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读诗经(5)螽斯

 乐水无涯 2021-03-31

国风·周南·螽斯

今天,我们祝福婚礼时也常说:祝福早生贵子,而在千年前的周代的古时,人丁稀少,家庭的兴旺更为重要,《周南·螽斯》是诗经中极少的主题非常明确的作品,即求祝子孙繁衍的舞乐。

zhōng斯羽 诜shēn诜兮

宜尔子孙 振zhēn振兮

螽斯羽 薨hōng薨兮

宜尔子孙 绳mǐn绳兮

螽斯羽 揖揖兮

宜尔子孙 蛰zhé蛰兮

螽斯,在《豳风·七月》中称为斯螽,北方俗称蝈蝈,直翅目螽斯科,该科物种繁多,我国共记录六百种以上。身体多为草绿色,雄虫前翅具发音器,善鸣,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主要栖息于丛林、草丛,也有少数种类栖息于穴内、树洞及石下。分肉食性、植食性或杂食性,植食性昆虫一般栖息于农田,危害农作物。农林区均有分布。

  螽斯青身长翅,雄虫振翅发声,古人观察振翅的声音认为是求爱,秋季抓来烤食,母虫腹中尽是子粒,因为认为螽斯多子。

朱熹《诗序辨说》谓:“螽斯聚处和一,而卵育蕃多,故以为……子孙众多之比。”说明了诗以螽斯为喻的理由。可知此诗系祝福贵人之家子孙众多的歌唱。

台北博物院镇馆三宝之一

翠玉白菜

琢磨玉料成为器物则相当的费工、费时,如何节料、省工遂成为玉器设计过程中,空间思考的准则之一,而“量材就质”便是此思考方向下产生的艺术特质。所谓“量材就质”,简而言之,就是顺应玉料自然天成的外形或色泽设计玉器形制,是一种在外设条件的限制下发挥创造力的创作方式。协调天然与人为,则是此一创作方式最重要的理念。

此件翠玉白菜原置于紫禁城的永和宫,永和宫为清末瑾妃所居之宫殿,据说翠玉白菜即为其随嫁的嫁妆。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嫁娘的纯洁,昆虫则象征多产;祈愿新妇能子孙众多——父亲选此给女儿做嫁妆,寓意颇深。自然色泽人为形制象征意念、三者搭配和谐,遂成就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关于翠玉白菜做嫁妆,还有这么一个传说:当时瑾妃和珍妃两姐妹同选为光绪的妃子,其父为姐妹俩各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因为谨妃爱财,父亲给她的嫁妆都是金银财宝,珍妃爱书,陪嫁都是书籍,父亲就把无价之宝“翡翠白菜”给了珍妃。谨妃得知后大吵大闹,温柔的珍妃为了平息姐姐的怒气,就把翡翠白菜让给了谨妃。

瑾妃(左)和珍妃(右)

虽然谨妃有天价陪嫁宝物,但光绪皇帝喜欢的还是珍妃。当然,真实的珍妃也比谨妃漂亮,容貌端庄美丽,而且知书达理。瑾妃不但肥胖而且脾气极坏,长相比珍妃差远了,所以珍妃受宠并非无缘无故的。“翠玉白菜”最终未能让瑾妃开枝散叶,他的愿望也最终落空

《宋草虫瓜实图》是宋代一位画家所创作的一幅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带有吉祥寓意的宋人「瓜实草虫图」,构图虽然简单,但用笔精细,线条有力,赋色也充满了变化的趣味。无论是瓜实、瓜叶、瓜须、或是瓜叶上的螽斯,都有着细腻的刻画。宋代画家讲求写生,草虫入画,既能表现天地造化万物之奇,又能托寓吉祥,是体现宋画精微及丰富文化内涵的好题材。

秋熟的季节,一枚浓绿的南瓜,懒洋洋地躺在地上。熟透的它,终于忍不住「啪」的一声,把肚皮给撑破了。甜熟的香气随风飘散了开来,就连附近的「纺织娘」-「螽斯」,也不禁闻香而来探个究竟。

传统中国农业社会,人心趋吉,人们大多殷切地期望子孙满堂,繁衍不绝。这幅生动有趣的「草虫瓜实」图,就是一幅多子多孙意涵的吉祥画。早在春秋时代,《诗经》中就因瓜田里遍布着大瓜、小瓜,彼此又有瓜蔓相连,以「瓜瓞绵绵」来代表子孙绵延、越来越繁盛。同时诗经也常因螽斯能生多子、彼此不妒忌、和睦相处,来比喻子孙众多的有德妇人。因此后人就以「螽斯之徵」、「螽斯衍庆」等,来祝颂别人子孙众多了。

故宫至今还保留着“螽斯门”, 建于明代,象征皇室子嗣旺盛的意义。后来慈禧太后强迫光绪娶她自己妹妹的女儿作皇后,光绪帝并不喜欢,又无力反抗,虽娶了隆裕皇后,却一点不想踏入她的寝宫。慈禧知道后,趁光绪来请安之际,述说“螽斯门”的来历,光绪于是知错,承诺会努力,而如同”翠玉白菜“未能给瑾妃带来幸运,光绪帝终其一生并无子嗣。

成语:

螽斯衍庆:衍指延续,颂扬对方子嗣繁盛

喜比螽斯:也是希望对方能像螽斯一样后代子孙满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