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晓锦源:各自的救赎路-----独处与交往

 QDLF888 2021-03-21

我的一个同学年纪轻轻,就混上了公司副总,是世界500强那种企业的子公司副总。很会搞关系,工资吃年薪,大家都认为他是成功的典范,精神生活也是健康的,关键还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老婆,看上去生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简直可以做其他同学的榜样了。

这几乎成了普遍看法。优胜的人际关系对生存来说是重要的,是精神生活健康的象征,甚至是人生意义和幸福的主要源泉。

相反,一个成人倘若缺乏建立优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人们一般认为他的思想不成熟或需要学习,说的直白些暗示他存在着某种心理疾患,需要医生干预。

若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种认识是一叶障目。只看到外在交往的重要性,没有看到内在独处的价值。

顾亭林《日知录》曾引用《论语》里两则话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是说当时北方人容易犯的毛病。而“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则是当时南方人容易犯的病。正因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才至于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交往并不能让你真正提升心灵的认知或体会。

可以肯定的说,孤独也是人生意义的重要源泉,对于具有创造天赋的人来说,甚至是决定性的源泉。

交往和独处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两种方式,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两种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若说程度,只有时间分配的多少不同罢了。

关键还要分人看,人的性格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喜欢交往,有的人喜欢独处。

交往是外在的,见识浅薄的多数往往把交往看做一种能力,做出突出贡献的更看重独处。独处实际是一种更重要的能力,与交往相比,独处能力更为重要。反过来说,不擅交际也许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甚至一事无成。

人们重视团队,团队是需要交往的,若团队少了灵魂人物,跟一盘散沙没有区别,而那个灵魂人物,一定能耐得住孤独。
       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就人生而说,似乎人都是从自然走向文化,从孤独走向大群,从安定走向活动。自然、孤独与安定,就好比木的根,水的源。文化、大群与活动,好比木的枝,水的支流。如果文化远离了自然,那么这种文化必渐趋枯萎。若大群泯失了孤独,此大群必渐成空洞。若活动损害了安定,此活动也必渐感怠倦,而终于不可久。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因为需要进行内在的整合。整合什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惟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这么看,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当下的大数据统计表明,那种缺乏独处能力的人,实际上只具有“虚假的自我”,他们只是顺从、而不是体验外部世界,世界对于他而言,仅是某种必须适应的对象,而不是可以满足他的主观性的场所。

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只能选择屈服、顺从,按照程序做好自己要做的,生活对于他来说,只有聚在一起喝酒、喝茶、聊天,在没有其他想法。这样的人生当然就没有意义。

  说的极端些,无论你交往多么热闹,每个人都必定有最低限度的睡眠,而这实际也是独处时间。不管你与谁同睡,你都只能独自进入你的梦乡。同床异梦是一切人的命运,同时却也是大自然的恩典,在心理上有其必要。

据有的心理学家推测,梦具有与独处相似的整合功能,而不能正常做梦则可能造成某些精神疾患。另一个例子是居丧。对丧亲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他人的同情和劝慰,而是在独处中顺变。正像斯托尔所指出的:“这种顺变的过程非常密私,因为事关丧亲者与死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别人没有分享过,也不能分享。”居丧的本质是面对亡灵时“一个人内心孤独的深处所发生的某件事”如果人为地压抑这个哀伤过程,则也会导致心理疾病。

对外界刺作出反应是动物的本能不反应的能力则是智慧的要素。又例如感觉过剩的祸害并不亚于感觉剥夺总之,我们不能一头扎在外部世界和人际关系里,而放弃了对内在世界的整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