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又一黄金配角因癌去世——预防胃癌的注意事项和中医治法详解!

 文文ap25 2021-03-30

演过很多港剧的配角,前阵子吴孟达走了,今天廖启智也走了。

香港诚信娱乐发展有限公司于3月28日晚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公司旗下艺人,TVB老戏骨廖启智因胃癌去世,享年66岁,从发现到去世才三四个月。

廖启智于1954年4月7日出生于香港。1980年,廖启智参演由周润发、赵雅芝、吕良伟等主演的电视剧《上海滩》出道。在剧中,他饰演丁力的助手陈祥贵。


其他代表作有《无间道》、《证人》、《线人》、《消失的子弹》《反贪风暴》等,曾两夺金像奖最佳男配角,他的事业爆发期应该在205-2011年那几年。《杀破狼》、《门徒》、《C+侦探》、《胆道》、《证人》、线人》、《火龙对决》,总能看见这位演技爆发力好好的演员。

《无间道Ⅱ》里廖启智吹口琴一幕被视为经典

 在以前的一篇文章中写了关于胃癌的一些知识,也举过成功治疗的案例,今天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胃癌的成因和治疗。


胃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5年相对生存期在20%

左右。胃癌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1.5~2.5倍,大约90%的胃癌属于腺癌,可分为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80岁。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胃癌年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胃癌占癌症死亡人数接近四分之一。胃癌90%检查发现已经到了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已经发生脏器转移的就更低了。

西医认为胃癌的主要病因有:

环境和饮食因素: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火山岩地带、高泥炭土壤、水土含硝酸盐过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调或化学污染等可直接或间接经饮食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生活中摄入过多的食盐、高盐的盐渍食品、熏制鱼类、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物都可是诱发胃癌的因素。另外,发霉的食物含有较多的真菌毒素,也有引发癌症的可能。

感染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有共同的流行病学特点,胃癌高发区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而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高于阴性人群。

遗传因素: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族发病率高于人群2~3倍。

免疫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发病率较高。

胃部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容易诱发胃癌的发生。

 

而在中医上认为胃癌根据患者的起病经过及临床表现,可知本病的发生与正气虚损和邪毒入侵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1.饮食不节如烟酒过度或恣食辛香燥热、熏制、腌制、油煎之晶,或霉变、不洁之食物等,使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滞津停,酿湿生痰;或过食生冷,伤败脾胃之阳气,不能温化水饮,则水湿内生。

2.情志失调如忧思伤脾,脾失健运,则聚湿生痰;或郁怒伤肝,肝气郁结,克伐脾土,脾伤则气结,水湿失运。

3.正气内虚如有胃痛、痞满等病证者,久治未愈,正气亏虚,痰瘀互结而致本病。

或因年老体虚及其他疾病久治不愈,正气不足,脾胃虚弱,复因饮食失节、情志失调等因素,使痰瘀互结为患,而致本病。 

胃癌的主要症状以脘部饱胀或疼痛、纳呆、消瘦、黑便、脘部积块为中心证候。

1.脘部饱胀或疼痛与饮食无明显关系,药物治疗疼痛缓解不明显。偶有疼痛呈一定规律或用药有一定疗效者,但随病情发展,疼痛加剧而无规律。

2.纳呆、消瘦早期即可出现,厌食油腻,消瘦进展迅速,常伴气血亏损、面白浮肿等症。

3.黑便多时断时续或呈持续性,少数出血较多者可伴有呕血,大量出血者可出现气随血脱证候。

4.脘部积决出现较晚,可扪及边缘不整齐、质硬的肿块,疼痛拒按,肿块位于贲门者则有吞咽困难或呃逆,位于幽门部者可出现反胃。晚期痰瘀流注于左颈窝或左腋,可出现如栗子或花生米大小的痰核,质硬压痛。

胃癌转移出现相应转移病灶的临床症状,如肝肿大、黄疸、腹水、前列腺上部坚硬肿块、卵巢肿大等。

中医的分证论治

·痰气交阻

症状:胃脘满闷作胀或痛,窜及两胁,呃逆,呕吐痰涎,胃纳减退,厌肉食,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

方药:开郁至神汤。

·痰湿凝滞

症状:胃脘满闷,面黄虚胖,呕吐痰涎,腹胀便溏,痰核累累,舌淡滑,苔滑腻。

治法:燥湿化痰。

方药:导痰汤。

·瘀血内结

症状:胃脘刺痛而拒按,痛有定处,或可扪及腹内积块,腹满不食,或呕吐物如赤豆汁样,或黑便如柏油样,或左颈窝有痰核,形体日渐消瘦,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

·胃热伤阴

症状:胃脘部灼热,口干欲饮,胃脘嘈杂,食后剧痛,进食时可有吞咽梗噎难下,甚至食后即吐,纳差,五心烦热,大便干燥,形体消瘦,舌红少苔,或舌黄少津,脉细数。

治法:清热养阴,益胃生津。

方药:竹叶石膏汤。

·脾胃虚寒

症状:胃脘隐痛,喜温喜按,腹部可触及积块,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宿食不化,泛吐清涎,面色觥白,肢冷神疲,面部、四肢浮肿,便溏,大便可呈柏油样,舌淡而胖,苔白滑润,脉沉缓。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方药:理中汤。

·气血两亏

症状:胃脘疼痛绵绵,全身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虚烦不眠,自汗盗汗,面浮肢肿,或可扪及腹部积块,或见便血,纳差,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十全大补汤。

而中医鬼谷子张胜兵师父则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认识,将胃癌分为阴证、阳证、阴阳交错证以及虚证这4种大的类型。简化了辨证难度,更利于临床治疗。

一、阳证。

何为阳?就是有热的这种情况,我们称为阳证。当然,临床当中,你并不能见到绝对的阳证和绝对的阴证。临床当中,大部分证型都是阴阳交错。只不过,我们把它这样去分的话,阳占绝对的情况之下,我们把它称为阳证。比如有明显的怕热、脉数等等阳的表现的时候。明显的有寒的,我们就把它称为阴证。而阴阳寒热都有表现的,我们把它称为阴阳交错证。

虚证的话,就不在阴阳之列。按阴阳来分的话,就是阴证、阳证、阴阳交错证和平证。从虚实的角度上来分,因为所有的癌症到后期都虚,所以我们就加了一个虚证。

胃癌,有阴证、阳证、阴阳交错证和虚证,为什么没有平证呢?因为胃这个脏腑。脾胃为升降之枢纽。胃降脾升。这个是特别关键。这个地方会出现阴证、阳证、阴阳交错证,而出现绝对平证的时候比较少。所以,就没有这个平证。

阳证呢,我们可以认为是痰热互结证。如果联系到脏腑,我们认为是肝胃郁热也可以。这种情况之下呢,病人会出现口苦咽干、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急躁、反酸,胃痛是一种灼热的痛,这都是一片热像。舌红苔薄黄,脉弦数。那么这种胃癌呢,我们把它归为痰热互结,按脏腑说的话归为肝胃郁热。如果从阴阳上讲,我们把它归为阳证。

这种证型我们运用的代表方剂是柴芩陷胸汤。

顾名思义,“柴芩”就是柴胡、黄芩加小陷胸汤化裁而成,因而它的名字叫柴芩陷胸汤。我们仍然用到的是经方化裁的。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减化裁。

那么柴芩陷胸汤的组成成分是这样的:

柴胡12克 黄芩10克 黄连6-18克 生半夏15克 蒲公英30克 全瓜蒌20克 吴茱萸3克 煅瓦楞子30克 浙贝母30克 生南星15克 茯苓15克  陈皮15克 青皮10克 三棱10克 莪术10克 丹参30克 桃仁10克 鳖甲30克。

好,那么有的人就会想了:柴芩陷胸汤是治疗阳证胃癌的,为什么会有吴茱萸这味药呢?其实这个吴茱萸3克,它是来反佐大量的寒性药的,防止其苦寒伤阳,所以用吴茱萸来反佐之。这是一层用意。第二层用意,是黄连配生吴茱萸,是左金丸,用于肝胃郁热,肝火犯胃。那么是黄连配吴茱萸这个方意在里面。柴芩陷胸汤里面其实是有左金丸的成分在里面。

二、阴证。

阴证,如果是从脏腑角度来讲的话,是脾胃阳虚。从寒热上讲,它是中焦虚寒。那么,这个阴证呢,我们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畏寒肢冷为特色。胃癌阴证的临床表现是胃脘冷痛、喜揉喜温喜按,而且疼痛绵绵不休,得温则缓,甚则泛吐清水,食少纳呆,大便溏稀,神疲肢倦、四肢不温、脉虚缓无力。这个时候呢,我们需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另外,还得软坚散结,温化寒痰。

我们用的代表方剂是桂附丹参饮。桂是肉桂、桂枝,附是黑附片。

方药:桂枝10克 肉桂6克 黑附片10克 人参15 克 黄芪30克 生白芍10克 干姜10克 高良姜10克 炒白术10克 香附10克 丹参30克 檀香6克 砂仁6克 生半夏15克 生鸡内金15克 三棱10克 莪术10克 枳实10克 青皮10克 茯苓15克。

这个方子其实里面又有良附丸的影子,又有黄芪建中汤的影子,又有附子理中丸的影子,又有丹参饮的影子,另外,还有《医门推敲》第一部里面的莪术开胃汤的影子,好像都有,又好像都不是,其实它是叫桂附丹参饮,是治疗阴证的胃癌。里面运用到了附子、肉桂、桂枝、高良姜、砂仁,这些温性的药,来补阳温化寒痰。另外,用到了黄芪30克、人参15克、虽然他的脉象弱,但我们仍然加了三棱、莪术、青皮,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破气的药碰到了大剂量的人参、黄芪,他们就破气而不伤正了。这里,我们运用到了软坚散结、所谓的抗肿瘤药的药是生半夏、生鸡内金、三棱、莪术、青皮、枳实。

那么这个方子是治疗阴证的胃癌,如果说阴证调了阳虚寒凝,这种情况得到了缓解之后,我们仍然可以加大剂量的攻伐的药,阳补了,气补了之后,我仍然可以加大剂量的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的药。

三、阴阳交错证。

我们刚才讲的胃癌病案,其实就是一个阴阳交错证。阴阳交错证的病人呢,会出现胃痛、呕吐,但是它的寒热交错之后,有时候可能反映出的微热的这么一种现象。比方说,纳食减少,朝食暮吐或者暮食朝吐,反胃,有些会出现呕吐下利,舌淡苔薄黄,脉弦滑或者弦滑小数这么一种情况。但是呢,临床当中会出现一些更为复杂的一些情况,可能兼杂着其它的证,要综合起来评判。

对于阴阳交错证,我们运用的代表方剂是失笑泻心汤。

组成成分是:

生半夏15 黄连3克 黄芩10克 干姜10克 人参10克 甘草10克 炒蒲黄10克 炒五灵脂10克 丹参30克 檀香6克 砂仁6克 生南星15克 枳实10克 三棱10克 莪术10克。

临证当中切不可拘泥。比方说,我们的病案当中,我们运用到了失笑泻心汤的话,其实我们也合了四磨汤在里面,所以说,临证的时候也要综合分析判断。

四、虚证

虚证是所有的癌症到了晚期以后,都会出现的这个情况。对于虚证,我们仍然是气血两虚、肝肾亏虚、脾胃虚弱。也就是说,用到代表方剂十全五仙汤。

方药组成是:

人参15克 黄芪30克 炒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甘草10克 熟地10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生白芍10克 远志10克 灵芝10克 陈皮10克 炒五仙各10克 生鸡内金10克 生山楂10克 郁金10克 紫河车10克 生姜3片 大枣5枚

当然以十全五仙汤为基础,如果说有肝肾亏虚的,我们仍然要加补肝肾的药,因为十全五仙汤是气血两补,再加健脾胃的和安神为主的,并没有兼顾肝肾。所以说,在这个十全五仙汤的基础之上,虽然它适用于一切晚期肿瘤癌症,但是,如果对于具体的情况,我们还是要具体的加减啊。


胃癌的针灸治疗。

胃癌针灸治疗的主穴是: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丰隆、太冲、三阴交、阴陵泉、胃俞。

那么,我们解释一下。胃之募穴中脘与下合穴足三里相配,能够健脾和胃,理气化痰,特别是配了阴陵泉、三阴交、丰隆之后,化痰湿的作用更加加强。内关、公孙是八脉交会穴,二者相配在一起,能宽胸理气、开郁止痛。太冲为肝经的输穴原穴,能疏肝降上逆之气,就相当于四磨汤一样。而丰隆为胃之络穴,为化痰湿之要穴。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中脘、胃俞配在一起,健脾化痰湿。那么,这些穴位合在一起呢,就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理气化痰、散结止痛之功效。另外,对于胃热的情况,我们可以取内庭、劳宫、曲池来泄热;对于胃寒的,我们可以在中脘加灸,来温阳散寒。对于兼有肾虚的,我们可以在关元、命门加灸,外加针刺太溪、复溜;对便秘或者便溏的,我们还可以用中脘,因为中脘良性双向调节,既能治便秘又能治便溏,还能行肠道腑气。


张胜兵本人第五个微信:18086461480

张胜兵私人助理电话微信同号:15377061103/15629189261/15629189271

特别说明:张胜兵有五个微信,请大家只加其中一个可以看到朋友圈的微信即可,删掉重复的微信号,以便给其他人留出可能救命的空间为感!

预约电话:027-65599960(武汉诊所座机)

预约电话:18771118080(张胜兵武汉电话)

预约电话:15701481888(张胜兵北京电话)

张胜兵QQ28036849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