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头出现齿痕,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恢复?

 呵呵8909 2021-03-29
(舌边有齿痕)

《黄帝内经》认为 “有诸于内,行诸于外”,意思是说身体体内脏腑的病变通常也会通过一些肉眼可观察得到的症状显现出来的。而舌头就是我们观察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的“窗口”,正所谓观舌知其病,如果身体健康,则舌头一般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上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淡红舌,薄白苔”。

如果体内五脏六腑不和,则也会通过舌头表现出来,其中齿痕舌就是异常舌象中最常见的一种。有调查发现,齿痕舌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发生率约为40%-60%。而且这些人群通常多伴有神疲乏力、肢体困重、纳呆食少、食后腹胀,大便便溏等症状。

(不同年龄段的齿痕舌发生率比较)

观舌知其病!齿痕舌的形成无非2种原因!

有些朋友会认为,齿痕舌的出现是因为脾虚湿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湿气重了,其实,并不尽然。舌头为血脉丰富的肌性组织,舌体除了有赖于津液的滋润外,还需要气血的濡养。单从这两方面来说,齿痕舌的出现可大致分为两类。一为阴邪阻滞,包括水湿、痰饮、瘀血等的阻滞;二为气血不荣所致。

1)阴邪阻滞:

俗话说“阴阳调和则身体安康”,阴阳两者是相对的,阴阳平衡则体内的气血可顺畅流动输布至全身。如果阴邪阻滞,使得气血流动受阻,气血不能上荣于舌,致舌体伏而不动,牙齿与舌体交阻压迫,久而阻滞气血,水津外渗不匀,就会形成齿痕舌。

常见的阴邪有水湿、痰饮和瘀血。中医认为,舌为脾之外候,脾主运化,脾虚失运,则会使得机体津液代谢失常,水湿内停,水湿郁于舌之血脉,渗透舌体肌组织,充盈舌体,使舌体胖大,受到牙齿的挤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齿痕舌,这属于脾虚湿盛型齿痕舌。

痰饮和水湿两者同是津液代谢失常的产物,但相对来说,痰饮会更加黏稠,更易于阻滞气血的运行,使舌体失养,伏而不动,舌头受到牙齿压迫,久之则会生痕。这一类齿痕舌属于痰饮内停证。

另外,瘀血郁于舌之血脉,会使得舌体充盈,加上血液运行不畅,致舌体得不到新鲜血液的滋养,久之,牙齿压迫舌体也会导致齿痕。其中,肝血郁滞为常见病因,《中医临证备要·舌边锯痕》也有记载:“舌边缘凹凸不齐如锯齿状,为肝脏气血郁滞”。

2)气血不荣:

心主血脉,开窍于舌,故此舌于血脉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医认为“舌受血则能语”,指的是舌头只有得到血液的充分濡养才能灵活屈伸,清楚言语。若血虚不能上荣于舌,则舌苔的屈伸灵活性也会减弱,不能随意运动,久之就会形成齿痕舌。因血为气之母,所以这一类齿痕舌多见于气血两虚,患者的齿痕舌多淡嫩,并无胖大的特点。

综上所述,齿痕舌的出现并非是脾虚湿盛单一病因,也有可能是因瘀血阻滞或气血两虚致血不荣于舌所致,因此,治疗上,当应根据患者情况灵活辨证治疗。

中医如何调理齿痕舌?

舌诊是中医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辨证施治的依据。但中医治病需整体辨证,齿痕舌只是疾病的某一种表现,在实际治疗时,一般还需根据其他症状、患者的年龄、体质等因素综合辨治。由于文章篇幅所限,加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治病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辨治,故下面仅分享一些常见的类型和治法,仅供参考。

1)若舌头表现为舌淡红,边有齿痕,或伴有食欲差,脘腹胀满,便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水肿,面色淡黄或萎黄,舌苔多白。则多由脾虚、气虚所致。因此,治疗原则为健脾,和中益气。

2)若舌淡白湿润,边有齿印,或伴有胃寒,肢冷,腹胀,大便稀溏或易腹泻,多属于寒湿壅盛或阳虚水湿内停所致。该型齿痕舌可用健脾祛湿,辛温补阳等法治疗。

3)若舌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或多伴有身重疲乏,昏沉嗜睡,胸脘痞满,不思饮食,大便黏腻不爽,小便不利黄赤;舌苔多黄、厚、腻,则多由湿热痰浊壅滞所致。可依据病机不同采用健脾祛湿、芳香化湿、清热利湿等治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