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托公司资管新规过渡期指导意见出台 或允许开展“善意通道业务” 2、暂停新增地产信托报备谣言背后:产品已破收益警戒线 3、银行理财收益率 短期或将迎来反弹回升 信托公司资管新规过渡期指导意见出台 或允许开展“善意通道业务” 信托公司《资管新规》过渡期指导意见已经出台,目前已经下发至各银监局。该《指导意见》总体延续了《资管新规》精神,依然是“严”字当头。但没有比资管新规更严格的规定,总体而言,对机构和市场影响偏正面。该《指导意见》在征求意见时期表示,对事务管理类业务(即通常所说的通道业务)进行了“善意、恶意”的划分,规定善意的事务管理类业务可以开展,恶意的事务管理类业务不能开展。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部分信托公司收到监管部门适当增加通道业务项目投放的窗口指导。投资者需求日益多元化,要求资产跨市场、跨品种配置资产,从而导致资管产品的多样性。在此背景下,不同机构之间进行一些业务合作,由此产生的通道业务有其合理性。但对于那种加剧资金空转、无故拉长资金链条、为监管套利而进行的嵌套,银保监会坚决禁止。 暂停新增地产信托报备谣言背后:产品已破收益警戒线 “暂停新增地产信托报备”谣言背后:房产信托产品已破收益警戒线。用益信托研究院分析,今年7月,共有48家信托公司披露了产品预期收益率,其中有12家信托公司的平均收益率超过 8.5%,有9家信托公司的平均收益率为8%~8.5%,有25家信托公司平均收益率为7%~8%,有 2 家平均收益率为6.6%~7%。该研究院最新的预测结果判断,短期内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破 8%的公司会继续增多。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曾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在打击非法集资过程中,努力通过多种方式让人民群众认识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这说明,信托收益已经开始严重偏离正常收益,逼近并超过危险警戒线。 银行理财收益率 短期或将迎来反弹回升 数据显示,银行理财收益率已连续下跌8周,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同样再创新低,市场情绪低迷。不过,好消息是,对于后市走向,分析师普遍认为,二者的收益率已经见底,或将迎来反弹。上周(8月10日-16日)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相对此前一周仍然下滑,尽管微降了0.01个百分点,但已连续下跌了8周,创下5个多月的阶段低点。 分析师称,在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过去几个月市场利率下降幅度较大,不过上周受债券发行缴款和企业缴税等因素影响,利率接连反弹。虽然银行理财收益率与市场利率走势相同,但是还受银行主观调整影响,所以对市场利率的敏感度不如货币基金。不过利率大跌应该告一段落,短期内银行理财走势应该会上下窄幅调整。 地产信托窗口指导到底咋回事?“防风险,控节奏”也分两种版本 8月20日一整天,整个市场被“房地产信托暂停”的传闻热切搅动。经记者多方采访求证,确有部分信托公司收到来自地方银监的窗口指导,两种版本窗口指导的主旨内容均是要求信托公司控制房地产信托业务节奏,注意防控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个别公司收到窗口指导要求暂停全部房地产业务,业内人士普遍将此事理解为监管部门的对个别公司采取的“暂时措施”;另有部分公司收到口头通知要求谨慎从事房地产信托业务,并未要求暂停全部房地产信托业务。 目前银监对这块消息很敏感,收到口头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房地产信托,不鼓励大力做房地产信托业务,要求符合国家政策导向,谨慎从事房地产信托业务,但并没有说全部暂停房地产信托业务。多数信托公司表示尚未收到类似通知,并对当下地产信托业务面临的监管形势高度关注。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行业资金需求依然庞大,而银行贷款、债券等融资渠道却受到阻碍,成就了信托融资一片繁荣的景象。根据用益信托数据,2018上半年,68家信托公司房地产成立规模为2645.86亿元,同比增长54.34%。在收益率方面,上半年房地产类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7.89%,居各类产品之首。 上半年募投规模双降 VC/PE行业进入调整期 种种迹象表明,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或将进入调整期。清科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VC/PE募资金额继续走低,带动PE市场可投资本量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下滑。“短期内募资难的形势难以扭转,行业会进一步分化。”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同时随着新的百亿私募不断涌现,VC/PE行业正在迎来新一轮洗牌期。 就6月份来看,股权和创投私募的增速回落更为明显。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已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59万只,基金规模7.20万亿元,较上月增加496.28亿元,增长0.69%;创业投资基金5693只,基金规模0.75万亿元,较上月增加101.84亿元,增长1.38%。6月合计新增规模不足600亿元。投资机构两极分化速度加快,整个行业的'一九’格局更加突出——在中国真正能赚钱的机构只是前10%,这个比例实际可能更低。 明星私募投资风向生变三季度偏爱科技股 作为市场投资的风向标之一,明星私募持仓、调研路径历来受到投资者关注。随着医药等消费股出现大幅回调,二季度曾受知名私募重仓的消费类公司也似乎不再那么“吸睛”。经统计三季度高毅资产、淡水泉投资等多家明星私募基金的调研情况,发现科技等领域较受关注,而对消费股上市公司走访数量却不算多。 截至6月末,医药等消费类公司的十大重仓股名单上纷纷出现淡水泉投资、高毅资产等明星私募基金的身影,且占据这些基金重仓股较大比例。二季度,知名私募除了对一些医药等大消费股予以重点关注外,还对科技股等领域进行了提前调研。进入三季度,消费股出现大幅调整,截至上周末,家电、医药、食品饮料成为中信29个行业指数中跌幅最大的3个行业,跌幅超过14%,而明星私募的调研重点也向科技等领域靠拢。 地方债风险权重有望从20%降为0 银行配置需求将显著提升 从多处信源获悉,地方债风险权重有望在近期调降至零。地方债风险权重调低后,在总资本不变情况下,银行可投资地方债总量增加。地方债风险权重调至零,意味着在风险资产占比上,地方债将享受与国债、国开债同等待遇。地方债收益率高于后两者,对银行吸引力预计将显著提升。银行是地方债最大买家,地方债80%资金来自银行。上述政策一旦实施将对地方债带来大利好。 财政部网站8月14日发布《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72号文”)。72号文提出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并做出相应安排和部署。72号文要求各地至9月底累计完成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80%。按照1.35万亿元的新增额和已发不到2000亿元的量来估算,在接下来大约一个半月时间内,银行间市场将迎来8000亿-10000亿元地方专项债供给。 租赁企业紧急承诺:投放12万套房,开除哄抬租金员工 租房客和中介从未如此紧张过。8月,楼市冰封,房租暴涨。租赁企业烧钱圈房,被认为是推动高房租的“罪魁祸首”。最新消息称,北京市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召开座谈会,邀请自如、相寓、蛋壳公寓等10家企业,共同承诺落实北京市住建委等机构的“三不得”要求,并拿出手中共计超过12万套的全部存量房源投向市场。在座谈会上,与会企业明确承诺全面加强对业务人员的管理,决不允许哄抬租金抢占房源,对于触碰这条“红线”的业务人员,一经查实从重处理直至开除。 座谈会上,住房租赁企业共同承诺落实“三不”要求。可见,房源是这波房租价格上涨的关键词。8月17日我爱我家前副总裁胡景晖在电话会议上“炮轰”自如、蛋壳等住房租赁企业以高于市场正常价格的20%到40%在争抢房源,人为抬高收房价格。相比于房价,房租更关乎稳定的基本盘。房租上涨比房价上涨更容易挤压消费。投资行为或者说投资模式,会造成一些企业在扩张速度方面、在市场化房源搜集方面用力过猛。在资本的推动下,部分租赁企业不断做大,出现了恶性竞争,炒高房租。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非无法确认,《用益研究》均在文章末尾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商解决,非常感谢! 合作:QQ406682234 用益研究 用益研究是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的微信平 台,作为一家国内外知名的金融资管行业 平台,我们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端,准 确把握市场的动向和脉搏,为客户提供及 时全面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独立、客观的 分析评论,搭建最专业、最前沿的同业交 流平台。 我们的专业源于您的关注和需求! |
|
来自: 新用户0145NhQQ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