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观察|汉字和算术都能提前学,幼小衔接市场火爆 伤元气的“抢跑”为何屡禁难止?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3-27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晓荷

最近这段时间,家长曹女士遇到了烦心事:儿子所在幼儿园大班里的同学陆续转学,一打听,全去“幼小衔接”了。

伴随着幼儿园尤其是公立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治理的深入,校外幼小衔接市场急剧膨胀。虽然我省早在2018年就明确社会培训机构不得以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但在记者3月24日的采访中,仍得到了“拼音全部能学完”“孩子能掌握200多个汉字”“十以内加减法肯定没问题”的承诺。伤元气的“抢跑”为何屡禁难止?如何科学幼小衔接?

河南日报记者对话幼小衔接机构。

幼小衔接诱惑十足,家长进退两难

“这个学期开学不久,老师就专门开了家长会,要求我们报幼儿园开办的幼小衔接班。”3月24日,郑州市民王欣说,虽然很不想让孩子再“蹲”一年幼儿园,可老师对幼小衔接的必要性言之凿凿,这让她进退两难。

到底上不上幼小衔接,几乎每个中、大班孩子父母都会面临这个问题。“不报班,孩子一年级跟不上,会严重挫伤学习积极性”“没必要报,让孩子自然而然升学就行。”过来人截然相反的善意提醒,让他们更加迷茫而不安。

这种迷茫和不安被部分培训机构敏锐地捕捉到,由此催生了一个大市场。想要提前适应小学生活的孩子,往往大班就离开幼儿园被送到了教室,每日接触的内容从游戏变为了“aoe”。面对生源流失,也为了满足部分上完大班却因年龄不够无法入学的孩子的需求,有些私立幼儿园也以“大大班”等名义提供幼小衔接服务。

夸大入校适应难度,刺激家长抢跑

我省治理学前教育“小学化”已经多年,也多次以文件形式叫停社会培训机构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以遏制学前教育“小学化”从幼儿园向社会蔓延的趋势。然而,“小学化”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在郑州市一家幼小衔接机构,接待人员胡女士介绍,机构以六岁左右学前儿童为招生对象,和小学执行一样的时间表;幼小衔接班分为三种类型:全年两学期、春季学期和暑假短期,目前春季学期名额已经不多,而已报名的几乎都是公立园的孩子,因为幼儿园“不敢教”。

她口中的“不教”,是指不教拼音、汉字和数学,“正常情况下,孩子可以通过有效衔接掌握拼音、200多个汉字、十以内加减法,报全年肯定掌握得好,基础扎实”。而这些,本应当是小学一年级才学习的内容。

“现在一半以上孩子都上幼小衔接”“大多数都上,老师一看学生掌握了根本不会细讲”在另一家培训机构,老师不断夸大着小学入学适应的难度,刺激着原本还想按部就班的家长提前抢跑。

朝凤路小学教师何琴谈幼小衔接。

尊重适龄 教育规律 ,还孩子快乐童年

之所以提前去幼小衔接适应小学生活,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是重要原因。

“不是提前断送了孩子的童年,就能把幼小衔接上的。”在省实验幼儿园中12班家长会上,班主任潘伏前说,孩子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任何人为的提前训练,只会给孩子带来只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和生理的负担,以至于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

潘伏前说,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讲,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真正的幼小衔接应该重视起非智力因素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孩子扎实的综合能力,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以及对事物的探究学习兴趣,并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

很多家长对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设计也不甚了解。“其实老师会用一个半月的时间教授拼音,整个一年级都会把拼音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家长和孩子有心,想要熟练掌握并不是难事。”朝凤路小学教师何琴说,一年级最重要的是各种习惯的养成,而很多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们会对熟悉的课堂内容丧失兴趣,从长远来看,更不利于孩子发展。

还有一些郑州家长选择幼小衔接,是因为该市大部分小学 入学年龄 条件为六周岁四个月,六岁以上儿童面临着幼儿园结束后无法进入小学的“真空期”。有网友将该问题反映至相关部门,郑州市教育局表示将督促各区创造条件,尽最大限度满足6周岁儿童入学。

编辑:胡田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