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道若昧,大白若辱; 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质真若渝,建德若偷;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

 百岁无疾的秘籍 2021-03-26

《老子.公刘版》上卷


第四篇,道德经

第二十章,道德的认识论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故建言有之:

大方无隅,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器晚成

明道若昧,大白若辱;

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质真若渝,建德若偷;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

说明

1,“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在通行本的《道经》部的第二十三章中。

通行本《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通行本主流译文为:

  不言政令不扰民是合乎于自然的。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就会有人不信任。

2,“故建言有之:“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器晚成”“明道若昧,大白若辱,进道若退,夷道若颣,质真若渝,建德若偷,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在通行本的《德经》部的第四十一章中。

通行本《道德经》《德经》卷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通行本主流译文为:

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公刘本经文注解:

同1于道者,道亦乐得2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故建言3有之:大方无隅4,大象无形5大音希声6大器晚成7,明道若昧8,大白若辱9,进道若退10,夷道若颣11,质真若渝12,建德若偷13,上德若谷14,广德若不足15.

1,同:认同,在认识上相同。

2,得:得到。

3,建言:老子曰:善建者不拔,善于建造长久功绩的人坚韧不拔。因此这里的建言指那些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的人所建言的励志的名言。

4,大方无隅:大,面积、距离超级大的。方,方块形状。隅,角落。

5,大象无形:大,体积、空间超级大。象,物象,物体的形象。形,形象。

6,大音希声:大,大自然。音,音节。希声,无声,清静无声。

7,大器晚成:大,大有作为。器,器皿,引申为大同社会。

8,明道若昧:明,明确。若,好像。昧,蒙昧。

9,大白若辱:大白:大,程度深。白:明白。辱:辱没。

10,进道若退:进推进。退:捯退。

11,夷道若颣:夷:平安。颣:缺陷。

12,质真若渝:质真:质,道德品质。真,纯真,纯洁真实。渝:改变。

13,建德若偷:建,建立。偷:苟且偷生。

14,上德若谷:上:崇尚。谷:进退维谷。

15,广德若不足:广,广播。不足:不足称道。

公刘本译文

对于认同大道的人,大道也乐于得到他成为她的朋友,

对于认同德行的人,德行也乐于得到他成为她的朋友,

对于认同失去道德的人,失去的道德也乐于得到他成为它的痴迷者,

因此热衷于大道研究工作的人,认同大的科学性和道治的可行性,

热衷于德行的人,认同德治的可行性,认同其它伪大道的人认同伪道的可行性,

坚韧不拔的坚守大道的建言者留下了下边这些励志的名言,供你仔细地玩味:

面积和距离超大的有形的物体由于视觉的原因感觉不到好像它没有角落,体积和空间超大的有形的物体由于视觉的原因感觉不到好像它没有形状;

大自然最为美妙最为动听的音乐旋律是人们仔细倾听而听不到的清静无声,大有作为实现这种人世间最高级大同社会要经过人们长期不懈才能实现所以有所晚成。

明确地认定大道并把大道作为坚定信仰的人,对于那些失去道德标准的人来说,认为坚守大道那是原始社会的蒙昧,

切实明白大道并把大道作为信仰的大白之人,对于世俗的人来说,认为那些是原始社会的朴道跟不上时代,那是你苟且偷生辱没了人生享乐的使命;  

谋求大同推进环保节能的结绳而用的大道,对于不认同大道的人来说,这是人类文明的退化,现代化经济社会的捯退,

能够使人类确保平安的大道,产生良性循环使人类远离末日的平安大道,对于那营狗苟的现代病夫来说,那些都是疵颣的理论;

淳厚朴实这些原本就是人类自然品质的真实,对于世俗享乐的猪栏式的俗人来说,认为人本为享乐而活着,认为这些都是人类改变了之后才具备的德行品质,

建立自然无为的优良品质返朴归真返回敦朴,过着原始社会简单生活,都被世俗的人称为苟且偷生,不顾及人类将来的发展

切实崇尚淳朴的道德标准,而芸芸众生却被世俗的欲望奴隶,深处在奴时代而髙歌自由,为奴时代高歌要死就死在欲望的手里而不能自拔,推行大道必然是进退维谷的艰难境地了,

如此美好的幸福生活,甜甜蜜蜜的现代文明,坚定地推广朴道回归清静无为,对于那些世俗的人来说,哪有世界未日,那只能杞人忧天,不足挂齿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