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得 三 春 晖 ! 谁 言 寸 草 心 , 意 恐 迟 迟 归 。 临 行 密 密 缝 , 游 子 身 上 衣 。 慈 母 手 中 线 , “妻子提醒我 ,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弟弟视角: 这句让我想起自己曾经去柜中拿自己的东西时踩坏妈妈缝纫机的踏板,周末回来后妈妈又悄悄修好,继续为我们全家穿针引线。 姐姐视角 小时候家里会有两盏灯泡,屋子正中吊着一盏昏黄的,平时晚上用。只有在妈妈夜里加班干活踩缝纫机时,才开那盏亮的灯泡,在屋子里的一个角落里,灯下是缝纫机和锁边机,现在还记得灯泡是40瓦。 每晚睡觉都会伴着妈妈踩缝纫机“咔哒、咔哒、咔哒,咔哒哒哒哒哒…… ”的声音入眠,甚至夜里醒来,眯着眼抬头看,光从眼缝里溜进来,有些刺眼,隐约看到妈妈还在低着头,伏案裁剪。 在村子生活的十几年里,我们身上穿得都是妈妈新手为我们做的衣服,很多的时候,还会引来大家的羡慕,多么沾沾自喜啊! 还有一个我觉得好玩儿的细节,那时还用铁的电熨斗,没有喷水功能,妈妈每次熨衣服,都是先含一大口水,然后像喷壶一样“噗~~”一声把这一大口均匀喷洒在衣物上,然后熟练地拿起铁烙铁“Ci~~~~”伴随着雾气升腾,然后快速地在衣物上来回游走,把褶皱的地方熨平,每每这Ci~~的一声都会吓我们一跳,有时还回伴着糊味儿出来,火候掌握不好,或是喷得水少,就会熨糊,立刻出现一小片颜色发黄…… 我们也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喝一大口水,喷着玩儿,大多时候喷不成雾状,更多地是条状,还有时候,喝进一大口,喷出一小口,其余的到肚子里了,哈哈! 从小受妈妈勤劳勇敢品质的熏陶,我在小学时就已经会踩缝纫机了,会za鞋垫,因为这个最容易,不怕线走歪了,无所谓美观。后来就学会了用缝纫机za被罩,弄个松紧带儿啥的,最难的一次记得是初中时,用缝纫机za好裤子上的拉链。 还有妈妈教着我们做针线活儿,用顶针,如何有技巧地缝大被子,自己结婚时的被子还有部分自己亲手缝的呢。 这些,别看我弟弟是男孩,但也都会。 小时候教我们用右手写字,教我们握笔姿势。 还教我们如何包饺子,怎么擀皮,怎么装馅儿,如何捏,这个大拇指压另一个大拇指,手掌握成什么样子,挤出的饺子馅儿大又好看(附:我们家包的饺子馅儿大皮薄,样子还好看),(害羞脸),都是得我妈“真传”。 那时,从小学开始,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就开始轮流洗碗,自己学着洗衣服。 还记我和妹妹一起在家里擀面条,最后都粘了,妈妈回来后没有打骂没有喊,而是教我们怎么切,怎么擀。 爸爸妈妈身体力行,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为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教会了我们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