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澄甫宗师在太极拳使用法首次公开杨家老...

 CeizhuPan 2021-03-26
【杨澄甫宗师在太极拳使用法首次公开杨家老谱秘籍】之三太极圈

【杨家老谱歌诀】太极圈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
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
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
如能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
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内功角度解读】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

(何谓退圈和进圈,太极拳前辈们都要求从⭕里找东西,杨露禅要求圈里打人,圈外发人。杨建侯要求轻灵,通变。
第一层意思理解知己功夫,在自身功夫上,要求内劲通灵。通了才有圈,才不断,断了的圆就失去了圈的意义。身体松通了,劲整了,就圆了,就有了汪永泉老师说的身体意气散发而成的气圈,武氏太极郝少如讲人如气球。所以退圈是容易的,你练不好,当然在圈外,这还不容易吗?而进自己的整劲之圈,内通之圈⭕,是必须有明师口授心传,自己体悟,这是有难度的。很多人练了很长时间,都在圈⭕外,这很正常。太极拳绝不是自己想当然练而可以练出东西的。
第二方面,圈是对待之圈。
宋氏太极功有八字歌诀

棚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十不知;
若能轻灵并坚硬,粘连黏随俱无疑;
採挒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思;
果能粘连黏随意,得其环中不支离。
大概意思就是在对待过程中,若能始终把对方的劲力控制在自己的意气圈里,也就是得对方之中,把敌人笼罩在自己攻击环里,能充分感知对方一举一动,并用刚柔并济对待,那么肯定胜券在握。得其环中不支离,说的就是对对方的动向控制始终没有离开,分散。)

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
(守中不经过长时间的推手对待是很难达到的,特别是大力入侵的时候,你还能守的了中,能身形中正,不破坏平衡。只有接得住对方来力,能吞能化,你的中心线才是活的,表现你内通内劲是轻灵,可以内转的,否则肯定守不了中土。所以测试有没有内劲方法,就是不动身形,你出力对抗,你能不能守得住对方的大力入侵,推攻。
另一方面,你能突破对方的顶力,而拿住对方的中,意气能够螺旋进攻,进入对方的身体,渗透进去,进攻对方中心,把对方在切线方向发展出去,这是很有难度的。这就有了太极六合劲之钻翻和螺旋,因此我们宗师都在强调劲走螺旋,真正能练上身,能应用出来,那就是太极劲了。纵观社会民间推手,基本上都是顶牛为主,反关节,大力推小力,以强势压制弱势为主,失去了太极拳的轻灵和以小胜大。纯粹娱乐和开心为主,跟真正太极劲是沾不上边的。)
採挒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思;

(上一句解读我们就说了太极劲的轻灵,所以这句的採挒肘靠四个劲的出奇还是在表达太极劲的不容易让对手察觉的特点,轻灵而出其不意,并且只是心神的随意变化。因此对于内功定义,陈耀庭老师明确说明,内功是对内气能自然而然应用到全身的功夫。这也体现了杨家老谱“用意不用力,意气君来骨肉臣”的用意原则,也是道家“后天返先天”的性命双修之道。)

回到本歌诀诗句:
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
(这里强调是动功,由外动入内动,并最终达到内外相合,通过打拳走架的再动,细心体悟内在的节节贯穿和意气的变化,前进和后退要平移腰胯,打人如亲嘴,身跟得上关键是肩腰胯要乾三连。)

如能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
(粘依能跟得灵,要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轻灵才能快慢反应灵敏,而无迟重之病,像飞龙一样翻云覆雨,像老虎一样腾挪窜动)

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概括前面提到的要进圈,详细点就是心静,身灵,劲整,气敛,神聚,要得自身之环,守住中土,舍己从人,快慢对待,由后天返先天,真正做到行之不费心思,一切从心自然而然,得太极大道之天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