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在君子与小人之间

 佳丽世界 2021-04-01

(朗读者:天意女郎) 

熊猫喜欢吃竹子,是“素食主义者”,但抓住老鼠等也要放入胃里。狗与狼同宗,却也成了杂食动物。人世间,没有纯粹的君子,也没有纯粹的小人。

站在君子与小人之间,生活中的景象不再是虚构。

君子小人说始于道德论,系统论述当属孔子和苏轼。孔子先生说:君子胸中有大义,小人眼中只有利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人生在世,谁也不愿意背上小人的骂名,既使他有过小人的行为;往往一个世俗的人,每时每刻又达不到君子的高度,虽说许多人以君子自称。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资本沸腾的时代,利益,或直接或量子缠绕般无时无刻地吸引、困扰着生活、工作中的你我。 如何站在君子与小人之间审识道德坐标的变化、处理这无时无刻的碰撞,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既是直面现实,也是生活的智慧。

一个人如此,一个团队亦如此。

春秋战国时期,两军对垒,旗鼓相对,击鼓进军,双方交战。而东周时期才封侯建国的秦国,养军备战,壮大实力,到了秦昭襄王时期将偷袭、诈降等引入战术,先后削弱了齐楚赵三大强敌,又攻灭东周,迫使韩国称臣,为后来秦始皇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军,被交战国称为“虎狼之师”,小人也。

然而,如果将其放在“三十六计”里,秦军的作战方式还能被称做“小人”作为吗?

君子,是修君子之为的人的理想。

时光的脚步一刻不停,一路走来,君子的内涵小人的内容也在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伴随着人们思想的多元而丰富。尤其是在严重物化的今天,重塑道德体系就要使君子回归平民,而不是高不可攀。

有云:“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德小于才便是小人。”又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对于这些已经成了经典的说法,用今天的现实来比对,许多人都有不敢苟同的感觉。

我认为,一个人偶而作了一次一点小人的事,前提是在道德范围内,他(她)还能够内疚、悔过、自省,而不是洋洋得意、自得其乐,那么,他(她)就是君子。

站在君子与小人之间,生活中的色彩一如阳光。

一位女儿上大学、自己失去了工作岗位的独身女人,开始蒸馒头为女儿换得上学的费用。她蒸的馒头没有加“掉白块”,也没有用硫磺熏,又白又大口感又好,很受买者欢迎。后来,为了降低成本,她在白面里加入了很细的玉米面,蒸出的馒头口感更好,可卖到第五天的时候,她将每个馒头的价格降低了五份钱。当买者问到这馒头比原来还好吃了为何降价时,这位母亲坦言:“馒头里掺了玉米面。”

当她的朋友劝她恢复馒头的价格时,她说:“不行,我是为了尽快给丫头挣点学费才掺的玉米面,掺了以后心里不踏实,睡不着觉。掺了玉米面馒头更好吃了,那是歪打正着。”

现实中,小人,是每个人自觉不自觉都充当过的角色。

其实,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站在君子与小人之间,君子是远方的诗,只是尽量不做小人而已。

比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比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站在君子与小人之间,生活中的故事变得透彻。

人们常说,做君子难,做一个真小人也不容易。真小人,结党营私,蝇营狗苟,不仁不义,唯利是图,一般人做得来吗?还有一说是真小人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工作和生活中的伪君子。

父亲在世的时候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在树上玩耍,尿急、树上小解,小解之水正好落在一中年人的头上。中年人笑着让孩子下来,孩子战战兢兢从树上下来,以为中年人要惩罚自己,出乎孩子意料的是中年人却摸出块碎银给了这个孩子,说:买糖吃吧。孩子万分高兴,原来往过往的行人头上小解是会得银子的。后来,孩子又故事重演,不料,却被一莽汉生生结束了幼小的性命。当然,这个故事有点寓言的味道。

这名笑着的中年人真是可怕啊。

由此——

面对小人,“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就是“正义”。

面对伪君子,不对此类人行君子之风,就是人间“正道”。

站在君子与小人之间,我们有义务——

创造让好人有好报的环境;

让英雄流血不流泪的环境;

让小人和伪君子比较难过的环境。

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孩子。

上一篇:给自己平凡的生活加油

河边柳,用生命与你一起顽强和追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