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LF888 IP属地:山东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4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中国古人很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只是近代我们不断的学习西方,用西方的哲学、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中国哲学,解释中国现象,导致我们优秀的东西基本丢光了。经典文化 讲心物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说心第一,还是物第一。我们现在学了很多西方的标准,我们的认识首先是心第一性还是物第一性的问题。后来他自己进修了古代经典,学了我们的古人文化后,...
庄子之所以得出万物等齐的观点,是因为庄子观察事物的角度与常人不同。以万物等齐的观点出发,庄子否认认识的客观标准,认为客观事物是相对的,而且人的认识能力也是相对的。经过铺垫之后,庄子抛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一结论。庄子最后以“庄周梦蝶”寓言故事收结,在万物一齐的观念下,让自己于梦醒后化作优游自在的蝴蝶,这...
晓锦源:各自的救赎路---让灵魂在场。这是资本的声音,不是灵魂的声音,灵魂不在场的交往,要么打发时间,要么促进资本流通。人们重视团队,团队是需要交往的,若团队少了灵魂人物,跟一盘散沙没有区别,而那个灵魂人物,往往能耐得住孤独。2、灵魂缺席下的交往与独处成了自我伤害。关于交往,我在这里只想指出一点:交往的质量亦应取决于灵魂...
约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约伯的信心前面没有福乐作引诱,有的倒是接连不断的苦难。不断的苦难曾使约伯的信心动摇,他质问上帝:作为一个虔诚的信者,他为什么要遭受如此深重的苦难?但上帝仍然没有给他福乐的许诺,而是谴责约伯和他的朋友不懂得苦难的意义。约伯于是醒悟。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不可稍有更动...
晓锦源:各自的救赎路-----独处与交往。关键还要分人看,人的性格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喜欢交往,有的人喜欢独处。独处实际是一种更重要的能力,与交往相比,独处能力更为重要。正像斯托尔所指出的:“这种顺变的过程非常密私,因为事关丧亲者与死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别人没有分享过,也不能分享。”居丧的本质是面对亡灵时“一个人内心孤...
晓锦源: 夫妻之间,相互理解 难做到。每一个人的内心生活都是不一样的, 那些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心生活的人,必然会深知一切精神事物的神秘性并对之充满敬畏之情。夫妻之间以互相理解作为人际关系的目标,其错误就在于不懂得人的心灵生活的神秘性。夫妻吵架很热闹,彼此的心灵却是隔阂的。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
论语还记载一个类似的故事,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在孔子眼里国家和朝代是动态变化的,就是身在春秋,孔子就预测到周朝的一定会灭亡,继周者不就是接续周的统治地位吗?后世的苏东坡也说“吾心安处是故乡”,这个不断被贬的伟大学问家认为给你安全感的...
晓锦源:禅宗与文章写作。文章的境界,从禅宗的角度来讲是有理可循的。不过,禅宗认为慧眼所看到的“相”还不是最美的,上面还有法眼和佛眼两个境界。与慧眼境界相比,法眼与佛眼境界所见到的“相”虽然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存在透彻与否的区别,法眼境界的作家开始从迥异常情的超常世界回到日常世界,佛眼境界的作家则完全将两个世界合二为一...
晓锦源: 心灵净土的开拓者。王国维在其名著《人间词话》中,将古今诗词分为“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为此,他认为陶渊明的《饮酒》诗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为“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今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
晓锦源:谢灵运诗中的 空。诗圣是杜甫、诗仙是李白、诗魔是白居易、诗神是苏轼、诗狂是贺知章、诗佛是王维、诗鬼是李贺。这些诗圣、诗仙、诗魔、诗神、诗狂、诗佛、诗鬼们简直狂魔乱舞,各领风骚,只顾自己快活了,从不考虑后代子孙的愚蠢性,这帮人生生把音与文的完全割裂开,这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蜕化,怎么说的清?这厮的诗中“空”字...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