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果下马|男色如云的魏晋时代

 泊木沐 2021-03-26

北宋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载:“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

果下马

果下马 215×416cm

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

魏晋南北朝真是个奇怪的时代,300多年间换了三十多个朝代,礼崩乐坏,人们生活在一种朝不保夕的焦虑状态之中,然而谁也想不到的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动乱时代中,男色消费却风风火火的开展起来。

一时之间,美男如云,帅哥百出,很多人物成了中国历史上男色等级的最高标杆,潘安、卫玠、何晏、裴楷等郎们,为世人带来了诸如掷果盈车、看杀卫玠、傅粉何郎、芝兰玉树等一系列经典成语。

局部

就连嵇康光着膀子打个铁都引得一群吃瓜群众掩口而呼:“帅哉!玉山将崩也!”敷粉、嗑药、化妆、酗酒成为一种时尚,人们追求的是风神妙韵搭配明眸亮眼,肤白貌美加上豪华服饰,什么LV、爱马仕、香奈儿,统统不在话下,一句话,只要你有,本公子就敢穿!

这种环境下,刮起男风也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龙阳之好与断袖之癖不停上演,让社会变得越来越阴柔,小到平民,大到国家元首,无不乐此不疲,符坚与慕容冲玩着玩着就把前秦玩没了。

虽然朝代如走马灯般的轮换与男色消费并没有直接关联,但审美取向的偏航导致社会整体战斗力与生产力的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

特别是在那些名门望族里,一代代的锦衣玉食生活让他们的子弟逐渐褪变成社会寄生虫,不要说为国尽力,就连生活自理对很多人而言也是奢望,所以就有了建康令王复听到马叫声,惊呼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的笑话。

作者:卢晓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博士,现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当代水墨人物代表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获全国画展最高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