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8

 沙澧闲人个人馆 2021-03-26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8

一、

素体虚弱之人,不可用西药解热镇痛药发汗治感冒,因为体虚之人发汗,越发越虚,表虚卫外不固,更宜致反复感冒。气虚感冒治疗上多选益气解表之剂,常用“甘温除大热”法,因为患者“大热”是标,而其本质是虚寒,用温补之剂是针对疾病“虚寒”进行调治,故常收佳效。临证所选方药为补中益气汤和香苏散加青蒿。

二、

血府逐瘀汤为《医林改错》方,其配伍特点为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诸法合用,可使瘀血祛气脉行。

三、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血府逐瘀汤可以降低血液的浓、粘、聚、凝状态,减轻微循环障碍的状况,改善组织或器官的血液循环和血氧供应,加强机体损伤部位的炎症吸收。

四、

血府逐瘀汤合活络效灵丹加郁金、木香、大黄,治疗胸壁挫伤有良效。

五、

胆总管结石手术后见肝功异常者可用下方治之,通过益气柔肝而收效。方药常选制首乌、生地、枸杞、丹参、黄芪、太子参、炒白术、炒苍术、云苓、炒白芍、甘草、佛手、陈皮。

六、

中医认为咽痒多属风,蝉衣、防风可去;风邪不去易化燥伤阴,元参、炙杷叶、麦冬可选;燥邪属金,金能克木,木火刑金,可取钩藤、地龙、白蒺藜治之;射干、甘草二药利咽,调和诸药。临证凡见喉痒、干咳、久咳少痰之症,其特点为风邪留滞,燥邪伤肺,阴津受伤者,用上药可愈。

七、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不在于单纯降压,而是通过辨证论治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达到平稳血压之目的。高血压病是以心、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为主,引起气血阴阳紊乱所致,本为阴阳失调,标为风火痰瘀。调养心脾选归脾汤;调补肝肾一贯煎;调补阴阳二仙汤;阳亢风动用石决明、龙骨、牡蛎、天麻、白蒺藜;肝胆郁热用龙胆草、黄芩、夏枯草、栀子;痰浊内郁用半夏、泽泻、白术、石菖蒲;瘀血阻络桃仁、红花、赤芍、坤草;肝肾阴虚应用何首乌、山萸肉、寄生、菟丝子、生地、熟地;肾阳不足选仙灵脾、鹿角霜、补骨脂、巴戟天等。调畅全身气机,稳定血压可用四桑组方。

八、

治疗哮喘疗效能否巩固重在缓解期之调理。治宜扶脾益肾,补土生金,此为治本之法,不可操之过急,宜缓缓调理,正气足,肺胃固则发作次数少矣。

九、

郁证之治首在治肺,次在治肝,兼治心脾,疏通气机为总则。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肺朝百脉,肺气宣畅,百脉畅通,津液流通。临证治郁可选苏梗、桔梗、瓜蒌、橘红、炙杷叶、牛蒡子、沙参、荆芥、薤白、百合、通草,经验用药有疏调气机五药、痞满五药。

十、

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在清泻脾胃之火,攻下肠胃积热的基础上加入荆芥、防风、麻黄透发外邪之品常收佳效,一般连用2-3剂即可见效。便通攻下止,热退寒凉去,改为养阴清肺利咽消食导滞之品调治即愈。尽量少用或不用抗生素以中药调治为好。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