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异龙鲤:“天灾人祸”下的灭绝悲剧丨水经新注

 昵称535749 2021-03-26

中科院之声

中国科学院官方账号~1小时前

编者按:你一定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你不一定知道,水里大有乾坤。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联合开设“水经新注”专栏,在这里,我们将一起畅游水世界,探寻水生生物的奥秘,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人生永远最令人痛心的,是来不及好好道别。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被忽视的大多数

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有一座著名的“灭绝动物公墓”。每一块冰冷的墓碑上刻有一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动物的名字,一块块墓碑被设计成依次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的样式,警示着人们生态的链条环环相扣,每个物种都无法置之度外。

500

倒下的墓碑表示已经灭绝的物种,直立的墓碑表示存在灭绝风险的物种(图片来自网络)

当我们审视这条灭绝“链条”时,也许会察觉到其似乎并不完整。那些外形或美丽或独特的“明星”生物,如白鱀豚、渡渡鸟、袋狼、华南虎等,吸引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相对而言更多的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类1等在这段灭绝故事中大都扮演着无人知晓的配角,成为了“被遗忘的大多数”。

生命没有贵贱之分,每一个物种的逝去都是地球基因库无法挽回的损失,今天就带大家了解这些“大多数”其中的一员——异龙鲤(Cyprinus yilongensis)。

500

水生生物博物馆陈列的异龙鲤标本

灭绝

灭绝(Extinction)是指一个物种完全消失的自然过程2,并不总是悲剧。虽然一部分物种消失了,但同时也为其他物种的发展和新物种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例如,泥盆纪后期,厌氧生物在大氧化事件中大规模灭绝,为日后动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又比如,白垩纪末期恐龙的大灭绝使得哺乳动物得到了繁荣发展。

但是,发生在当下的灭绝事件,其发生速度之迅猛,覆盖范围之广泛,早就远远超越自然状态下物种灭绝的节奏。根据野生动物联合保护局(IPBES)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当前物种的灭绝速度大约是背景灭绝速度(自然状态下的灭绝速度)的1000倍3

50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记录的已灭绝或野外灭绝的野生脊椎动物累计物种(2012年)。

(A)高度保守估计;(B)保守估计;4

异龙湖:高原明珠的极速“瘦身”

异龙鲤是云南石屏县异龙湖的特有物种。异龙湖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也是石屏人民的母亲湖。湖泊面积达3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4米,最深处达6.2米5

传说,崇祯四年,云南石屏县东南的湖中发现巨龙,“须爪鳞甲露出,大数围,长数十丈”,巨龙吐水成湖,异龙湖因此得名。崇祯十一年,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荡舟考察异龙湖,他在《滇游日记》中这样描述:“湖有九曲三岛,周一百五十里…有菱荷百亩,皆巨朵锦边,湖中植莲以此为甚”。

500

曾经水草丰沛的异龙湖(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自1952年,在“人定胜天”的观念和“向湖要地”决策的影响下,“开河放水”和“围湖造田”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异龙湖珠江水系被人为的改写了历史,变成红河水系,持续了近二十年的围湖造田使得整个湖的面积缩小了一半,著名的“七十二湾”美景全部消亡,变成了肥田沃地。

异龙鲤:灭绝于干涸的鲤鱼

此后的教训证明,这些改变的后果不可估量且无法逆转,异龙湖成为了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人为破坏最为严重的湖泊之一。

凿洞放水后,异龙湖的水位急剧下降,田地造出来了,灌溉却成了问题,粮食产量连年减少,附近生态系统更是急剧恶化。加上天公不作美,1979年、1980年遭遇持续两年的干旱,直至1981年4月,异龙湖湖水彻底干涸长达20余天,湖底朝天,昔日富饶的湖泊成了一片广阔凄凉的荒漠,腐烂腥臭的鱼虾尸横遍野,与湖同名的鲤鱼自此绝迹,仿佛是对传说中那条吐水的龙的献祭。1996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正式将异龙鲤列为绝灭6

500

干涸的异龙湖(图片来自网络)

500

即将渴死的鱼(图片来自网络)

异龙鲤隶属鲤亚科,中鲤亚属。鲜活时体侧银白带黄色,胸、腹鳍微黄,其余各鳍均呈灰色,口呈马蹄形,眼球上部橙红色,因此有一个俗名“红眼尖嘴”,直到1977年,它才正式拥有了自己的“学名”,很遗憾,在完成了短暂的首秀后,旋即惨遭“灭族”。

面对灭顶之灾,异龙鲤能做些什么呢?它们既不能阻止人们放水,也无法逃离异龙湖,只能躺在逐渐变硬的淤泥里注视自己的死亡。即使当我们想为异龙鲤修建“墓碑”时,却发现甚至找不到一张鲜活时候的照片,关于异龙鲤的其他特点,随着它的消亡,成了永远的谜,老渔民的后代们也只能从博物馆、书本里才能见到祖辈口中的这种常见鱼类了。

500

(图片来源:伍献文《中国鲤科鱼类志(下卷)》)

时至今日,悲剧仍然在不断上演。

2019年12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整体环境科学》)上的一篇研究成果显示,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过度捕捞,有“中国淡水鱼之王”称号的白鲟(Psephurus gladius)已经灭绝7。更具悲剧色彩的是,研究人员根据时间线倒推,认为实际上白鲟的灭绝时间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有人称白鲟“从未遇见,听闻已是永别……”

500

1993年鱼类学家危起伟在南京长江岸边拍到的一条搁浅白鲟,体长约2.7m(图片来自网络)

类似异龙鲤、白鲟的例子在自然界不胜枚举,它们曾经在属于自己的环境中怡然自得、繁衍生息,人类社会中没有给它们留有一席之地,它们更无须得到人类的垂爱,然而突如其来的巨变,使它们的演化之路戛然而止。

每一个物种的消逝,都是人类走向孤独的脚步。也许仍然有人认为,对于这些生物的灭绝人类不必大惊小怪,对此,借用灭绝动物公墓设计者郭耕先生的一句话: 当金字塔的中部、底端逐一消失了,金字塔尖还复存在吗?

参考文献:

1. 杨杰.与珍稀物种告别[J].世界环境,2020(01):9.

2. https://zh./wiki/灭绝

3. Pimm, S. L.; Jenkins, C. N. , et al. The biodiversity of species and their rates of extinction, distribution, and protection. Science. 2014-05-30, 344 (6187): 1246752.

4. Gerardo, Ceballos, Paul R , et al. Accelerated modern human-induced species losses: Entering the sixth mass extinction.[J]. Science advances, 2015.

5. 王苏民 窦鸿身. 中国湖泊志 (M) 1.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6. Zhou, W. 2011. Cyprinus yilongens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1: e.T6179A12546193.

7. Hui Zhang,Ivan Jarić,David L. , et al. Extinction of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freshwater fishes: Lessons for conserving the endangered Yangtze fauna[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0,710.

作者:邢思奇、王环珊、王熙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