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度山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出炉

 馱夫 2021-03-30

图片

▲2020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在太原举行

3月29日,由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晚报联合举办的“首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在太原举行,6个考古项目入选“2020年度山西考古新发现”。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每年都会有不少重磅考古新发现。2020年,我省考古成果丰硕,全年累计开展考古发掘96项,其中主动性考古发掘7项,配合基本建设考古89项,发掘面积达16000多平方米,出土文物达9000余件/组,实施了12项现场文物保护和搬迁工作,在保证学术任务的同时,诸多基本建设中出土的文物得到全面保护。  

本次入围的12个考古项目,涵盖新石器时代至元明各个时段,代表了山西最新的考古成果。汇报中,各项目负责人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考古项目呈现的特点和亮点进行了展示和释读。汇报过后,现场听众和评委进行提问,项目汇报人进行回答。最终,运城夏县师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忻州偏关天峰坪新石器时代遗址、运城垣曲北白鹅东周墓地、朔州朔城区后寨战汉墓地、阳泉城区平坦垴战汉古井遗址、大同平城区七里村北魏墓地等6个项目成功入选“2020年度山西考古新发现”;吕梁离石信义新石器时代遗址、运城盐湖董家营西汉墓地、太原尖草坪区镇城西晋墓地、晋中榆次区新付隋唐墓地、太原阳曲戴庄金墓、吕梁汾阳西关元明墓地成为入围项目。  

山西省考古学会理事长、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晓毅在总结入选项目特点时表示,入选和入围的12个项目涉及山西8个地市,从空间分布看几乎囊括山西全境,充分说明山西考古工作多面开花,各市考古工作卓有成效;从时间分布看,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时期,再到战国秦汉、西晋、隋唐和元明清,几乎每个时代都有涉及。同时,通过项目汇报,看到了现代考古工作的转变,不在于追求发掘文物,而是追求遗迹背后的故事,运用科技考古手段复原古代生活,折射出每个考古人不忘初心,时时牢记着自己身上的使命。他用4个字评价入选的六大考古项目:实至名归。

6大入选项目

01

运城夏县师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掘单位:

吉林大学、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工作站

项目负责人:

段天璟

主要参加人:

方启、王晓毅、钟龙岗

图片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院长、教授段天璟作项目汇报

山西运城盆地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问题的核心区域之一。师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县城西南15公里处,距运城盐湖7公里,地处青龙河故道河曲地带,是目前晋南揭示出的内涵最丰富的仰韶早期聚落遗址。

2019年至2020年,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在夏县建立了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设施齐全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在对遗址进行全面考古钻探的基础上,联合吉林大学黄大年团队对师村遗址采用航磁扫描等手段进行了勘测,发掘面积共2694平方米,揭示出距今6000年以上的石雕蚕蛹和夯土遗存。

图片▲师村遗址出土石雕蚕蛹

师村遗址出土了丰富的仰韶早期遗物,填补了仰韶早期文化发现的空白,年代早于李济先生1926年揭示出的西阴文化,为距今6000-6500年左右的枣园文化晚段至东庄类型时期。

师村遗址出土了4枚仰韶早期的石雕蚕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雕蚕蛹形象,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之一。

图片

▲师村遗址仰韶早期陶器

02

忻州偏关天峰坪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忻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偏关县文化和旅游局

项目负责人:

王晓毅

主要参加人:

张光辉、郭银堂、朱智博

图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华夏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张光辉作项目汇报

天峰坪遗址位于黄河左岸的偏关县天峰坪镇天峰坪村东,该遗址阿善三期流行石构建筑,修建了台地边缘护坡墙、墩台,还有一批单间和连间的石砌房址等,普遍使用门轴石等建筑构件,农业经济以粟黍种植为主,生活用器盛行溜肩罐、圜底瓶等,主体年代在2400B.C.前后。龙山时期遗存在上述废弃后形成的堆积,出现鬲、甗、盉等器物,主体年代约相当于2200B.C.前后。

该遗址是河套地区最先兴起的一批石城之一,其发现完善了黄河东岸史前石城的发展轨迹。同时,其选址于两河交汇的关隘地带,形成三面环河临沟的防御态势,揭示了早期石城的一般构筑模式和兴起的重要动因。此外,遗址出土的以溜肩器为代表的阿善三期遗存与南部小官道类型形成文化的显著差异,暗示了龙山石城大范围出现前,黄河两岸地区南北文化上的对峙。

图片

▲门轴石

图片

▲左:G1⑤粟、黍作物

右:H24黍结块

03

运城垣曲北白鹅东周墓地

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垣曲县文物旅游局

项目负责人:

杨及耘

主要参加人:

曹俊、钟龙刚、尚斌

图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及耘作项目汇报

墓地位于山西省垣曲县英言乡北白鹅村东,地势北高南低,北依王屋,向南距黄河10公里,东南距洛阳72公里。2020年4月,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首组建的北白鹅墓地考古队,正式进驻墓地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

2020年度共抢救性发掘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9座,晚期灰坑17座,墓地分为Ⅰ和Ⅱ两个区,发掘面积近一千平方米。从目前发掘情况来看,墓葬分布较疏,以大中型墓葬为主,形制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为南北向,墓主人头向北,七座墓葬有腰坑,五座有殉狗。出土铜、玉、骨等各类文物500余件套,陶器几乎不见,铜容器已出土达百余件。出土的五十余件铜器发现铭文,内容16篇,涉及“中氏”“匽中”“太保”“太师”“中大父”“華”“虢季为燕姬媵甗”以及周王命“夺”掌管成周地区讼事和殷八师等内容。墓地族属为召氏后裔“太保匽中”在成周王畿内的采邑墓地。墓地时代为春秋早期。

图片

▲“夺”簋

图片

▲铜盒

北白鹅遗址是一处历时久长、内涵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遗址,为研究晋南地区不同时期的埋葬制度、人群族属、社会生活等提供了新的资料和参考,对探讨黄河文明,探索晋南与成周地区之间的关系,探索晋南地区文明化进程在整个中原地区的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04

朔州朔城区后寨战汉墓地

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朔州市文物局、朔城区文物局、朔州市文物工作站、朔州市文物钻探队

项目负责人:

马昇

主要参加人:

高振华、贾尧、刘元

图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高振华作项目汇报

后寨墓地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窑子头乡后寨村西约2公里,东临恢河,西靠管涔山,北距秦汉马邑城址约9公里,南距阳方口约18公里,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的关键地带。

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朔州当地文物部门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393座,车马坑3座,灰坑15个。墓葬时代以战国秦汉为主,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组,以陶器为主,极少数墓葬有青铜兵器和车马器出土,器物风格及组合兼具中原农耕和北方游牧文化属性,是一处典型的汉狄文化交融的墓地。

后寨墓地规模大,延续时间长,陶器组合多样且演变序列基本完整,是建立北方地区长城沿线地区战汉考古断代标尺的珍贵材料。

图片

▲左:M77铜剑

右:M58陶器组合

图片

▲左:M351陶器组合

右:M302陶器组合

05

阳泉城区平坦垴战汉古井遗址

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

项目负责人:

韩利忠

主要参加人:

郑海伟、李瑞明   

图片

▲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馆员郑海伟作项目汇报

平坦垴战汉古井位于山西省阳泉市洪城北路东侧,北距平坦垴战国古城北墙570米。

图片

▲井内出土木构件

因该井地处城市建成区,上部结构已无存,在确认现开口层位的井外结构后,对井内采取二分之一解剖分段下挖的发掘方式,弄清了古井结构及井内层位。该井为平面九边形的木构支护结构,残深9米,上口直径5米。井壁四周由两端加工成原始榫卯结构的柏木相互搭接呈闭合的九边形后逐层垒砌,为增强稳固性,垒砌过程中榫头朝向逐层更替,现存38层。根据现场分析推测该井的砌筑工艺是自上而下分段砌筑:即下挖一定的深度,砌筑木框进行支护,随后再下挖、支护,分段间距约为1.5米。井内层位分为塌落层和淤积层,出土大量筒板瓦残片及经过加工的木构件,推测当时井上方有井亭之类的建筑物,经过拼合实验可以复原出井栏的砌筑结构。

综合判断古井的砌筑时代为战国,废弃时代在西汉。该井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九边形的构造颇为奇特,砌筑工艺考究,木构件中的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是现存最完整的早期榫卯结构实物。该井的发现对于战国古井砌筑工艺、早期木构建筑研究、平坦垴战国古城的史料补充都有重要的意义。

图片

▲出土的木构件

06

大同平城区七里村北魏墓地

发掘单位名称: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张志忠

主要参加人:

侯晓刚、常亮

图片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侯晓刚作项目汇报

大同平城区七里村北魏墓地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七里村西北处,东邻永泰南路,南为七里村,西侧为交通苑小区,北接开源街。东距御河1.3公里,西距大同南郊北魏墓群0.8公里。

2020年8月-12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对这批墓葬开展发掘工作,共清理北魏墓葬86座。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有序,墓地保存状况良好。墓葬形制多为斜坡墓道土洞墓,随葬器物多为陶罐、陶壶等,共计300余件,是一处十分重要的北魏墓地,为北魏平城墓葬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尤为重要的是M29的发掘,包括墓室壁画、完整漆木棺、丝纺织品、漆器在一座墓集中发现,而且保存较好,创造了大同北魏墓葬发掘中多项唯一。

M29位于墓地的北部,坐北朝南,为长方形斜坡墓道砖砌单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南北总长24.12米,墓底距地表深9.30米。墓葬未被盗扰,保留了原有葬式。墓室内保存一座完整的漆木棺,四壁、顶部绘有精美壁画,棺前随葬品原样保留,棺内发现保存较好的丝纺织品、服饰以及多件保存完整的漆器。

图片

▲ M29漆棺

M29完整北魏漆木棺发现对北魏木棺形制和制作工艺研究有了更全面地认识;墓室精美壁画为认识北魏时期生活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北方地区不易保存的漆器的发现和保护为漆器制作工艺研究和保护提供了实物资料;M29的发掘创造了大同北魏墓葬发掘中多项唯一,对于北魏墓葬分期、分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图片

▲ M29墓室内部分壁画

6个入围项目

01

吕梁离石信义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

项目负责人:

赵辉

主要参加人:

袁秀明、刘吉祥、郭明明

图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民族融合研究所所长赵辉作项目汇报

信义遗址位于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信义村北,处于小东川河与其季节性支流阳坡沟交汇处东北部,西南与后石墓地隔河相望。

本次发掘共揭露房址13座、灰坑5座,陶窑1座。庙二早期房址12座,其中9座集中分布于遗址D区,出土陶器主要器类有:夹砂深腹罐、小口高领罐、敞口浅腹盘、圆腹罐、折沿盆、陶豆、陶杯等。未见斝、釜灶等器类,与侯马东呈王、河津固镇第三期器类和器形相近。根据出土陶器,判断其年代为庙二早期。龙山晚期的遗迹只有F13。

图片

▲左:F10出土玉片.1

右:F12出土夹砂筒形罐

图片

▲左:F9出土白陶片

右:F2后室出土圆腹罐

02

运城盐湖董家营西汉墓地

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工作站

项目负责人:

薛新明

主要参加人:

钟龙刚、李辉、贾高强

图片
▲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馆员贾高强作项目汇报

董家营墓地位于运城市盐湖区董家营村东1千米处。2020年8月-10月,为配合运城会展中心项目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工作站联合对工程范围内探出的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西汉墓16座,出土随葬品240余件(套)。

墓葬形制分为竖穴墓道洞室墓、斜坡墓道洞室墓、带斜坡墓道竖穴墓、斜坡墓道单室券顶墓及斜坡墓道前后室券顶墓五类。墓葬方向有东西向、南北向两种,东西向墓葬墓道在东,墓室在西;南北向墓葬墓室或南、或在北。M5为双人合葬,葬具一椁二棺,其余为单人葬,葬具单棺,墓主头向均朝向墓道方向。墓中出土随葬品以陶器、铜器为主。

图片

▲ M4:14日光镜“见日之光长毋相忘”

陶器一般置于墓室口或墓壁与棺之间,带壁龛墓葬陶器多置于壁龛之内。器类以矮直领圆鼓肩平底罐占绝对多数,每墓随葬多件,形制相同,近半数带有器盖,盖面模印纹饰,有鱼鹰衔鱼、五铢钱纹、乳丁纹、乳丁禽兽纹、蛙纹几种。M15陶罐肩部带墨书文字,内容有五种:“白粱米”“食一器”“酱一器”“麦一器”“稻米一器”等。陶灶、陶壶亦普遍随葬,陶灶一般一墓1件(套),陶壶成对出现,多作长颈、圆腹、铺首衔环造型。

铜器多置于棺内,器类有铜镜、印章、兵器、车马器、钱币等。铜镜为连弧纹日光镜、昭明镜。印章共出3枚,均为私印,分别为“李宗”“李受王印”“李褒”。车马器、兵器为微型明器,有当卢、辖軎、盖弓帽、弩机等。

从出土随葬品来看,墓葬年代集中在西汉晚期,下限可至新莽时期。

图片

▲M4:8李受王印

03

太原尖草坪区镇城西晋墓地

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阳古城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裴静蓉

主要参加人:

葛利花、刘伟伟

图片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葛利花作项目汇报

太原尖草坪区镇城村共发掘西晋墓2座,清代墓18座,出土陶瓷器、铜器等器物75件。

西晋墓葬位于发掘区东北部,M23、M25东西并列,均为洞室墓,方向为355°。两墓结构一致,皆由斜坡前墓道、过洞、后墓道、甬道、封门、墓室组成。墓道均为两层收台。封门下部用方石和砖,上部用土填充,墓室平面为方形。

M23墓室内有一梯形棺,东南-西北状斜置,棺内人骨保存较好,仰身直肢,头向东南,为30岁左右女性。出土器物17件,陶器有帐座、灯盏、罐、碗、灶、釜、井,黄釉小罐,铜钗、臂钏,漆器。M25墓室西侧有一梯形棺木。棺内人骨保存一般,仰身直肢,头向南,为40-45岁左右女性。出土器物14件,陶器有罐、碗、灶、釜、甑、井、帐座,黄釉小罐,铜器有钗、连弧纹镜、大泉五十。

从墓葬形制、规格及随葬品来看,墓主应非一般平民,两座女性墓葬并排布局的现象也较为特殊。通过对墓葬形制、结构、出土器物以及后续的动植物、微量元素、体质人类学等科技考古分析,或为墓葬制度变迁、墓主族群、饮食结构等研究提供新的认识。

图片

▲ M23陶器组合

图片

▲ M25陶器组合

04

晋中榆次区新付隋唐墓地

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晋中市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赵辉

主要参加人:

南普恒、贾尧、胡慧鑫

图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
与藏品管理部主任南普恒作项目汇报
新付村隋唐墓地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新付村西约0.5公里处,地处太原盆地东北边缘山前丘陵地带,南临潇河,地势相对较高。2020年3月至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晋中市考古研究所对建设区域进行考古发掘,清理隋唐及清代墓葬25座,出土各类随葬品130件组。
图片

▲新付村隋唐墓地航拍影像

隋代墓葬共发现两座,均为土洞墓,其中M22形制较特殊,为带阶梯形斜坡墓道的双洞室墓,墓室平面呈梯形。两室内各置一木质棺具,均为夫妻合葬,是研究多人祔葬现象的有益材料。

唐代墓葬共十四座,以砖室墓为主。墓室平面可分弧边方形、弧边长方形及梯形三类。其中弧边方形墓墓室面积在7-11平方米,墓葬规格较高,多有甬道,有木质棺具,无棺床,棺底垫砖。随葬品较丰富,出土有精美的三彩釉陶,其墓主身份等级应非普通庶人。弧边长方形墓的墓室面积在2-4平方米,墓室北侧砌棺床,单人葬或夫妻合葬,无葬具,随葬品简单且数量较少。另有一类梯形墓,墓圹长方形,带浅斜坡墓道,内砖砌梯形墓室,仅能容身,墓顶呈船底状,单人葬或夫妻合葬,无葬具。此类墓与北方地区小型唐墓中常见的棺形墓、船棺墓相似,后者广泛分布于河北、北京以及辽宁朝阳地区,可能属于某种特定葬俗,其背后所蕴含的种族与文化因素值得深入探讨。

05

太原阳曲戴庄金墓

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裴静蓉

主要参加人:

龙真、冀瑞宝

图片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龙真作项目汇报

戴庄村金墓位于太原市阳曲县泥屯镇戴庄村西南100米处。该墓葬为仿木结构砖雕彩绘砖室墓,坐北朝南,方向180°,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为竖穴式,平面呈梯形。靠近南端处东西两壁各有三排脚窝。甬道顶部为券拱形。墓室与甬道之间以大块砾石封门,共计两道。墓室平面呈八边形,东西长2.44米、南北宽2.43米、残高2.96米,墓顶为圆形券顶。墓室内铺满方砖,共计四层,靠近甬道处以条砖收边,以此作为棺床。棺木散落严重,靠近北壁处有三副骨架,一副为仰身直肢,其余两副放置较为散乱,应为二次葬。

墓室四壁雕刻有精美的仿木结构建筑,主要有立柱、斗栱、阑额、屋檐等。其中立柱有八根,均为八棱柱,柱头上砌有八个转角铺作,转角铺作间还有补间铺作。除此之外,北壁、西北壁、东北壁雕有浅龛,上雕帐幔,内设小木作,如桌椅、屏风、供桌等。东西两壁为宋金时期常见的“妇人启门图”,格子门的雕刻十分写实,表现出格眼、腰花板、障水板三部分结构,并雕刻出边框上的桯线,格眼、障水板上还雕有精美的图案,以花卉和方格纹为主,其上还有口衔仙草的鹿和婴戏图;东南壁和西南壁中间雕刻直棂窗。南壁为墓门所在,墓门两侧以墨线简单的绘出两幅图案。

图片

▲部分仿木结构砖雕

图片

▲墓室壁面砖雕

戴庄金墓是目前太原地区发现的最精美的宋金砖雕墓,现已经将其整体搬迁保护至太原市博物馆。

06

吕梁汾阳西关元明墓地

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吕梁市文物局、汾阳市文物局

项目负责人:

王京燕

主要参加人:

崔俊俊

图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王京燕作项目汇报

汾阳西关墓地位于西河乡西关村,共发掘元、明墓葬88座,其中砖室墓25座,土洞墓63座,出土器物共计459件。

图片

▲M48墓室(明)

砖室墓分两种形制,一种是穹隆顶八边或六边形墓室(18座),一种是拱形顶八边或六边形墓室(7座)。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组成。仿木结构墓葬斗拱作法比较简单,斗拱为一斗三升式,其上承撩檐枋、檐椽、滴水,个别壁角有倚柱。其中有3座明代壁画墓,1座已漫漶不清,另2座壁画内容相似,均为端坐的墓主人和持物或劳作的男女侍从、人物。M48墓门右上方隐约可辨“永乐二十一年”的题记。

图片

▲M90(明)

竖穴土圹洞室墓63座,墓门一般用石板或砖块封堵,墓葬普遍较深,单人葬或合葬。

随葬品以瓷器为主,有碗、罐、盏等;陶器有罐;铜器有镜、钱币。

明初对服饰、器物、居所等关系民众日常生活的礼仪规范极为重视,明早期壁画墓色彩单调,且数量急剧减少,与明代的制度重建不无关系。M48是一座年代明确的纪年墓,为同时期墓葬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标尺。这批墓葬是研究民窑瓷器、社会风俗、宗教信仰、元明建筑等不可多得的实物标本。

图片

来 源 | 山西晚报

编 辑 | 刘 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