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古代最大的档案馆

 凡人的书库 2021-04-02

我 国 古 代 最 大 的 档 案 馆
       北京有很多古迹。 走到天安门东边的南池子大街南口, 可以看到一座朱红围 墙的古建筑群,这是我国古代最大的档案馆所在地—— — 皇史宬。
       皇史宬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 七月 , 建成于明嘉靖十五年七月 。 占地 8460 平方米,建筑面积 3400 平方米。 整个建筑全为整石雕砌,殿内大厅无梁无柱, 南北墙厚分别为 6 米, 东西墙后分别为 3 米。 皇史宬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皇史宬门、正殿、东西配殿、御碑亭等。
        皇史宬正殿坐落在高大的石台 基上,四周绕以汉白玉石护栏,面阔九间,黄琉璃简瓦庑殿顶,拱券式砖石结构。 门设两重,殿内筑有一座 1.4 米多高的汉白玉须弥座,上面放有 152 个雕云龙纹铜皮樟木柜,即“金匮石室”,存放着皇家的圣训、实录与玉牒, 以及《永乐大典》副本、《大清会典》等重要档案文献。 殿内 北西两侧放着两块石碑,分别为《恭送列祖皇考实录御容及玉牒至盛京尊藏》和《恭瞻皇史宬》七言诗一首,均为乾隆御笔。
       东配殿之北是御碑亭, 亭中立有《重修皇史宬记》石碑, 碑文详细记述了 修建皇史宬及其收贮典籍的历史情况。
       皇史宬的建造,最早源于明朝内 阁大学士丘浚给皇帝的上疏。 早在明弘治五年(1492) , 丘浚就曾奏陈皇帝, 提出 应收集整理历代的经籍图书, 立为案卷保存, 以备“今世赖之以知古, 后世赖之以知今”。
       皇史宬初建时定名“神御阁”,建成后敕赐名“皇史宬”。“宬”是指古代用于藏书的屋子, “皇史宬”意为收藏皇家档案文献的地方。 由于皇史宬能防火、防潮、防虫、防霉,且冬暖夏凉,温度相对稳定, 极宜保存档案文献, 是明清两代皇室保存其皇家史册的档案馆。
      1982 年,皇史宬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皇史宬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直接管辖, 所存明清皇家档案, 已移存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放, 皇史宬已成为对外开放展览、展示中华古老档案建筑和文化的重要景点。
(裘影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