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mengk4fz0yyf5h 2021-03-31

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用到繁体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字都必须写成繁体字。

其一,有些朋友就喜欢写简化字,甚至喜欢把繁体字和简化字掺起来用,我以前是不赞成的,现在想想也不必较强求,毕竟现在是简化字的天下了,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嘛。

其二,在草书中有很多简化字的原型,例如“长”、“为”、“车”、“扬”、“会”、“应”、“实”、“学”等字,古人的草书写法和现在的简化字基本上没有区别,这类字在草书中使用很广泛。

其三,有些“简化字”古亦有之,只不过后人给它复杂化了,现在又给它简化了。

下面,我就把一些古亦有之的“简化字”介绍给大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二。(注:“简化字”是现代的概念,古人并不叫它“简化字”,这里只是一个称谓罢了)

1.“万”字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柳公权 · 玄秘塔碑

原文:“前后供施,数十百万” 。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颜真卿 · 八关斋会报德记

原文:“首以俸钱卅万(设)八关大会” 。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褚遂良 · 阴符经

原文:“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2.“于”字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王羲之 · 兰亭序

原文:“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欧阳询 · 皇甫诞碑

原文:“开国公于志宁制”。注:“于”作为姓氏来讲时,只能写作“于”,不能写作“於”。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颜真卿 · 勤礼碑

原文:“不幸遇疾,倾逝于府之官舍” 。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柳公权 · 神策军碑

原文:“列圣相承,重熙累洽,逮于十五叶。”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赵孟頫 · 仇锷墓志铭

原文:“以游于天”。

3.“与”字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颜真卿 · 李玄靖碑

原文:“先生奉诏与门人景昭等于紫阳之东郁冈山别建斋院” 。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赵孟頫 · 仇锷墓志铭

原文:“吾与若约三日,若不力,我将重置于罚”。

4.“个”字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彭玉雯 · 十三经集字摹本

原文:“个:箇又通介通幹” 。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赵雍 · 刘园集帖

原文:“自怜一个弥陀佛” 。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鲜于枢 · 王安石杂诗帖

原文:“蚕眠忽欲我老,一个未言速。”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赵之谦 · 墨五种

原文:“木匣每个银七钱”。

5.“淡”字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欧阳询 · 戏鸿堂法帖

原文:“海咸河淡”。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王羲之 · 郁冈斋墨妙法帖

原文:“淡然无味天人粮”。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王铎 · 秋夜宿西寄友

原文: “聊寻淡漠景,一与故交期”。

6.“担”字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赵孟頫 · 远游帖

原文:“欲度世以忘归兮,意姿睢以担挢”。 担挢:高举,高飞。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徐汧 · 人帖

原文:“家中偶有米数担带来”。

7.“辞”字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王羲之 · 东方朔画像赞

原文:“其辞曰” 。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王羲之 · 官奴贴

原文:“想官奴辞以具” 。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王羲之 · 官奴贴

原文:“此非复常言常辞” 。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赵孟頫 · 洛神赋

原文:“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8.“冲”字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原文:“夫始乎冲漠者,造化之枢纽;极乎高明者,中庸之阃奥。”冲漠:同“冲寞”,虚寂恬静。冲:空虚。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王羲之·戏鸿堂法帖

原文:“谈者又以先生嘘吸冲和,吐故纳新;蝉蜕龙变,弃世登仙;神交造化,灵为星辰。”冲和:真气、元气。语本《老子》:“冲气以为和。”后以“冲和”指真气﹑元气。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欧阳询·皇甫诞碑

原文:“齐大小于冲襟,混宠辱于灵府,可谓楷模雅俗,冠冕时雄者也。”冲襟:亦作“冲衿”,旷淡的胸怀。冲:淡泊。

9.“秋千”

书法研究:古亦有之的“简化字”

我在前面的文章《书法中容易用错的字》中曾经质疑过启功先生写的“秋千”是否正确,后来也有人质疑孙晓云女士写的“秋千”是否正确,经过几番论证,我也专门去查了字典,可以确定“鞦韆”写为“秋千”是没有错的。

《康熙字典》:“鞦韆,绳戏也。本作秋千。”《辞海》:“秋千:相传系春秋时齐桓公由北方山戎传入。一说起源于汉武帝时,本云千秋,祝寿之词。后世倒语为秋千。见《事物纪原》卷八。”

另外,还有一些字已经流传很久了,例如“仙”(僊)、“法”(灋)、“秋”(穐)、“合”(阖)等字,括号中的写法因为太过复杂已经基本舍弃,当然,用了也不为错。

各位老师和朋友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字属于这种古亦有之的“简化字”呢?请留言指教,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