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药在运动神经元病治疗中应用的理论探讨

 遇见I中医 2021-04-02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病因未明、主要累及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有多种临床类型,常见的4种临床类型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进行性肌萎缩、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以ALS最常见。该病以在同一区域存在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的临床证据为诊断要点,以骨骼肌无力、肌束颤动、延髓麻痹、锥体束征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多样。该病在中医学属于“痿证”“颤证”“痉证”“喑痱”等范畴[2-3]。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论述不多,尚未有规范的辨证分型,目前对其病机认识较多的为肝脾肾三脏虚损[4]。临证时配伍运用风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有良好疗效,现就风药在运动神经元病治疗中的应用论述于下。

风药概述

风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能够疏散外风或搜剔、平息内风,用于治疗内外诸风、外感表证及内伤杂病等属中医学“风证”的一类药物[5]。风药之名源自张元素《医学启源》,张氏将药物性能根据五运六气分析归纳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类,其中风药包括升麻、柴胡、葛根、防风、羌活、威灵仙、细辛、独活、白芷、鼠粘子、川芎、蔓荆子、秦艽、桔梗、麻黄、荆芥、薄荷、前胡、藁本、天麻等20味药[6]。李东垣继承其师张元素“药类法象”理论,首次提出风药的概念[7],指柴胡、川芎、防风等气轻味薄、发散升浮之品。清代徐大椿则提出“凡药之轻而气盛者,皆属风药”。

后世医家对风药的概念不断拓展,目前一般将其分为以下6类[8]:(1)祛外风类;(2)息内风类;(3)搜风通络类;(4)温息肝风类,如肉桂、吴茱萸、黄芪;(5)其他类:指能祛除风邪,但尚未主要应用于风证的药物,如姜黄、杏仁等;(6)特殊类。本文所述风药为广义上的风药,具有升散、轻透、疏通、走窜等特性。

风邪致痿理论探析


隋代至明代多将风痿同论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风痿,四肢不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中记载了许多风痿混治的方剂[9];朱丹溪《脉因证治》曰:“外有痿即软风也”;明代袭廷贤《寿世保元·卷五·痿躄》指出:“痿者,手足不能举动是也,又名软风。下身痿弱不能趋步,及手战摇不能握物……此乃血气两虚,风湿之症”。由此可见,风与痿证密切相关。


风邪致病特点与运动神经元病临床特征具有一致性

《医学衷中参西录》云:“痿证之大旨,当分为三端:有肌肉痹木,抑搔不知疼痒者……有周身之筋拘挛,而不能伸者……有筋非拘挛,肌肉非痹木,惟觉骨软不能履地者”。运动神经元病作为痿证的一个特殊分类,其致病因素、病理变化及证候复杂多样,符合风邪变化多端的致病特点。

《素问·风论篇》云:“风者善行而数变……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颤栗而不能食”。风性主动,风胜乃摇,《易经·说卦传》云:“巽为风”,“震,动也”。运动神经元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肌束震颤、肌肉跳动,有学者认为肌束颤动、肌肉跳动为该病发展快慢的重要标志[9-10]。

风性轻浮上扬,易袭阳位,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运动神经元病受累肌群多见舌肌、面肌、咽喉肌、颈肌、背肌等,且其具有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锥体束征表现,即《素向·至真要大论篇》所言“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风性摧拉,《素问·五运行大论篇》曰:“其变摧拉,其眚为陨”[11],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可见肌肉瘦削、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完全丧失活动能力,即为风之“摧残”。


风邪在痿证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云:“厥阴司天,风气下临……体重肌肉萎”;《灵枢·九宫八风》曰:“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汗出当风则伤脾,《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言:“脾病者,身重,善饥,肉萎,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脾者主为卫,脾健则卫表坚固不受侵袭,脾虚卫表不固则腠理疏,风邪开泄,从玄府孔窍入侵,复致脾病,可见肢体萎缩、乏力、抽动。《诸病源候论》亦有风伤脾致痿的论述:“手足不随者,由体虚腠理开,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脾气弱,则肌肉虚,受风邪所侵,故不能为胃通行水谷之气,致四肢肌肉无所禀受,而风邪在经络,搏于阳经,气行则迟,关机缓纵,故令身体手足不随也”,此乃脾虚受风所致。

清代医家叶天士重视内风致痿,提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他认为阳明脉衰及肾督阳虚是痿证主要病机,其《临证指南医案·卷七·痿》俞案中指出“阳明脉络空乏,不思束筋骨以流利机关,肩痛肢麻,头目如蒙,行动痿弱无力,此下虚上实,络热,内风沸起”;陈案中指出“阳明脉空,厥阴风动,自右肩臂渐及左跗痿躄”,治以通摄之法和阳明、泄厥阴。


现代医家对运动神经元病的相关病机认识

邓铁涛[12]认为其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虚风内动为标。脾肾亏虚,精血化生乏源,加之病程日久多见情志抑郁,化火伤阴耗血,致水不涵木,肝阳亢逆而致虚风内动;翟磊[13]认为五脏虚损为致痿之本,风、痰、湿、瘀为致痿之标;郭帆[14]认为肝脾肾三脏虚损是发病内因,虚风内动是本病进展的重要病理环节;裘昌林[15]认为脾肾亏虚是本病的基本病机,风动、痰阻、血瘀是病变不同阶段所派生的标象。

风药在运动神经元病治疗中的作用


助源温息肝风

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喻嘉言《寓意草》云:“空虚若谷,风自内生”,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肢体经络失养而致肌肉萎缩、抬举无力、肢体颤动等表现,如土虚则木摇,土壤坚实肥沃则树木繁茂挺立,故可用黄芪、肉桂、巴戟天等甘温之品补气益精助源,土实风停而木不摇。

刘友章[16]用健脾补肾息风中药方治疗ALS,其中黄芪可用至30~120 g。《神农本草经》云:“黄芪主大风”,其有“风药中补剂”之称;《神农本草经》指出巴戟天“主治大风邪气”;《日华子本草》谓肉桂“能治一切风气”,汪昂《本草备药》中载有“木得桂而枯”,《雷公炮炙论》亦云“桂钉木根,其木即死”。肉桂辛散之气与肺相应,甘温之性与脾相应,可消肝木横逆之气[17]。此甘温息风法犹如春日温煦暖风徐来,凛冽寒风遂去[18]。


升发清阳举陷

《难经》有云:“气者,人之根本也。”《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曰:“感天之风气而生甲胆”,胆为少阳春升之气,胆气升则余脏从之;“甲胆风也,温也,主生化周身之血气”,风气与脾胃运化升清及化生气血之功用密切相关。《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用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如地气积阳成天,脾土行清气而上,清阳可发腠理、实四肢,应升发之。《内外伤辨惑论》曰:“脾胃不足之证,须用升麻、柴胡……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和之气也”。故临床可以柴胡、升麻、荷叶等风药鼓舞少阳升发之气,使补益之功增倍,如《古今名医方论》所载:“胃中清气下沉,用升麻、柴胡之气轻而味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起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补中之剂,得发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倍”。

荷叶亦为助清阳上行之佳品,《雷公炮制论》云:“荷叶形如仰盂,其象为震,属木化风,枳术丸用之,取其引升少阳清气耳”[19]。《本草纲目》指出其“生发元气,裨助脾胃”。《药品化义》认为荷叶气清,“与胆腑清净之性合,用此以佐胆气”。

《药鉴》云:“盖阳气下陷者,可升提之,若元气不足者,升之则下益虚,而元气益不足矣”。善用风药之东垣明确提出“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温药,非独用也”,注意用此类风药需配伍益气之品,且用量不宜大,以二分或三分引气行春升之令便可。


助补不致滋腻

肾主藏精而化生肾气,肾精亏虚日久则肾阳虚衰,无以化生阴液。乙癸同源,肾阳不能蒸腾阴液上滋肝木,可致肝木失养,肝风内动[20]。《脾胃论》羌活胜湿汤一方中有言“肝肾之病同一治,为俱在下焦,非风药行经不可也”。肾居下位,风性上行,可助肾气化而布精,此即风药壮气[21]。且补肾益精之品大多滋腻,而风药轻灵,二者合用则补中有散,补益而不呆滞。如《医宗金鉴》中加味健步虎潜丸一方,以羌活、牛膝、威灵仙,配伍人参、鹿角胶、何首乌、锁阳等补肾益精之品,共奏滋肾养肝、活血补气、舒筋止痛之功,适用于气血虚衰、腰腿疼痛无力、步履不行者。国医大师刘尚义[22]提出“补肾一味羌”,认为羌活温肾升阳,可补肾通督、以通助补。


活血养血舒筋

肝在体合筋,肝气舒筋,肝血养筋,《千金方·肝脏方》曰:“肝有病,从筋生……风在筋,为肝虚风也”。运动神经元病的病机以虚为本,气血化源不足而肢体经络失养,血虚生风则见肢体瞤动、瘛瘲,甚则废用,《诸病源候论·虚劳筋挛候》谓“肝藏血而候筋,虚劳损血不能荣养于筋,致使筋气极虚”。血虚脉管空乏,加之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日久成瘀。《血证论》言:“气为血滞,则聚而成形,血随气散,则没而不见”。刘小斌[10]治疗ALS轻者常加用牛膝、防风各15 g;董征[4]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常用牛膝、秦艽祛风活血通络。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风停则血行,临床可用牛膝、秦艽、桑寄生等养血活血、柔肝舒筋,使祛风不致太燥伤血,养血不致迟滞留瘀。

《汤液本草》言牛膝“强筋,补肝脏风虚”;《本草经疏》认为牛膝善走十二经络,“禀地中阳气以生,气则兼乎木火之化也,故其味苦酸平无毒,味厚气薄,走而能补”。防风有“风药中润剂”之称,微温而不燥,具辛润和风之能;《神农本草经》记载防风“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名医别录》谓秦艽“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本草征要》云:“秦艽,长于养血,故能退热舒筋,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疗风无问新久”。《生草药性备药》指出桑寄生可“消热,滋补,追风”;《本经逢源》认为“寄生得桑之余气而生,性专祛风逐湿,通调血脉”。运动神经元病以肝脾肾不足、气血亏虚为本,常见风、湿、瘀等病理因素,而此类风药兼具祛风湿、润血燥、补肝肾、通筋骨之能,尤适用于四肢拘挛,筋骨屈伸不利者。


疏肝解郁散火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风气通于肝,肝为木脏,其性刚暴。《读医随笔》言:“肝气愈郁愈逆,疏泄之性横逆于中,其实者薄而上冲,其虚者折而下陷,皆有横悍逼迫之势而不可御也”。明代秦景明在《症因脉治明》中提出肝郁致痿:“恼怒伤肝,肝气怫郁,木燥火生,则筋膜干急,而肝热痿弱之症作矣”[23]。运动神经元病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常见其忧思愤郁,情志不舒,肝郁气结,肝疏泄功能失常,气机失调,郁久化热,木火炽盛,风乘火势,火借风威,风火相煽,筋脉失其柔和,内风则起,如《血证论》所说:“风火交煽,则身不可转侧,手足抽掣”。

陈皮、香附等疏肝理气药只疏不升,与之不同,风药疏肝强调以其升发作用启发肝胆的春升作用,更契合肝胆生理特性[24]。此外,内经云“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气血流注开合于肝肺二经,风药性趋上、趋外,轻清辛散,宣降肺气,肝居左肺居右,左升右降,金木相制,气机相得。

对于郁热明显者,可取东垣升阳散火法(柴胡、升麻、葛根、羌活、独活、防风、人参、白芍、甘草),即“火郁发之”。若四肢肌肉颤动较甚者可用钩藤、天麻。《本草汇言》载钩藤性轻锐捷利,通心包、肝、胆三经,可治疗手足瘛瘲,风静火息则诸证自除;天麻可治“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等一切中风、风痰之证,《药品化义》认为天麻气性和缓,“肝病则筋急,用此甘和缓其坚劲,乃补肝养胆,为定风神药”。


辛散搜风通络

对于痿证的病机认识,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理论,认为“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邪中于经为痹,邪中于络为痿”,治疗应遵循“络以通为用”的原则[25]。临床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可取如下二法:其一,以桂枝、姜黄等辛温通络,《汤液本草》曰:“风升生,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药品化义》载桂枝“专行上部肩臂,除肢节间痰凝血滞”,《本经》认为其“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本草求原》载姜黄“苦益火生气,辛温达火化气,气生化则津液行于三阴三阳,而血自行,是理气散结而兼泄血也”。其二,以全蝎、地龙、穿山甲等虫蚁搜剔通络。叶氏认为虫类药“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追拔沉混气血之邪”,若邪留经络日久,病疾顽痼,非草木之品可达,须使用搜剔动窜之品。邓铁涛[12]治疗ALS以健脾益肾为主,随症配以息风、化痰、祛瘀,多选用虫药如全蝎、僵蚕、地龙、土鳖虫祛风通络;顾明昌[26]认为僵蚕、蜈蚣既能解毒通络,又能息风止痉,对于治疗毒邪侵犯之运动神经元病有较好疗效。


上行利窍启闭

《奇效良方·卷一·风门》指出:“风名有四……二曰风痱者,身无疼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内经·脉解》论曰: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由肾虚所致。痱之状,舌喑不能语,足废不为用。盖肾脉挟舌本,故不能言而为喑,肾脉循阴股内廉,斜入中,循骨内廉及内踝,后入足下,肾气不顺,故废而为痱”。运动神经元病中后期可见构音不清、咀嚼及吞咽困难、软腭上抬无力等延髓麻痹表现。汪昂《医方集解》曰:“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风药上行,可引诸药直达病所,开窍启闭。刘尚义[22]认为风胜则鸣,临证时选用蝉蜕、桔梗、威灵仙等质轻味薄之风药利咽开音。桔梗可利膈气,为肺部之引经,诸药之舟楫;蝉蜕主疗一切风热之症,《本草纲目》载其可治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威灵仙祛风除痰,《海上集验方》言其“去众风,通十二经脉,疏宣五藏冷脓宿水变病,微利不泻人,服此四肢轻健”。


双向通调肠腑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因气血不足,气虚无以推动,血虚无以润泽,加之久坐久卧,枢机不利,大肠传导失司,常见大便失调。风药入肺,肺与大肠相表里,对于反复便秘的患者,少佐风药常取得不错疗效,可选用升麻、羌活、防风等药物。李东垣用于治疗便秘的润肠丸中使用一味羌活以疏风润肠,其用于治疗噎塞、气不得上下、大便难的通幽汤中使用一味升麻,既作阳明引经之用,又可升阳散郁,清阳升而浊阴降,以加强开膈通便之功。张景岳治疗肾虚下燥便秘之济川煎,亦以升麻与诸药相配,味辛而开腠理、通气机、致津液,乃《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所谓:“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风药治疗泄泻主要通过解表、升清、胜湿三点,如喻嘉言逆流挽舟法之用羌活、独活、柴胡、桔梗,痛泻要方之用防风。湿邪在泄泻发生中起关键作用,湿伤于内,风可胜湿,和风一起则湿土自干,如《医宗必读》所言:“如地上淖泽,风之则干,故风药多燥;且湿为土病,风为木病,木可胜土,风亦胜湿,所谓下者举之是也”。《脾胃论·升降浮沉差互反损论》曰:“今客邪寒湿之淫……必用升阳风药即瘥,以羌活、独活、柴胡、升麻各一钱,防风根截半钱”。湿胜则阳微,李东垣认为淡渗下利之品“皆行阴道而泻阳道”,若纯用渗利更易致阳气受损,而风药轻清芳香醒脾,可升脾阳、运脾气,脾胃复其健运则湿去而泄止。

小    结

运动神经元病作为痿证的特殊分类,其致病因素、病理变化及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目前对其病机认识较多的为肝脾肾三脏虚损,而风动是本病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风性主动、易袭阳位及风性摧拉的致病特点与运动神经元病肌束震颤,肌肉跳动,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多见舌、面、咽喉肌受累,肌肉萎缩或丧失活动能力等常见临床特征具有一致性。风药具有升散、轻透、疏通、走窜等特性,不仅可治疗外风,也被广泛用于内科杂症的治疗,善用之往往有奇效。不同风药有其个性专长,如温息肝风、升阳举陷、活血舒筋、解郁散火、搜风通络、利窍启闭、助补不腻、通调肠腑,配伍不同则有不同妙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中国肌萎缩侧索硬化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1-533.

[2] 汤聪,海英.运动神经元病中医病名病机及治疗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3):194-197.

[3] 仕丽,樊兵权,王健.阎洪臣教授从喑痱论治运动神经元病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6):35-36.

[4] 车筱媛.董征教授中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病案分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5] 许琳,王凤云,唐旭东,等.风药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6,57(23):1999-2003.

[6] 崔淑兰.东垣运用风药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 10(5)142-143.

[7] 张真全.风药概论[J].光明中医,2019,34(4):530-534.

[8] 牛学恩,李振华.风药运用新识[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11):2741-2743.

[9] 王荟清.肌萎缩侧索硬化相关痿证的古今中医文献整理及分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10] 黄子天,刘小斌.刘小斌教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6):1869-1872.

[11] 孙朝润.中医学对”风”的认识[J].中医研究,2016,29(3):2-5.

[12] 汪双双,杨晓军,邓铁涛,等.邓铁涛教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经验整理[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3):310-312.

[13] 王维峰,陈红云,武继涛.翟磊教授中医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经验[J].中国处方药,2016,14(3):86-87.

[14] 郭帆,董梦久.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3(4):3-4.

[15] 裘昌林.肌萎缩侧索硬化病名病机治疗思路探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3):187-190,194.

[16] 刘友章,刘兆周,宋雅芳,等.40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中医治疗前后疗效分析[J].中医药通报,2006,5(5):42-45.

[17] 杨英昕,顾宏刚.从“木得桂而枯”谈朱培庭治疗肝病用肉桂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5):522-523.

[18] 高希言.应用象思维理论浅探风药[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4.

[19] 王亚茜.从枳术丸中荷叶的应用浅析风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3):101.

[20] 周唯.肝风内动别论[J].中医药学报,2009,37(3):9-11.

[21] 蒙群利,崔海峰.风药配伍增效的方药运用浅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4):2-4.

[22] 吴曦,冯全生,杨序宏,等.国医大师刘尚义风药分类及运用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8):3385-3389.

[23] 刘洋.基于古籍医案数据分析的痿病证治规律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

[24] 王春颖,叶进.《内外伤辨惑论》风药应用新探[J].中医文献杂志,2019,37(2):18-20.

[25] 徐子涵,蔡辉.《临证指南医案》痹病辨治特点试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3):311-312,389.

[26] 安红梅,靳淼,史云峰.顾明昌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经验[J].中医杂志,2006,47(11):825,827. 

图片

引用本文献标准格式:
范志欣,杨晓军,曹凤波,许鑫梅.风药在运动神经元病治疗中应用的理论探讨[J].中医药导报,2020,26(7):29-32.
作者:范志欣,杨晓军,曹凤波,许鑫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