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竹山丨《钢琴课》:我的意志,决定我的人生

 明日大雪飘 2021-03-29

图片

《钢琴课》The Piano(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1993年)

导 演:简·坎皮恩

主 演:霍利·亨特、哈威·凯特尔、山姆·尼尔

语 言:英语、毛利语

片 长:121 分钟


电影本事

如果要选一部跟性别议题相关的电影,我脑中第一个浮现的,一定是《钢琴课》。

1993 年,澳大利亚导演简·坎皮恩(Jane Campion)以这部电影成为第一位在戛纳影展赢得金棕榈奖的女导演。教了十多年的通识课“电影与社会”,这部影片的播放次数,绝对是名列前茅。授课过程中我还会搭配另外几部性别电影,让议题更加多元且深化,像是《末路狂花》《对她说》《时时刻刻》《夜幕低垂》《油炸绿番茄》等。

同学对这部影片的反应通常是“很震撼”“看不懂”“情欲画面很多”……更有少数同学说没有办法接受片中的悖德情节。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一位刚入学的大一女同学,她的心得作业内容中竟然出现类似“老师怎么会放映这种残害我们心灵的电影”的描述。不过那是唯一的一次,多数同学还是会在震撼之余,提出非常正面的省思。

故事主线是在 19 世纪末的维多利亚时期,失语女钢琴师艾达带着女儿弗罗拉奉父亲之命从英国远嫁到新西兰(其实就是买卖婚姻)。她的丈夫斯图尔特是早期就来到新西兰拓荒的英国移民,身为地主阶级,常通过以物易物(例如枪、钢琴、金钱等)的方式向原住民取得土地,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级男性的形象代表。

片中另有一名白人男性贝恩斯,脸上有原住民图腾的刺青,看起来有原住民的血统。他虽然不识字且看似粗犷,实际上却很细心,

图片

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穿着

颇为体贴女性,在跟女主角学琴的过程中为她吸引。在不断的挑逗下,贝恩斯逐渐卸下艾达的心防。两人出轨的恋情最终被斯图尔特发现,将艾达反锁在房内。某日斯图尔特将艾达释放,并警告她不得再与贝恩斯牵扯不清,艾达却禁不起对贝恩斯的想念趁机私会,由于女儿告密,半途就被斯图尔特拦截。他在盛怒之下,砍下艾达的手指—这是剧中最令人震撼的一幕,此举让艾达彻底对这段婚姻死心。最后贝恩斯带着艾达与钢琴乘船远走他乡。途中,艾达突然放弃钢琴,并随之沉入海底,最后又被土著救回,象征了重生的过程。

整部电影展现了一名女子追求情欲的过程,经过重生,再度和恋人贝恩斯过上了新生活,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的内心深处仍然惦记着那架躺在海里的钢琴。片尾旁白代表了她的心境:

在晚上,我会想起我的葬身海洋坟场的钢琴。有时还幻想我自己漂浮在琴上,活像一个气球。下面一切都是静止、沉默的。它催我入眠。它是一阕诡异的催眠曲。它真的是如此。它属于我。那儿有着一种从来不曾有声音的沉默,在那深海的冰冷坟场。

电影里没说的历史

过去怎么看?

对这部电影的评论,以往大多是从女性主义与心理分析的角度切入。讨论的议题又可细分为:文明与蛮荒、性别与权力、真实与虚假、失语与精神分析。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出以上论题的关联性。

从女性主义的观点来看,这部电影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钢琴情结与恋物、象征性视觉、看与被看的互动关系。导演以独特的切入角度让我们看到个性鲜明、外柔内刚的失语女性的内心世界。

图片

观看《钢琴课》的几种方法

艾达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外貌与个性特质的塑造都颠覆传统银幕上女性的刻板印象。她总是穿着深色衣裙,时常抿着嘴,凝重的眼神,流露出坚毅及倔强的个性。她的丈夫斯图尔特看似一位英国士绅,处处教训女佣和下属注意礼仪,规训在森林中和原住民男孩玩“阿鲁巴”树干游戏的女儿,连在泥泞的深山中都不忘拿出镜子梳理油头。这种威权人物,拘谨又独断,似乎是文明社会及维多利亚时代男性的象征。与此同时,他却很懦弱地偷窥妻子与人偷情,根本无计可施;有时会在山野中拦截妻子想来个霸王硬上弓,而在家里一旦妻子主动求欢,抚摸身体,却又手足无措,紧张兮兮地拒绝。

钢琴师的情人贝恩斯,则象征蛮荒、真诚、不拘小节、敏感、细心,跟文明社会礼仪规范下的男性截然不同。他听得到无法说话的艾达的内心话语,这从一开始海滩上斯图尔特问他怎么看艾达时,他回答“她们看起来很累”就可以看出,而斯图尔特基本上只将艾达当作可供交易的商品。一样是问这个人看起来如何,两人的出发点全然不同。

情欲的觉醒是许多评论者共有的看法。很多同学对于钢琴课的互动脉络有点不明所以,有位评论者是这样看待的:“女主人公艾达自从 6 岁起就没有说过话,将自己的内心完全封闭,钢琴是她与外界唯一的交流方式。艾达不仅压抑了自己的声音,也压抑了自己的欲望渴求。当贝恩斯对艾达提出用肢体接触换取钢琴的交易时,艾达是反感并抗拒的。在每一次钢琴课上,贝恩斯用热切而深沉的眼神凝视着艾达,用温柔的抚摸在不知不觉中唤醒艾达内心深处沉默的激情。”

欲望使沉默的艾达回归自然本性,露出甜美的微笑与愉悦的叹息。这样的情节安排,如果以单纯的、比较传统的男女关系去看,会完全忽视其中的复杂性。

在看与被看的视角如何颠覆传统影像的安排上,有位学者的分析很细腻:“镜头跟随艾达的手一道退去斯图尔特的睡衣,触碰他后背的每一寸肌肤,并捕捉到艾达对斯图尔特身体全神贯注的凝视,接着镜头符合了好莱坞式的视线匹配剪辑,将焦点投射到斯图尔特的胸脯上。这个剪辑符合了传统好莱坞式的、主要应用于男性凝视镜头中的反应剪辑,但在这里极富颠覆性的是女性变成了观看的主体,而男性成为被观看的对象。”这段情节表现出艾达对身体的迷恋与对触碰的渴望,这是对维多利亚时代,那些克制的、沉默的、虚伪的性事的超越。

然而,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真的是如此吗?

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形象的新看法

事实上,知名文化史家彼得·盖伊的《布尔乔亚经验:从维多利亚到弗洛伊德》(The Bourgeois Experience,Victoria to Freud)已经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性别刻板印象作了许多修正。

他曾担任耶鲁大学斯特林讲座教授,研究的课题涵盖了伏尔泰、莫扎特、视觉艺术、魏玛共和、殖民地美国的新教徒历史学家,以《启蒙时代:现代异教精神的兴起》(The Enlightenment: The Riseof Modern Paganism)获得 1967 年美国历史传记类国家图书奖。

盖伊在 1984 至1998 年间出版了五卷本的《布尔乔亚经验》,改变了我们对维多利亚时期的刻板印象。当时的学术环境主要重视社会史,强调研究妇女、黑人、革命人士、工人,却忽略处于中间地带的布尔乔亚阶层。他的研究动机起初不在于为这个阶层辩护,只是想更全面地考察精神分析理论对人类欲望的解释。

1970 至 1971 年,他在耶鲁大学档案部担任保管员的太太找到了 19 世纪梅贝尔·托德(Mabel Loomis Todd)女士私人怀旧日记第一页的影印本。梅贝尔·托德从她先生让她怀孕的那一刻写起,很多内容与情色相关。很难想象维多利亚时期的妇女会记下这些事情。盖伊太太发现了巨大的宝库。托德的日记里还写到她先生戴维·托德及情人奥斯汀·狄更斯(Austin Dickinson)的事,行文语气十分坦率,充分表达出自我的情感。

图片

梅贝尔·托德

此外,她找到了《莫舍调查报告》(The Mosher Survey)。这是一份19世纪90年代的医检报告,资料中访问了40名女性,问到她们的性经验。盖伊对此有个结论:无论身处哪个阶级,这些女性都很享受与丈夫在床笫间的亲密体验。

盖伊的资产阶级经验系统研究,范围从19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研究重点有求爱方式、教育理想、对手淫的恐惧和体罚的概念、对女性与建筑的品位。研究对象包括医生、商人、教师、家庭主妇、小说家、画家、政治家、经济独立的工匠、少数贵族等不同资产阶层。透过私人日记、家庭通信、医疗诊断书、家庭手册、宗教册子、艺术作品等文献,探讨资产阶级的感官生活,在道德戒律和物质可能性的压力之下,性本能冲动表现出来的形态。

通过大量一手文献,盖伊指出我们对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的许多错误印象:在这个诈欺、虚伪的中产阶级世界中,为了满足性欲,丈夫经常包养情妇、光顾妓院或猥亵孩童;妻子都腼腆温顺,尽责尽职,但都性冷感,并且将爱的潜能全部投注在操持家务与抚养孩子上。会有这些刻板印象,主要是受过教育的专业人士和处于劣势的 19 世纪中产阶级,对妇女在性方面的无知和偏见。

在方法论方面,他并未呼吁历史学的心理分析化,更无意成为心理分析历史学家,而是尝试将心理分析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通过这种综合研究法观照历史,解读私人日记中连贯的主题。借由分析这些情色日记,盖伊在《感官的教育》(《布尔乔亚经验》第一卷)中得出结论,19 世纪资产阶级在家庭生活方面的传统习俗对于感情有如此大的包容性,这是我们所没有预料到的。

像史家一样阅读

焦点(1)

艾达在手指被剁之后,性格丕变。她抛弃钢琴,一扫往日的沉郁倔强,变得温驯可人。此后,狂暴的钢琴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贤妻良母形象的正常女人。

在《钢琴》的结尾,艾达变成一个沉浸在甜蜜爱情中的典型娇顺女人。她说:“我很满足。”此时画面上同步呈现她以戴着钢套的断指弹琴的镜头。在视觉上,最刺目的就是那僵硬、冰凉的钢指;在听觉上,最刺耳的也是那钢指敲在琴键上所发出的单调的声响。这钢指的镜头和音效,是足以推翻,或至少质疑,艾达的满足与幸福的。

钢指所发出的敲击声,是一次又一次一再重复的提醒与哀吊。它提醒所有的人,包括观众和艾达本人,去回想斧头落下的重击。它也引导我们哀吊断指(阉割)的无可抗拒且不可挽回的屈辱。……以前,她的衣着、神情、举止和沉郁不语的习性,莫不予人“非女性化”或“超女性化”的感觉。而现在,她却

变成彻头彻尾的女性化。……

这样的艾达,总归也是死了的,是一个活死人。这个活死人白天扮演正常女人,夜里则回到海洋坟场去寻找母亲/自己。……

整部影片就在海洋坟场的凉寒景观和上面这一段旁白声中结束。正常女人的心灵深处有一座冰冷的坟场,在那儿躺着她的母亲的尸身。在弑除母亲/自己之后,在接受父的律法之后,于被虐/自虐的双重磨难中,女人注定只能做活死人。

焦点(2)

1994 年,简·坎皮恩和凯特·普林格(Kate Pullinger)合力出版了电影同名小说。两人在“前言”中描述了故事的开头。

有关艾达的传闻当中有几点是不假的:艾达不会说话,她有一个私生女,同时她还嫁了一个婚前未曾谋面的苏格兰丈夫。这个男人带着艾达和些许的妆奁来到世界上最偏远的国度。不过,这些也不完全是真实的。亚力斯达尔·斯图尔特在艾达和她的女儿一起远行去寻找他的时候,早就已经来到了新西兰。

由于传述者大部分都只知道片面的事情,所以艾达的故事几乎是支离破碎的。虽然如此,艾达·麦克葛瑞斯本人完全了解一切的来龙去脉,当她年老而卧病在尼尔森这个舒适的小镇时,她将自己的经历完整地告诉了当时已为人母的女儿弗罗拉。艾达这时候已是六十九岁的高龄,而且觉得自己过得满惬意的。

用历想想

1. 这部电影有哪些独特的性别观点,让后来的影评家及性别电影观众视为经典?

2. 最后一幕的旁白搭配沉在海底的钢琴,导演想要借此表达什么?

3. 我们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男女有哪些刻板印象?这部影片如何呈现这些错误观念?近年来新的研究又怎么看待这个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