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坑杀”就是活埋?这么理解就错了,答案更加残忍上百倍

 喵妹说说 2021-03-29

古代战场上两军对战的时候,理论上来说,将对方的人员全部打败才算获胜,但真相并非如此,古时候军队讲究的是军心和士气,交战中途如果有一方占据劣势,且久久无法扭转局面的情况下,军心就会动摇,届时士兵反抗的底气就变弱,最终也就只能撤走,并非说一定要打光才算胜利,跟热武器战争有区别。

当然出色的将领会利用计谋,将敌军一网打局,但历史上很少有能做到这点的,曾经清朝时期,白起坑杀40万赵军,从而一战成名,基本上也就他立下过这样的功绩。其中很多军迷网友都认为,所谓的“坑杀”其实就是将敌人活埋,答案并非如此,真相比活埋还要残忍百倍,白起的“杀神”名号也是因此而来的。

一般来说,活埋就是把人全部集中到一个坑里,然后将土覆盖上去,下面的人将会被隔绝空气,然后活活的窒息而亡。期间手脚都是被绑住的,根本没有挣扎的可能性,在这种状态之下死亡,相当的痛苦,而坑杀则没有那么简单,大概来说的话就是把敌军士兵们的尸体堆积起来,垒成建筑物的样子。

坑在古代指的是“阬”,而阬则是指的是尸体堆积形成的“景观”,文学家张岱曾在《夜航船》中表示,古代士兵在杀死敌人后,会用敌人的尸体堆积成建筑物。这么做是核心理念在于,起到震慑的目的。我们都知道,军队即便是胜利,对方仍旧有抵抗的心理,还会继续派遣军队来迎战。

如此持续下去,最终只会是劳民伤财对发展不利,如果通过一种特殊的手段,把对方给镇住,让其心理上产生恐惧,那么损失将会降低很多,同时也向对方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自己的实力很强,千万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当时白起做出这个举动的时候,剩余的6国都人心惶惶。

所以长平之战为清朝统一六国,起到关键性的辅助作用。后来多个朝代,仍旧还有出现坑杀的举动,直到明朝才消失。从感官上来看的话,坑杀的残忍程度,绝对远远超过活埋,然而那时候讲究的是成王败寇,任何手段都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其不像现在讲究人道主义精神,不需要顾忌会产生什么样的舆论后果,这就是坑杀诞生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