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学习:同样与书法相关,朱简的“笔意表现说”与邓石如的“印从书出”有何区别?

 三个小布丁 2021-03-27

先说朱简的“笔意表现说”

朱简,明代篆刻家,生于1570年(明万历年间),卒年不详,字修能,号畸臣,后改名闻,安徽休宁人。

安徽出杰出印人,朱简是其中之一,下面要说的邓石如也是其中之一。

(朱简画像)

“笔意表现说”是朱简提出的篆刻理论,来看:

吾所谓刀法者,如笔之有起有伏,有转折、有缓急,各完笔意,不得孟浪。非雕镂刻画、以钝为古、以碎为奇之刀也。(朱简《印品》)

这里的“完”,指完成,“完成”、“表现”,篆刻是表现笔意的过程,朱简认为刀法的全部含义即是表现笔意。此外他结合自己的审美给出了“品印标准”:

“印先字、先章,章则具意,字则具笔。刀法者,所以传笔法者也。刀笔浑融,无迹可寻,神品也;有笔无刀,妙品也;有刀无笔,能品也;刀笔之外而有别趣者,逸品也。有刀锋而似锯牙痈股者,外道也。无刀锋而似铁线墨猪者,庸工也。”(朱简《印章要论》)

“笔意表现说”的核心是:刀法者,所以传笔法者也。这可能有点绝对,因为刀法也有刀法之美,但在朱简的审美之下,刀法是服务于笔法的,如果,有刀无笔,那么,你的作品顶多是“能品”,是个能工巧匠罢了。既谈不上“神”、“妙”,也无法将之归入“逸品”的层级。

“笔意表现说”下的作品,往往呈现较多的笔法特征,比如:

(朱简:邹迪光印)

这方朱文“邹迪光印”,汉朱文印式,四字均分印面,任疏任密,四字互不相犯,如果不认真细看,就会觉得这就只是一方汉朱文印罢了,但如果细看,几乎每一根线条的起笔、收笔,线条的交叉、搭接都有强烈的书法意味(当然,仍然保留有充足的刀痕),也就是说,印中文字,有强烈的“书写”意味。再比如:

(朱简:开之)

这是一方两字白文印,从印面占位来看,这仍然是一方汉白文印式的印,但如果细审线条,就会发现,这方印中的文字,甚至可以看作墨汁淋漓的书法作品了。

更有创新的做法,他甚至在某此具有“糸”字交叉笔画的白文印中,我们可以看出朱简明确留出了两笔交叉时,何笔在前,何笔在后,而不是将其刻通,呈现出极为清晰的书写时序感。如图:

(朱简:“汤显祖印”)

在这方“汤显祖印”的“显”字处,下部的“糸”部,被明确留出了书写时序顺序,既充分体现了笔意,又使书写节奏和时序性得以展示,这在明代的文人篆刻中,是具有创新价值的。

总结一下:朱简虽然大面积创新,他的这些作品仍然保留了秦汉印风在篆法和章法上的明确特征:

1、篆法方面:他所使用的篆法,仍然是汉“缪篆”篆法;2、章法方面:他使用的章法,仍然是汉印的章法,印面各字之间互不相扰、均分印面、任疏任密。

也就是说,朱简的创新,仍然是”印中求印“的创作模式,他的大创作框架,是秦汉古印。

当然,他还开创了切刀刀法,为后来清代丁敬开创浙派鼎盛四百年提供了刀法实践启示。清代印论家魏锡曾有诗云:“凡夫(赵宧光)创草篆,颇害斯籀法。修能(朱简字)入印刻,不使主臣(何震)压。朱文启钝丁,行刀细如掐。”不过,刀法不是本文的重点,暂不细说。

再说邓石如的“印从书出”

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避清嘉庆帝讳,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又号完白山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县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对,这又是一位安徽篆刻家。

(邓石如像)

邓石如勤于创作,理论不多,他最著名的理论来源于学生包世臣对他言论的记述,就是“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这是出自包世臣的《艺舟双辑》的原话,什么“宽可走马,密不容针”之类的说法,都是后人的演进版,但却是篆刻章法中最重要的疏密理论。

来看他的代表性作品:

(邓石如的代表作品)

这三方印,“意与古会”印,虽然仍是均分印面的篆法,但是印中文字的篆法已经不是缪篆,而是美化过的小篆,为了消解线条分割带来的不规则空间,也为了使稍微圆转的小篆能够契合方形印面并且印面紧凑团聚,邓大师将“意”字与“与”字紧密咬合,“会”字与“与”字有搭接,“古”与“会”亦有搭接,甚至“意”与“古”两字也有两横与一横的凹凸咬合,这已经突破了汉印四字互不干扰的规矩,有了更多的雅趣。

白文印“觉非盦主”则“书写”味十足,即篆书的线条流畅美被充全表达,虽然仍然保留了汉印平正的分割原则,但“主”字以金文面目融入印面,这实际上是字法创新,借此突出了疏密对比。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则除了线条流畅美,还有突出的疏密,又有印面的非均分布局,甚至字书与字之间也有明显的咬合揖让,达成了邓石如印风的突出特征,即“印从书出,书从印入”。

“印从书出”最大的特征是将有自己个性的篆书引入印面,而不是用秦印的“摹印篆”、汉印的“缪篆”入印,因为不用古人在印面中用过的文字,因此,它已经突破了“印中求印”的范畴,入印文字的字源,从印内来到了印外。邓石如的印从书出,在白文印中也有体现,但是总体上来说,不成功。比如:

(邓石如:侯学诗印)

“侯学诗印”这方印,当然是汉白文印式,但不同的是,它的入印文字是小篆,因为是小篆,所以,字的线条多是婉畅流转的,因此,虽然保证了字的轮廓是方正的,但婉畅的线条还是给印面切割出来大量的不规则“红地”,因此,全印既显凌乱,又呈现一种“疲软”的温和一团状态,印章所特有的“刚劲“感消失掉了。但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至少,这些入印文字,就是篆刻家自己的”手写体“了,篆刻家从此在素材方面,自由了!

总结一下:邓石如的创新,他的作品仍然保留了秦汉印风章法上的明确特征:

1、篆法方面:他所使用的篆法,已经是邓石如自己的“手写体篆书”篆法;2、章法方面:他虽然仍然参考汉印章法,但印面各字之间有各种样式的联系,由此营造出疏密、揖让、团聚等文人雅趣特征。

也就是说,邓石如的创新,已经跳出了印面,是“印外求印”了,入印文字是篆刻家自己的手写篆体,这是“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他的大创作框架,其实也是秦汉古印,但入印素材改革了。上一张旧图:

(邓石如的印风来源)

显然,朱简的“笔意表现说”与邓石如的“印从书出”最大的差别在“篆法”,朱简仍然选择汉缪篆为素材,但在汉缪篆基础上增加笔意,邓石如选择了自己的手写体篆书入印,书法意味十足,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创作空间,此后,每个篆刻家都可能拿自己的手写篆书入印,也因此有了形成更多篆刻风格的可能。

实际上,邓石如的理论,更便于篆刻家发挥主观创造力,因此,也是更高级的创作理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