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治水名人——郭守敬

 涛儿—taoer 2021-03-28

  简介

  郭守敬(1231—1316年),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市信都区)人,历任都水少监、都水监、太史令、知太史院事等职。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水利、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治水名事

  郭守敬在水利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比如,他主持修浚西夏(今甘肃东部、宁夏、内蒙古西部一带)境内的秦渠、汉渠、唐徕、汉延等多条古渠,“因旧谋新,更立闸堰”,“渠皆通利”,使万余顷土地得到灌溉;重开大都(今北京)金口河,引浑河(今永定河)水漕运、溉田;勘察汶(今大汶河)、泗(今泗河)、御(今卫河)等河流的形势,规划出沟通汶、泗、御诸河的运河路径,从而为会通河(今京杭运河山东段)的开凿奠定了基础。

  郭守敬水利生涯最得意之笔是开凿了今北京至通州间的漕路——通惠河。在上游开白浮瓮山河60余里,引白浮泉及西山诸泉,汇入瓮山泊(今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前身),从而解决了运河水源的问题。扩建瓮山泊和积水潭(今北京什刹海、后海、前海一带),以瓮山泊为济运水库,以积水潭为京杭运河最终的停泊港;同时浚治二者之间的长河水道,建节制闸5座。循金代旧闸河故道,重开大都至通州间运道,并建闸24座,以“节水行舟”。从而实现了京杭运河的全线贯通,南来的漕船可直接驶入大都积水潭。

  后世评价

  至元改元,从忠宣公行省西夏,兴复濒河诸渠。先是,西夏濒河五州,皆有古渠……计溉田九万余顷。兵乱以来,废坏淤浅,公为之因旧谋新,更立闸堰,役不踰时而渠皆通利,夏人共为立生祠于渠上。——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太史郭公》

  中统三年,文谦荐守敬习水利,巧思绝人。世祖召见,面陈水利六事……每奏一事,世祖叹曰:“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明·宋濂《元史·郭守敬传》

  守敬开物成务,功施于千载。所陈水利,言未尽从,然功烈赫赫。——清·朱轼《史传三编·名臣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