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o 17与不列颠之战(1940.7-1941.3)下

 不沉俾斯麦 2021-03-27

图片

英军强悍的地面防御

据英国军方的调查报告所示,隶属德国空军第2轰炸机联队联队部直属中队的约翰·海因里希·赫尔默斯(Johann Heinrich Hellmers)中尉当初所搭乘的Do 17Z型轰炸机的机首侧面绘有骑在炸弹上手持望远镜的土耳其人形象的部队标志。根据他本人的供词,1940年8月23日当天,他的飞机在弹舱内挂载了10枚50千克燃烧弹,机身编号为“U5+EA”。

由于预报显示当天天气条件并不适合实施轰炸,因此第2轰炸机联队其实并没有安排大规模的作战任务。但联队部直属中队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行动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当天赫尔默斯中尉作为机长,依然坐进了直属中队所属1架Do 17型轰炸机座舱的右席,准备起飞执行侦察任务,虽然这次任务的主要内容是对位于考文垂的英国发动机工厂实施强行侦察,但如果届时气象条件允许的话也将在第一时间对目标实施攻击。从气象观测单位最新提供的数据来看,恶劣的气候还不至于对飞行本身造成特别大的影响,于是,在赫尔默斯中尉的飞机从位于法国北部的康布雷(Cambrai)附近的圣莱杰(St. Leger)机场率先起飞后,中队其余的Do 17也以30分钟为间隔相继离地起飞。

图片

Do 17Z型轰炸机的座舱右侧席位,没有操纵装置

幸运的是当飞抵多佛海峡上空时,实际的天气看起来远比预报的要好的多。在越过突出于法国北部多佛海峡法国一侧海岸线的格里斯·内兹海角(Cap Gris Nez)后,赫尔默斯中尉的Do 17调整航向迂回到了伦敦以东洋面。中尉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测量风向和风速,以便推算出考文垂的具体位置。在设定好航线将Do 17交付给简易自动驾驶仪巡航期间,在飞机下方800米高度上开始出现大片的云层。正当赫尔默斯中尉埋头进行航法计算时,后座的无线电通讯员报告在飞机左侧下方发现了满是弹坑的飞机场。虽然赫尔默斯中尉的座位位于驾驶舱的前方右侧,一时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左侧下方地面的情况,但事态的发展很快就让他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

保卫机场的敌军地面高射炮刚一开火射击,根本来不及反应,短短数秒之间Do 17的左侧发动机即被击中起火,紧接着飞机尾部也中弹受损。飞行员立即驾机钻入云层之中以躲避地面猛烈的防空炮火,同时试图用左右横向侧滑的方法设法消灭火灾。在反复不断的尝试进行灭火的过程中,飞机也损失了大量的高度,等到发动机附近的火势终于熄灭的时候,距离地面的高度已经仅剩下150至200米左右。

如果再这样任凭飞行高度继续损失下去,便会落得个机毁人亡的下场。虽然此时为了减轻机体的重量已经将机舱内挂载的绝大部分炸弹抛弃,但敌人的地面防空炮火依旧猛烈,与此同时右侧的发动机也开始出现问题,不断发生喘振,转数已经降低到了1分钟100转上下,很多仪表和无线电装置也已经无法使用。想像前几天那样依靠单台发动机勉强支撑着返回基地显然是不可能了。高度正在以每秒1.5米的速度急剧下降。由于现在高度太低爬出机舱外跳伞逃生十分危险,因此只能尝试以机腹着陆的方式迫降。

图片

图片

被飓风式战斗机攻击,导致左侧发动机起火冒烟,机尾折断的Do 17Z型轰炸机,与文中情况类似。与以往不同,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飞机一旦出现问题不但会损失飞机本身,同时宝贵的机组成员也无法及时获得营救。

待飞行员凭借着高超的驾驶技术,顺利地将Do 17迫降到了地面,全体机组成员都成功爬出机舱之后,中尉等人为了保守机密决定用剩余的燃烧弹将坠毁的飞机焚毁。为此,机械师在主翼上开了一个大口子,然后将燃烧弹塞了进去。结果,在众人为安全起见逃离现场以后,燃烧弹却滑落了下来,未能引爆。中尉只得带领大家再次返回了坠机现场重新布置炸弹。

结果就在场面一度陷入混乱时,英国的地面防御部队迅速赶到了现场,全体机组成员都因此成为了俘虏。可是,不知为何,从这些英军地面部队的士兵身上似乎感觉不到什么敌意,态度看起来全都很友好,虽然做了俘虏却获得了英方相当优渥的待遇。带队的长官命令中尉等人脱掉飞行服,没收了他们随身携带的照相机,现金以及香烟,却忘记了收缴他们防身用的手枪。整个搜身的过程令人难以想象的轻松懈怠,没有丝毫的紧张感。站在中尉等人身旁的一名军士不知何故自始至终都是一副合不拢嘴的样子,看起来似乎非常高兴。

中尉随后在英军的交谈中无意中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原来,中尉等人是他们自战争爆发以来俘虏的首批德国军人。能够抓获像中尉这样的Do 17型轰炸机的乘员,对于这些本土的英国士兵而言是首次在战场上建立功勋,是非常值得夸耀,并且具有纪念意义的。随后中尉等人被哨兵带到了一棵大树下面,两名士兵为他们拿来了香烟,以及斟满红茶的杯子。在享用了烟和茶稍事歇息后,中尉等人被塞进了一辆巴士,押送到了附近的英军机场。

根据当时德方的记载,赫尔默斯中尉座机于当天上午10时30分在目标上空被英军地面炮火击中左侧发动机,随后实施了紧急的迫降,飞行员为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过的根特·瓦格纳(Günter Wagner),机组成员包括赫尔默斯中尉在内共计4名。

另一方面,在英方的调查报告中,记载该机紧急迫降的时间为上午9时20分。虽然在具体的时间上与德方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出事地点位于英格兰东部萨福克郡境内西侧的维克汉姆·布鲁克村(Wickham Brook)这一点,双方资料是一致的。

不列颠之战的光与影

1940年8月15日,德国空军对英国本土实施了此前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空袭。本次作战第3轰炸机联队(KG 3)出动的88架Do 17Z型轰炸机得到了130余架Bf 109E型战斗机的护航掩护。虽然在德国轰炸机编队抵达目标上空之前,英国空军的战斗机部队进行了非常顽强的拦截,双方爆发了极为激烈的空战,但在大量德国战斗机的护卫之下,最终在本次作战之中第3轰炸机联队仅损失了2架Do 17,不过,与此同时也付出了5架战斗机被击落的代价。

图片

正在英国上空飞行的皇家空军飓风式战斗机机群

在突破了皇家空军战斗机部队的空中防御网,顺利抵达了位于多佛海峡西侧、泰晤士河河口南岸的法弗舍姆(Faversham)上空后,编队重新编组分成了两个集团—其中,第Ⅰ和第Ⅱ飞行大队轰炸负责罗切斯特(Rochester),第Ⅲ飞行大队负责轰炸附近的伊斯特彻奇(Eastchurch)机场。在空袭中肖特兄弟公司位于罗切斯特的飞机制造厂和附属机场跑道被300枚以上的炸弹命中,尚未来得及进行总装的斯特林重型轰炸机的主要零部件以及厂房被摧毁。德国方面认为此次轰炸非常成功,估计工厂的生产进度至少会因此次轰炸延迟三个月以上。

图片

飞临英国本土上空的Do 17Z

与前一天的情况有所不同,第2轰炸机联队在第二天也就是8月16日仅派出了2个中队的小规模兵力参战。当编队抵达位于伦敦东南的西莫灵(West Malling)机场上空后,共计投下约80枚以上的炸弹。虽然仅仅摧毁了1架地面停放中的韦斯特兰·莱桑德((WestlandLysander)侦察机,但对机场的附属设施给予了致命程度的损害,导致该机场至少4天无法使用。

只是对照英方的资料,实际轰炸的对象其实应该是霍恩彻奇(Hornchurch)。按照德国人的说法这次空袭也取得了成功。可是根据损失记录来看,第2轰炸机联队第3中队在这次空袭中共有3架Do 17Z被皇家空军第501中队(No.501 Sqn)的飓风式战斗机击落。造成至少3名机组成员阵亡,3名失踪,4名负伤,在这其中还有2人后来成为了英军的俘虏。很难称得上是一次完美的胜利。

图片

图片

图片

尽管性能不算突出,但庞大的肖特·斯特林重型轰炸机在战争初期仍然是英国的重要战略威慑力量之一,因此成为了德国人的重点攻击目标。

8月26日,德国空军又连续对英国本土实施了两轮空袭。当天下午1时左右,第3轰炸机联队第Ⅲ飞行大队的Do 17率先对西莫灵机场发动了攻击,在战斗中4架Do 17被击落,1架中弹受伤。两个小时过后,在下午3点左右,第2轰炸机联队的40架Do 17Z又再度对位于泰晤士河河口以北的德布登(Debden)机场以及前面提到过的霍恩彻奇机场实施了轰炸。这次空袭德方遭受到了更为严重的损失。

根据资料记载,在当天的战斗中,第2轰炸机联队第1、2、3、4中队、以及第7和第9中队共计有10架Do 17Z被皇家空军第1、第65、以及第85飞行中队的飓风式战斗机击落或者重创。其中,除有2架实施了紧急迫降外,其余机组成员大都在坠毁前以跳伞的方式幸存了下来(注:第Ⅰ飞行大队大队长马丁·古兹曼Martin Gutzmann少校阵亡)但落地后基本上都负了伤成为了英军的俘虏,因此第2轰炸机联队在当天战斗人员的损失数量实际上达40名左右。

图片

图片

图片

喷火式战斗机是英国当时性能最好的战斗机 主要负责争夺制空权

8月31日,第2轰炸机联队第Ⅱ、以及第Ⅲ飞行大队于清晨离地起飞,向着此次作战攻击的目标达克斯福德(Duxford)机场飞去。在达克斯福德上空,由海因茨-冈特·希尔特(Heinz-Günter Schildt)少尉驾驶的Do 17Z被英国皇家空军第19飞行中队的喷火式战斗机击落。另外,联队长阿道夫·福斯(Adolf Fuchs)少校搭乘的Do 17Z“U5+AD”号机虽然也于上午9时45分左右遭到了来自于第111飞行中队的飓风,或者第19飞行中队的喷火式战斗机的袭击,但机体损伤轻微,福斯少校本人负的轻伤也并无大碍。结果,在当天的作战中,第2轰炸机联队第Ⅱ以及第Ⅲ飞行大队共计被击毁击伤3架Do 17Z。

轰炸伦敦

1940年9月7日,德国空军开始正式对英国的首都伦敦实施昼间的大规模轰炸。尽管被称为昼间轰炸,但第2轰炸机联队实际抵达目标上空的时间通常在接近傍晚的下午4时45分左右。该联队首次空袭伦敦时的目标是位于泰晤士河北岸的维多利亚堤岸附近的码头,主要参战兵力为第Ⅱ和第Ⅲ飞行大队。

图片

遭受德军空袭的伦敦塔桥

在这次作战中,共有3架Do 17被击落,其中,联队部直属中队所属的Do 17Z型“U5+CA”号机在伦敦上空被皇家空军第41飞行中队的喷火式战斗机击落,幸运的是机组成员似乎全部成功跳伞脱险。另一架Do 17Z“U5+FM”号机在结束轰炸任务后于返航途中被敌战斗机击落,包括机长保罗·克里斯托弗(Paul Christoph)在内的全体机组成员阵亡。除此以外还有1架Do 17被英国地面高射炮火击中坠毁。

图片

在空中巡逻的皇家空军喷火式战斗机群

接下来于9月15日对伦敦实施的空袭,是德国空军在整个不列颠之战期间规模最为庞大的几次作战行动之一,在这次战斗中德方同样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当天的空袭共分为两个波次分别实施,其中第一波空袭阵容包括第76轰炸机联队(KG 76)的27架Do 17Z型轰炸机,以及负责护航掩护的总数达180余架的Bf 109型战斗机。对此,英国皇家空军紧急出动了10个飞行中队的战斗机实施拦截,并且取得了至少击伤2架、击落6架Do 17的战果。

图片

在云层上方飞行的皇家空军飓风编队

在第一波空袭结束约2个小时以后,担任第二波空袭的是由范·夏米尔·格列琴斯基(Von Chamier Glisczynski)中校率领的第2、以及第3轰炸机联队的主力。

霍斯特·赞德(Horst Zünder)当时是第3轰炸机联队第6中队所属的一架Do 17型轰炸机的机组成员,战位位于驾驶舱的最末尾处,座位朝向后方,平时主要负责操纵无线电同时兼任自卫机枪射手。据他本人描述,当编队抵达伦敦上空时,为了防备随时可能突然来袭的敌战斗机,他开始不断大幅度的扭动头部透过自卫机枪基座的圆形观察窗以及驾驶舱两侧的大型舷窗,观察四周的情况。然而,此时左右两侧的视野已经完全被第Ⅱ飞行大队所属的一个个楔形编队所占据,在其上方还密布着其他飞行大队的轰炸机编队。在更高的高度上还有负责护航掩护的Bf 109战斗机在飞行,规模庞大气势如虹的编队,令机组成员们信心倍增。

第3轰炸机联队在顺利越过多佛海峡进入肯特郡坎特伯雷(Canterbury)上空后遭遇到了首批前来拦截的敌战斗机部队。从赞德的飞行帽内的耳机中传来了座席位于驾驶舱前方右侧的机长劳贝(Laube)中尉沉着低沉的声音:“敌人的战斗机、前方!”。

忽然,赞德感到了一阵宛如2挺MG 15机枪同时连续射击的剧烈震动。原来是在激烈的空战中,有2架战斗机与1架Do 17轰炸机撞到了一起。凌空爆炸产生的残骸开始不断朝下方坠落四散燃烧。等到众人回过神来十分担心的朝相撞方向望去观察情况时,只见空中已经撑起了数朵降落伞。太好了。赞德等机组成员连忙向附近一名打开降落伞正在向下方飘落的同僚竖起了大拇指示意,祝其好运。同时也为自己的Do 17未能卷入这场事故而感到庆幸。

图片

无论是喷火还是飓风,当面对英国空军强大的战斗机部队时,Do 17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在重新调整了因撞机而导致混乱的队形之后,编队开始继续向伦敦方向飞行。约10分钟后编队出现在了伦敦的上空。顺利的朝目标投下炸弹,便可以和英国说再见了。正当机组成员们这么琢磨着的时候,皇家空军的战斗机群从天而降。瞬间,编队的防御体系便在敌战斗机的冲击下崩溃了。由于轰炸机之间已经无法实施有效的互相掩护,各机为了求生只能各自为战独自返航,赞德所搭乘的Do 17迅速下降高度开始不断增加速度向东逃离,在进入海峡上空后飞机旋即转入超低空飞行,仿佛擦着汹涌的波涛一样,朝法国方向飞去。

这时,突然“轰隆”一声巨响,同时引发了机体的剧烈震动。剧烈的火苗冒了出来,驾驶舱内顿时到处充满了浓稠的黑烟。挡风玻璃被震了个粉碎,寒冷的空气猛地一股脑灌了进来。回头一看,只见驾驶舱内到处都是飞溅的鲜血。原来是飞行员负伤了。从赞德的耳机中传来了飞行员气若游丝般的呻吟声:“海因茨,你来开回去……”

于是,飞行员与机长劳贝中尉交换了位置,随后,机械师用急救包为飞行员进行了紧急的包扎。与此同时机组成员们决定将航线改向北海方向。虽然劳贝中尉此前只有驾驶轻型单发飞机的经历,但在如今的紧急情况下却表现的如同一名老手一样,看起来十分的熟练。20分钟后,中尉成功的让这架受伤的Do 17安全的降落到了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机场上。

Do 17在不列颠之战中的部分损失情况

根据记载在1940年9月15日的轰炸中,第2轰炸机联队Do 17型轰炸机的实际损失数为8架,第3轰炸机联队的Do 17型轰炸机损失数为6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多佛海峡上空被英国皇家空军的第17、第19、第46、第242、第253飞行中队的喷火、或者飓风式战斗机击落,参战机组成员中仅第2轰炸机联队就有12名阵亡,9名负伤,7名失踪,10名被俘。

从1940年7月初不列颠空战正式开始到1940年12月30日,第2轰炸机联队共计被击落Do 17型轰炸机78架,另有88架机体严重受损。人员方面同样蒙受了重大的损失,机组成员共计阵亡144名,失踪29名,被俘61人。

另外,在从1941年1月到1941年3月26日第2轰炸机联队调往巴尔干地区为止的空战低潮期,该轰炸机联队具体损失数据为,被击落7架,严重受损12架。人员方面,机组成员阵亡12名,失踪8名,受伤8名,被俘4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