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钢琴呢?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3-29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习钢琴呢?这恐怕是所有家长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内心深处产生的连自己都不敢面对的疑问。


通常,在当今中国的社会,但凡家庭条件允许的家长,都会在孩子4到6岁之间开始学习一门乐器。由于钢琴的普及性较高,也由于钢琴是乐器之王,所以大家的首选一定是钢琴。但是究竟为什么要学,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比如有的家长是因为自己酷爱音乐,小时候没有条件学,现在非常后悔,所以希望孩子的人生能不留下遗憾;有的家长是小时候学了,但是因为那时候贪玩,不懂事,没好好学,长大还是很后悔,为了不让孩子和自己一样后悔,开始了慢慢学琴路;还有的家长是觉得大家都在学,我的孩子不学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必须学;也有家长就是觉得会弹钢琴是一件高雅的事,是一件好事,学了总是没有错的;还有的是孩子非得要学。究竟哪种想法是对的呢?其实所有的想法都是对的,所以大家才前赴后继地走在学钢琴的路上。


所有家长在学琴前对学钢琴的困难估计,一定和真正开始学习之后所面临的困难是有着巨大差异的,说白了,就是把困难低估了。通常我们收学生前都会和家长有个见面,与其说是选学生,真不如说是选家长。我们会告诉家长,来我们这里学习,首先必须有个认真的态度,学琴初期的几年家长必须配合老师做个好的陪练;其次必须看到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慢慢的进步,如果不进步,只能说明练琴的和陪练的在做这件事时根本没走心,没思考;再次就是坚决不可随意缺课,凡事都有个连贯性的问题。试想如果我们去学校上学今天请假,明天也请假,是不是无法跟上老师正常的教学进度和授课安排?虽说钢琴课是一对一的,可是老师不是只教你一个学生,世上也不是只有你一个学钢琴的,当你慢慢原地踏步的同时,其他同学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早已经不知道水平跑哪去了。再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事风格,我想不会有任何一件事能做的好,学琴奕如此。为了保证教学品质,老师提出这些要求在我们看来是必要的。在告知家长了这些学习的基本要求后,通常家长都会信誓旦旦信心满满地保证,我们没有任何问题。可是真正开始学习后,就这几点要求究竟好不好做,个中酸甜苦辣,大家就自行体会了。


接下来其实我们才要说今天的正题,那么就是这么讨厌麻烦的一件事,除了上面我们说的那几点学习钢琴的原因外,还有没有其他更具说服力的价值让我们吃这么大苦头来学习它呢?


大家总说,做人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了解自己不知道的。音乐的世界其实是没有被大部分人深入了解和关注的,虽然生活中处处充满音乐。尤其是古典严肃音乐,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认为的听不懂的高雅音乐。可是如果不是经过长期持续不断地努力练习和学习,你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个世界的一切。

大家想想,现在业余学习的孩子,除了知道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几个作曲家的名字外,对于古典音乐领域究竟还知道什么?所以我常告诉学生,考级之所以加“业余”二字,就是因为演奏等一系列综合水平跨过十级才算入门。可是一旦入门了,音乐所带给你的体验会让你觉得真的豁然开朗,音乐的世界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浩瀚,呆着根本不愿意出来。但是,这个门,前面十级的路,实在是太难太枯燥。十几年如一日天天重复干同一件让人崩溃的事情,简直真的没有比这个更讨厌的了。可是,但凡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又有什么是可以轻易到手的呢?精英教育的过程哪一项是轻松并且容易的?

其实最后音乐之门的打开应该是个额外的馈赠,学习钢琴真正的价值是整个教育过程中对人性格的磨练和考验,学习当中各种学习方法的积累,以及自我从心理到生理的控制能力。如果掌握了这份价值的核心,那么孩子一定也会拥有坚韧的性格,面对困难的勇气,沉着冷静的遇事态度,和用脑分析的客观思维。

试想,孩子长大,和一群精英朋友聚会,一起去听场音乐会似乎比去看场电影更应景一些。当别人谈论着对作曲家的看法,对演奏者风格处理的见解,此时孩子插不上话,也听不明白,久而久之,自然会脱离这个阶级。


其实并非花很多时间去练琴就会影响做其他事情。事实恰好相反,琴弹得好的孩子,从来没见到过学习不好的。学习方法是相通的,能把一件事情做的尽善尽美,其他事情也差不了。波兰有过总理是钢琴家,英国有过首相是指挥家,这是个人软实力的最好象征。世界上只有不敢做事的人,没有做不了的事,只要你想做。


  说了这么多,学琴好像除了暂时会让家庭气氛紧张一些,貌似真的没有其它弊端了。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大家才会都去选择学习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