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晓锦源: 各自的救赎路---我们丢了核心的东西

 QDLF888 2021-03-26

      现在是一个强调物质的时代,过分的追求物质必然导致跑偏。心不在场,我们的幸福大打折扣,茫然无措。

      中国古人很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只是近代我们不断的学习西方,用西方的哲学、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中国哲学,解释中国现象,导致我们优秀的东西基本丢光了。

    看看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就知道,中华文化的整体根基越来越浅薄了。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经典的东西几乎看不见,尽管人人觉的应该看看,就是没人去看。

   另一方面我们各种的传媒,全成了资本的一部分,西方文化的内容,简直是铺天盖地。人们对古典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并且一代一代地递减。递减的意思不是看古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而是大家不能领会我们文化的底蕴。

     形式上大家都在继承传统,但这种表象的传承,只是资本盛宴的利益收割。现在的人谁敢说还能把我们的古典吃透,能达到苏轼、王船山的地步?达不到你如何去创造?胡乱创造出来的新文化算不算传承?或者不创造还好,一创造完全变味了?

    几个例子,我们有几项文化遗产被选入联合国的保护名单的,选中以后马上变成了热门,大家都搞这方面的工作。最后变成了一种市场,变成了一种时尚,这哪里是经典文化?变味了!

     举个例子,王阳明有一天带着学生去郊游,到北方某个地方,看到百花齐放。

   学生就问:老师,这个花开得那么好,是在你的心里面还是心外面啊?

  王阳明说:当我们看到这个花的时候,此花与你的心一起开起来;当我们没有看这个花的时候,我的心和此花同归于寂。

    从上面例子我们知道,王阳明没有说花与心那个先存在的问题,而是强调当我们看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就显现出来;而当我们没有看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则没有显现。这是说这个花只有和你发生联系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和你发生联系,他的存在就没有实际的意义。他讨论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价值的问题,而不是说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产生谁、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说事物之间只有发生联系的时候才有意义,不发生联系的时候就没有意义。

      经典文化 讲心物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说心第一,还是物第一。这种基本的理念、基本的思维方式对古人来说是很正常的。我们现在学了很多西方的标准,我们的认识首先是心第一性还是物第一性的问题。思维的方式,完全改变了。

     五四时期的那一代人还能明白,我们的思维曾经是那样的,和西方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它也取代不了我,我也取代不了它,可以互相并存、可以互相理解。我们也可以用它们的想法分析具体的问题,可以把它变得更加的清晰,清晰之中有模糊,模糊当中有清晰,这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我们这一代,或我们的下一代已经丧失了这种思维方式,我们的主体性还有吗?这是会产生大问题的。

       有一位法国的医生来中国学针灸,他听到的全是用西医的理论来诠释中医,搞得他很是糊涂。他只要提问题,老师完全回答不出来。它很苦恼,就想知道中医的源头是个什么样子。一位中国的哲学老师同样是用西方的理论去给他诠释。后来他自己进修了古代经典,学了我们的古人文化后,这位法国人觉得,中国人很不聪明,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传授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