有止血、消炎、利尿作用。

〔性 味〕甘,凉。归肝、心经。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主 治〕吐血,衄血,咯血,尿血,血崩,产后出血,带下,乳痈,肠痈,疔肿,痈肿疮毒。

〔临床应用〕

1.诸肿出血:大蓟可用于因热所致的各种出血,如吐血,咳血,鼻出血等,如胃出血等可以单用根研细末服有效。也可配伍生地汁、生姜汁,方例《大蓟饮》;肺结核咯血可配伍小蓟、茜草根、大黄等,方例《十灰散》。配伍黄连、栀子等,方例《刺蓟散》;崩漏下血、月经过多者可配伍小蓟、蒲黄、女贞子、旱莲草等,方例《二蓟饮》;产后出血不止者可用《大蓟煎》。此外,尚可治外伤出血。

2.水肿黄疸:大蓟可用治水肿,类似于慢性肾炎水肿,可配伍中华石荠苧、积雪草、兖州卷柏等,方例《大蓟肉汤》。此外,尚可用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单用或入复方中用。近年用治高血压之头昏、眩晕。方例《大蓟降压片》。

3.痈肿疮毒:如乳痛,痈肿疮毒等,单用大蓟根捣敷,也用治肠痈、肺痈等。多入复方中用,近用治疗带状皰疹。

〔用 量〕15~30克,鲜者加倍。

〔用 法〕生用。

〔禁 忌〕虚寒性出血及脾胃虚弱者忌用。

〔附 方〕

1.大蓟饮(《济生方》):鲜大蓟、生地汁、白蜜、姜汁。

2.十灰散(《十药神书》):大蓟、小蓟、荷叶、侧柏炭、茜草根、白茅根、牡丹皮、山栀子、大黄、棕榈。

3.刺蓟散(《圣惠方》):大蓟、侧柏炭、竹茹、苦参、黄连、栀子炭、炒大黄、生地黄。

4.二蓟饮(验方):大蓟、小蓟、茜草根、炒蒲黄、女贞子、旱莲草、 地榆、丹参。

5.大蓟煎(验方):大蓟、百草霜、杉木炭。

6.大蓟肉汤(验方):大蓟根、中华石荠苧、兖洲卷柏、积雪草、车前草、 瘦猪肉。

7.大蓟降压片(《南京药学院》):大蓟根。煎取浓缩浸膏,加淀粉20~30%,制片,每片0.65克,每次6片,每日3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