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者的后半生

 佳丽世界 2021-04-01

用头脑奋斗

作为生产队的“一哥”, 我爷爷之所以创造了“传说”,也跟他的聪慧密不可分。他一直都觉得,耕种不是简单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劳动,而应该是科学的,要总结自然规律,还要结合现代技术。

他能从一把黄土中读到很多学问,然后决定接下来要跟进哪一步工作;他在日出时分去田间走一圈,根据脚印的深浅就能判断出近两天是否会有降雨,然后决定要不要开闸浇水;他根据当年地里种的物种,以及它的根在冬天的腐败程度,决定来年春天这块地该种哪类作物;他研究不同的粮食适宜哪种肥料、什么时间浇水、喜阳还是喜阴,然后安排耕种的计划……

很多种地的科学,他比农业学的专家教授还要谙熟。

有一年,作为黄河水利枢纽工程的灌区,水利专家为村里规划了一个斗渠,建斗的位置都划好了,交给当地修建。拿到图纸后的我爷爷,发现斗的位置并不合适,因为水引出后,后面的地势高,如果斗建在此处,很快就会淤积太多泥沙,导致流水缓慢不畅,而且还会因为水速缓慢而浪费水。他向上面指出问题,领导认准专家权威,并未通过。于是我爷爷就自作主张带领大家在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建了斗渠。

建成后,水利专家来实地检查,发现和图纸不符,问谁做的变动,大家一致说是我爷爷。专家听后连声啧啧,为爷爷竖大拇指,并为这条渠命名“康山路线”,这正是我爷爷名字。

包产到户以后,土地分配给了家庭自由支配,爷爷更有了想法。他带着成长起来的几个孩子,非常好的利用土地走致富之路,我家是村里第一个种经济作物的家庭。

远处的地种粮食,近处的地搞经济;春天头茬种菠菜,收割后点种的西红柿苗长起来了,夏天再收获西红柿,西红柿地里还套着种西瓜、黄河蜜、香瓜等。这些东西新鲜的送到县城早市上卖,卖不掉的开着车去附近乡村换粮食,回来后我奶奶把粮食收拾干净,有多余的再出售。

勤劳致富,我家的生活水平成了村里最好的,甚至有了村里第一台电视机,还是彩色的。我至今还记着每天夜里,村里大大小小的人带着小板凳坐在我家客厅里看电视的情形。

爷爷以他的勤奋和聪明,获得的大家的认可,也收获了荣誉。在我出生的那一年,他成为了省劳动模范,成为我们县有史以来第一个获得省劳模的农民。他戴着大红花坐在第一排和省里的精英们合影的照片,至今还在家里的写字台玻璃下面。

低调沉默的人

尽管有成绩也有荣誉,但是我爷爷却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他话特别少,通常都只捡重点的说,多数时候都是沉默的。只有和几个老朋友玩起牌九,他才会有难得的放松、说笑。即便是在公众场合,他也很少发表冗长的观点。

也许是并不爱我奶奶,我爷爷跟孩子们的交流也并不那么多,教育起来也极为严格。我爸说他们小的时候和我奶奶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对于父亲,他们既尊敬又害怕。作为一个传统的大家长,我爷爷永远都保持着威严,也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树立着榜样。

有时他也会找他的姐姐去聊天,在我那辛苦了一生的姑奶奶那里,他们姐弟俩会说很多话。

不成功的爱情

大概,我爷爷一生最遗憾的事是和我奶奶的婚姻。他们在一起度过了战争的一生,直到爷爷去世。爷爷有典型的西北汉子大男子主义立场,脾气火爆,性格耿直,且有大家长做派,几乎家里的大小事情都由他做主。而我奶奶一生也都在毫不动摇的和旧制度抗衡,他们的结合是冰与火的组合,相互都在煎熬对方。

我爷爷更在意对外,成就一番事业;我奶奶重点护内,养育好七个孩子。尽管表面看起来两个人的价值观可以不冲突的进行互补,但是性格上的不合却实难共融。

或许,一个成功的家庭组合,应该是性格上互补,价值观上一致。而我爷爷和奶奶正好相反,不幸福的婚姻就这样在各种矛盾中围绕了两个人的一生。也给孩子们带来了阴影,我爸有时还会说,他们小时候经常做家庭破裂的噩梦。

也正是如此,孩子们多数都更依恋母亲,主要在我奶奶的羽翼下长大成人,也和我奶奶的感情更深一些。

不堪的晚景

再强大的一个人,只要身边没有追随的人,他都是孤独的。我爷爷的一生应该都是孤独的。和我奶奶没有共同语言,又和孩子们没有更多亲昵,在这个看似兴旺的大家庭中,奶奶以她强大的气场吸引着一众儿孙后辈,爷爷多数时候都只做自己的事。他们之间有了矛盾,孩子们也多数都站在“相对”弱势的母亲一方。

随着年岁的增长,衰老随之而来,爷爷也有了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他越发孤独。因为和我奶奶的矛盾,跟孩子们吵架;因为偏执的爱护认为弱势的孩子,被其他孩子反对;因为农业社会的变迁,为生活开支忧愁;因为身体机能的衰退,一些曾经做起来稀松平常的事开始变的难以应付……

在我爷爷七十三岁的这一年冬天,远离家乡的我突然接到了母亲的电话,她用颤抖的声音告诉我:爷爷过世了。我震惊异常。随后知道,爷爷选择了自行结束生命。

一个人得是有多绝望、多无助,才会如此毅然决然!

爷爷过世后,很多人来吊唁他。他的孩子们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谁也没有想到,强大如我爷爷,铁汉一般,会选择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一生。有几个还沉痛到不能自已,觉得爷爷生前未受到她们更好的孝心,如今他如此决然的离去,实难过为人儿女需要报答的血脉之恩情;如果大家都能更好的周全了他的那份执念,或许他还能享受到更多的天伦之乐……

或许吧,没有人能阻止她们事后难以自拔的自责和难过。

只是,在我看来,爷爷选择这样离开,真正的原因是——不能忍受岁月无情的“摧残”

衰老对一个强者来讲,是比失败更可怕千万倍的人生体验。

“曾经我力拔千斤,荣誉满身,站在山头俯瞰后面的无数追赶者;我是一家之主,我儿女成群,人人听我指挥。如今,我却有无数力不从心的事,我不再有追随者,我找不到成就感,整个家庭的重心也都在偏离,我是如此孤独。”

找不到可以安放理想的出路,找不到能够正视老去的心态,更找不到理解自己、宽容自己的人。年轻时,内心强大可以抵御孤独,年老时孤独无处安放,唯有逃离。人真的是不能老啊,越是英雄越怕垂暮。

如今,在天上,我的爷爷应该还是那个勤劳能干、聪明上进、荣誉载身的强者吧。不用再和我奶奶较劲,也不用再为千变万化的世界担心,那里永远都没有饥饿、没有屈辱、没有无助。他现在应该是幸福的。

(完!)


(写在爷爷去世十周年)

上一篇:我爷爷的前半生

我是村头小芳

只说我们村里的事

也可能是胡言乱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