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5

 沙澧闲人个人馆 2021-03-26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5

一、

虎杖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之功,郁金行气解郁凉血破瘀,二药合用疏理肝气活血消肿;与夏枯草、猫爪草相伍可用于甲状腺肿块治疗。浙贝与竹茹相伍有清肝解热化痰之功,临证对颈部有形积块有消散之殊功。

二、

四缝穴为经外奇穴,为治小儿疳积、调理脾胃功能之要穴。临证点刺四缝,通过调理脾土运化也可收到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故小儿咳喘常取四缝穴收效。

三、

治疗乙肝,可从清热解毒和调和脾胃等传统功效基础上入手进行辨证论治。常选药物为小柴胡汤加龙葵、丹参、白花蛇舌草或健肝汤加垂盆草、虎杖,以解决慢性乙肝的毒侵、正虚、气郁、血阻等相互关联之病理机制,坚持调理有一定疗效。

四、

张锡纯论治伤寒,凡有(自)觉恶心而微寒热往来者,即投以小柴胡汤,常一剂而愈。张氏应用小柴胡汤时,气分壮实者,恒不用人参;而于误服降药后及气虚者,则必用人参。若胆中素有积热,偶受外感,出现口苦、心烦、寒热往来,于小柴胡汤中加生石膏、滑石、生杭芍各六钱,从小便从气分消其热,服后即愈。其左关甚有力者,当属肝胆热盛之象,生石膏不用至一两,则无少阳传阳明之虞。

五、

遵《内经》“烦者润之、濡之”的法则,临证治疗燥证多以甘润之品以缓其燥,而选用气阴双调法疗效好。治疗原则为益气养阴,生津润燥,兼顾脾肾。可选增液汤滋肾水,益胃阴;生黄芪补脾肺之气;怀山药补脾肺之气兼益脾阴;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气阴双补;天花粉清热养阴;玉竹、乌梅、甘草酸甘化阴,调养肝脾,用诸药组方治燥证有效。其剂量因人而宜,以体现整体调节辨证论治之旨。

六、

膝关节肿痛,西医诊为膝关节软骨损伤者,临证从活血化瘀祛风除湿入手,予以当归、赤芍、虎杖、胆星、寄生、仙灵脾、独活、怀牛膝、皂刺、骨碎补、松节等组方治疗,坚持服用可收效。临床上可加鸡血藤、青风藤治之。

七、

学习中医没有什么捷径所走,不能投机取巧,必须认真仔细阅读中医经典著作,然后再聆听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授课和临证点拨,经过多年刻苦学习,同时不脱离临床,只有这样才能洞悉医理掌握技术。并且,作为一名医生还要有仁爱之心,像古代扁鹊那样慈善宽和、体贴病人。有良好医德又有精湛医术的人,才能成为济世救人的医生。做为一名医生,要时刻想着提高自己的医术,尽可能为病人解除病患的痛苦。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就是医生踏上行医之路的初衷。

八、

对病人施以鼓励,帮助他们恢复自信,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疗加心疗疗效才可靠。

九、

做为一名临床医生千万不可墨守成规,对经典著作也不能生搬硬套。要活学活用,通过实践完善和丰富中医理论,只有实践方能出真知。

十、

做为一名医生,能够为民众解除疾患,是一件最值得欣慰的事情,谁能把行医作为支撑自己人生的信念,当作让心灵栖息之巢穴,谁就会把医生的岗位当作济世救人的平台,全身心地投入而终身不悔。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