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九天

 宁静喜悦 2021-03-27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八章“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作者在快写完这个章节时表示“这是很难写的一章,可能也是很难读的一章”,是的,我在读这个章节时,开始有点难度,但越读越来了兴趣,越读越觉得作者写的精彩美妙。

先分享一些文章中让我感动的语言:

1、“沟通是一个人努力想要跟别人分享他的知识、判断与情绪。”

2、“双方找出共通的词义时,沟通就完成了,两颗心也奇迹似地拥有了相同的想法。”

3、“我们可以期望一个好作者尽可能穿过语言所无法避免形成的障碍,和我们接触,但是我们不能只由他一个人来做这样的工作。我们应该在半途就跟他相会。身为读者,我们应该从我们这一边来努力打通障碍。两个心灵想透过语言来接触,需要作者与读者双方都愿意共同努力才行。”

4、“一本书之所以能给你带来新的洞察力或启发,就是因为其中有一些你不能一读即懂的字句。如果你不能自己努力去了解这些字,你也不可能从不太了解进展到逐渐了解的境界。”

5、“运用文字唤醒情绪,感动一个人采取行动,或是改变思想,这是与传达知识不同的用途。”

这是一本好书,非常有可读性。文中有几处蜻蜓点水般提到情绪,我对这个词非常敏感,我们都渴望被理解,而被理解的深处就是那份情绪能被看见,能被托住。作者提到了“文字的情绪性用途”,写作者通过作品与读者沟通,沟通中情绪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共通的词义里必然包括情绪,情绪也能分享,也愿意分享,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而我们中的许多人是多么羞于表达情绪,更是遮遮掩掩,堵塞了情绪,我们一方面不敢表露情绪,另一方面又渴望自己的情绪被共情被包容,纠结矛盾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情感。

看书如看人,真理是相通的。

这个章节作者为了让读者完全清楚的理解,在努力诠释阅读过程中关于对词义的认知和理解,最终是为了与作者达成共识,那么我们的理解力就会大大增加,而这一点在习惯上的养成,会产生宏大的效果。当然要做到这件事,没有立竿见影的规则,唯有耐心与练习方能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结果。

文中也提到“大多数人都习惯于没有主动的阅读。没有主动的阅读或是毫无要求的阅读,最大的问题就在读者对字句毫不用心,结果自然无法跟作者达成共识了。”看到这句,检讨自己,也提醒自己,要用心阅读,要不断提高理解力,理解力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能力,而且永远不会衰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