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论高考正当时

 馨缘清明屋 2021-03-31

       对我而言,凡是使人恐惧焦虑的梦,都可称之为恶梦。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做一个这样的恶梦。这所有的恶梦里,有一部分便是关于上学的。

       关于上学的恶梦也通常分两种,一种是梦见上体育课,大概是因为自已小时候太笨的缘故,跑步跑不快,跳远跳不远,更不用提跨山羊那种技巧型体育项目,我压根就不敢起跳。女孩子玩跳大绳,我从来都是只负责抡绳子,跑着钻进飞舞的绳子,我认为需要天大的勇气,自已向来不敢。还有那稳立在操场一角,光滑坚固的双杠,我曾尝试过各种攀爬,也从没成功上去过,老怕跌下来,总是刚离地一点,就放弃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一个个都比我强大。最让人难堪的,是二十岁之前还不会骑自行车,在我们那个年代那个地方,简直算一项缺陷了。所以,一梦见上体育课我就难免的恐惧,东躲西藏,心慌出汗吓醒为止。

       另一种恶梦便是考试。梦中的我,总还没有复习好,就是现如今四十多岁的我碌碌无为的样子,脑子已被繁琐的事务压榨得空空如也,各门学科知识都变的一塌糊涂,所有作者简介我搞不清楚,各个国家的首都我也对不上号,曾经倒背如流的东西,如今全部变的模棱两可。然而必须要上考场了,所以便开始紧张焦燥和不安,睡醒后还是一身松软,半天缓不过劲儿来。

       清醒后暗暗庆幸,好在只是梦,真好。如若真给我面前摆上一场考试,我估计要哭出声来。不用周公解梦,我也明白那梦境其实是自我心虚的表现。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没有欺骗我们,此培根可不是烟熏肉,人家是英国伟大的哲学家。

        体育固然可怕,但如若不是拿来计成绩当比赛,也是很让人欣然前往的事情,这是我长大后经过深思熟虑总结出来的。家里也买有一些体育器材,有段时间坚持的好,每天骑一下动感单车,然后在仰卧板上起坐数下,怦怦心跳血流加快,整个人都身心舒畅。也曾想买个小哑铃练练臂力,虽然一直没有实现,但至少说明我现在对体育已有了正确认识,于是也便慢慢坦然开来,关于体育的恶梦也就渐渐减少了。

        但关于考试的梦,我却不知从何下手,有时一下子兴致来了,便如饥似渴的抱着书本狼吞虎咽,可过不了多久,又全忘光了,也曾怀疑脑子缺营养,吃了一段猪脑汤也不见效,只能放任下去。由此,我便更羡慕和钦佩那些高三学子们,青春作伴好读书。

       不由想起我们当年高考。

        我上高三之前,心中的念头一度徘徊在上学与不上学之间,有好几次都鼓足了勇气,打算回家跟父母讲讲不想上学,可见到父母又张不开嘴,因为没有名正言顺的理由。爹娘的意思也很开明,即使考不上大学,有个高中毕业证也不错,上完三年是必须的。

        我不想上学的原因,主要是理科差。初中的数理化学起来尚且轻松,可一到高中,就搞不清哪里出了状况。三角函数越来越复杂;化学概念也越来越难懂;特别是物理,初中的光学电学都学的既轻松又兴致十足,可到高中的力学部分,老师的讲义却忽然听不懂了,一看到他在黑板上画起斜坡小车,我的头就开始晕晕乎乎。不愿就这样浪费光阴,所以总思量着不想上学。何况当年的流行语是:只有学好数理化,才能走遍全天下。看来我注定是寸步难行了。

        终于熬到高三分科,毫不犹豫选了文科。卸掉了理化生的包袱,学习生活一下子变的乐趣许多。如若让我总结知识的作用,我说不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样的名言,但我能体会得到,当脑子里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时,会让人独处时不觉得无聊。

        现在回忆高考那几天的经历,只记得吃的不错,其他事情都没有印像了。那时的高考被称作黑色的七月,大家都要奔赴县城去参加考试,学校集体组织车辆接送,还订了旅社和餐馆。那应该是我第二次进县城,第一次是去参加毕业会考。我们心里都很兴奋,三餐都是围着桌子好几个菜,顿顿都有肉,天天见炒面,煮鸡蛋尽着吃饱为止。真的,其他的事都记不起来了,甚至也忘记了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说起报考,我们根本没有概念,对我而言,考大学只有考上与考不上的区别,没有过分的好坏之分,随便什么大学,只要能将户口转成非农业,便是达到了目标。当今的社会,全民都懂名7所,985,211,而我们当年,根本没概念,当然懂也没用,一则功夫不到家也考不上,二则毕竟格局有限。

       高三时我们有个英语实习老师,是信阳师院的学生,美女,很招人喜欢,离开我们学校时,同学们都依依不舍,纷纷让她写留言。填报志愿时,我就写了信阳师院,结果如愿录取。九月份入学报到后,我便打听陈秋霞老师,遗憾的是,她刚刚毕业。

       转眼高考已过去25年了,但高考的话题却从来没有放下过,如今人们的出路越来越多,也就衍生出不少关于高考的段子,这两天朋友圈见的最多的,便是“中年男人莫鸣笛,你的女友在高考”,“四年后你就会明白,今天的努力并没什么用,改变命运的不是知识”等等,着实让人有点点的心酸,我不敢说有人别有用心,也不敢站出来振臂一呼维护高考,只会小声念叨一句,趁年轻还是多读点书好。

       说起读书,我无比佩服犹太人,世人都知道犹太人顶级聪明,是诺贝尔奖项获得者数量最多的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重视教育的传统,犹太父母最愿意投资的事情便是子女的教育。

      据传说,当犹太人的孩子刚懂事时,母亲们就会将蜂蜜滴在书本上,让孩子们去舐书上的蜂蜜,其用意是想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负责启蒙教育的母亲,几乎都要求自已的孩子回答同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了,你的财产就要被人抢光,那么你要带上什么东西逃命?”

       聪明的犹太母亲必定引导自已的孩子说:带上智慧逃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