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渐冻症

 圣持明中医 2022-01-09

一、什么是渐冻症

渐冻症是一种全球性罕见病,因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患有此病而闻名。在2014年,美国曾发起风靡全国的冰桶挑战赛,而后,挑战赛扩散到全世界,这个病症才得以被世界人们所熟悉。

src=http___www.ne-asia.com_uploads_allimg_1705_161-1F521212944S9.jpg&refer=http___www.ne-asia

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是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常见表现为肌无力和萎缩、延髓麻痹和锥体束征,通常感觉系统和括约肌功能不受累。肌电图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本病暂时不可治愈,病情常呈持续性进展加重。尽管该病目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但医生会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治疗方法,以争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

渐冻症对标的中医病症是萎症,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其在临床上以下肢痿弱较为常见,亦称“痿躄”。“痿”是指痿弱不用,“躄”是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2]

二、渐冻症的西医治疗方法

1.西医的病因病理

西医认为, 渐冻症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是运动神经元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性,导致的神经功能缺失,从而引起肌肉萎缩、行动受限。它的病因主要是和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比如说免疫力功能低下,长时间过度劳累的工作,某些重金属中毒,某些微量元素缺失,都是患者的发病诱因。病程发展上,在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后,会导致包括球部(所谓球部,指的是延髓支配的这部分肌肉)、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最后形成呼吸以及吞咽障碍,危及生命。

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因至今不明,其中20%的病例可能与遗传及基因缺陷有关,另外一部分与环境因素有关,如重金属中毒、接触神经毒素等,都可能造成运动神经元损害。

产生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原因目前主要归纳为:

①神经毒性物质累积,谷氨酸堆积在神经细胞之间,久而久之,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

②自由基使神经细胞膜受损;

③神经生长因子缺乏,使神经细胞无法持续生长、发育。

2.西医诊断

肌电图(EMG) 是诊断过程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该检查一般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仪来完成,其过程有时不舒服,但有必要完成。第一部分通过小型电极在特定部位发送刺激经过所检测的神经,在另一部位接收信号。根据所需时间测定传导速度以判断是否有神经损伤。第二部分测试选定肌肉的电活动。通过很细的针插入到选定的肌肉,并用它来“听”这些肌肉的电活动模式。

3.按症候分类

依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肢体起病型

症状首先是四肢肌肉进行性萎缩、无力,最后才产生呼吸衰竭。

②延髓起病型

先期出现吞咽、讲话困难,很快进展为呼吸衰竭。

4.西医的治疗

西医一般采用保守治疗以延缓病程,其用药主要有力鲁唑片和依达拉奉注射液等。

b9c2cf7eb363473f8a0886a9e193fd19

src=http___img.yp900.com_2020_03_05_2020-03-05-17-41-44.jpg&refer=http___img.yp900

三、渐冻症的中医治疗

1.中医的病因病机[3]

①病因

渐冻症在中医归于痿证,其病因可用下图概括:

图片

②病机

饮食毒物、久病房劳、跌扑瘀阻的病因病机基本与西医相同,只是说法略有差异,而感受温毒和湿热浸淫致病,是中医特有的。

中医认为,人体在感受温热毒邪后,致使肺脏被热泄所伤,损津耗气,不能滋润五脏而成痿证;又或人体久处于湿热环境下,营卫之气被湿热邪气所侵,气血受阻而失养成痿证;又或肾水不足制心火,心火旺而灼烧于肺而成痿证;又或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足以润泽脏腑肢节而成痿证;又或肝血不足以荣筋而成痿证。

总之,痿证在中医里的病因病机要相对复杂得多。

2.中医诊断[4]

①肢体筋脉弛缓不收,下肢或上肢,一侧或双侧,软弱无力,甚则瘫痪,部分患者伴有肌肉萎缩;

②由于肌肉痿软无力,可有睑废、视歧、声嘶低喑、抬头无力等症状,甚则影响呼吸、吞咽;

③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感冒、腹泻病史,有的患者有神经毒性药物接触史或家族遗传史;

④也可以结合西医检验辅助检查,包括:脑脊液检查、肌电图、肌肉活组织检查、血清酶学检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查、头颅MRI或CT检查等,将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

3.按症候分类[5]

因中医病因病机复杂,证治分类较多,包括:

肺热津伤证;

湿热浸淫证;

脾胃虚弱证;

肝肾亏损证;

脉络瘀阻证;

4.中医的治疗[6]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

肺热津伤证代表方为清燥救肺汤;

湿热浸淫证代表方为二妙丸;

脾胃虚弱证代表方为参苓白术散;

肝肾亏损证代表方为虎潜丸;

脉络瘀阻证代表方为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

四、渐冻症的中医特色治疗

《临证指南医案》中说:“经云:肺热叶焦,则生痿。又云:治痿独取阳明,以及脉痿、筋痿、肉痿、骨痿之论。内经于痿症一门,可谓详审精密矣。奈后贤不解病情,以诸痿一症,或附录于虚劳,或散见于风湿,大失经旨。赖丹溪先生,特表而出之。惜乎其言之未备也。夫痿症之旨,不外乎肝、肾、肺、胃四经之病。盖肝主筋,肝伤则四肢不为人用,而筋骨拘挛。肾藏精,精血相生,精虚则不能灌溉诸末,血虚则不能营养筋骨。肺主气,为高清之脏。肺虚则高源化绝,化绝则水涸,水涸则不能濡润筋骨。阳明为宗筋之长,阳明虚,则宗筋纵,宗筋纵则不能束筋骨以流利机关,此不能步履,痿弱筋缩之症作矣。故先生治痿,无一定之法,用方无独执之见。如冲任虚寒而成痿者,通阳摄阴,兼实奇脉为主。湿热沉着下焦而成痿者,用苦辛寒燥为主。肾阳奇脉兼虚者,用通纳八脉,收拾散越之阴阳为主。如下焦阴虚及肝肾虚而成痿者,用河间饮子虎潜诸法填纳下焦,和肝熄风为主。阳明脉空,厥阴风动而成痿者,用通摄为主。肝肾阴虚而兼湿热及湿热蒸灼筋骨而成痿者,益下佐以温通脉络,兼清热利湿为主。胃虚窒塞、筋骨不利而成痿者,用流通胃气及通利小肠火腑为主。胃阳肾督皆虚者,两固中下为主。阳明虚、营络热及内风动而成痿者,以清营热熄内风为主。肺热叶焦而成痿者,用甘寒清上热为主。邪风入络而成痿者,以解毒宣行为主。精血内夺、奇脉少气而成痿者,以填补精髓为主。先生立法精详,真可垂诸不朽矣!”[7]

《诸病源候论》中医导引方中说:

“取仰卧和伏卧两种姿式导引行气。先取正身仰卧,手足自然伸直,调整姿势,而后两手握固,两下肢屈曲,交替往前上方踢腿,极力振动左右两臀部,如此连续7次。又安定心神,专意念气,以鼻纳气,吸气后口鼻俱闭,不使息出,使清气充满于体内,至闷极不能忍耐时,才分3次以发“噓”字口型缓缓细长地从口呼出,引出体内的伏邪恶浊之气。如此连续九通,回复原位。再改取伏卧姿式,额部、双膝贴着床面,舒头散发,两上肢屈肘,放于头部两侧,两手握固,两足反向挠起,交替向后上方踢腿,犹如尬子,名称叫做“蹩”,亦连续七次。又如上行气作不息式吐纳法九通。最后恢复原位仰卧,静息收功。此方法称为“虾蟆行气”。如能长久为之,而不间断,其功效显著,能够治愈臀部疼痛、劳倦内伤、风气身体手足不随、肌肉麻木,不知痛痒等病;并且能够做出种种活动,轻便自如。”

“又说:取仰卧姿式导引行气,正身仰卧,两膝屈曲,两膝斗向内合拢,以手翻转两足向外,又伸展腰部,使腹部能够宽展,婷气易于流通。调整姿势后,进行调息,以口纳气,五息六息,口矗但闭,不使息出,鼓起腹部,便清气充满于腹中,达到极度,而后慢慢仍从口呼出,放松腹部,引出体内的伏邪恶浊之气。如此二吸一呼,腹部亦一鼓一松,纳新吐故,连续七息。最后静息收功。这种方法,可以祛除大热、痹证疼痛、两脚不遂等病。”

“又说:疗四肢烦疼不舒,瘫痪不能随意活动,以及腹内积气等病,均可取导引行气方法治疗。具体做法是,床席必须平稳,柔软温和,而后正身仰卧,宽衣解带,放松身体,使气易行。枕高三寸,与身体略平,两手握固;握固姿势,即以两手四指握住大拇指像婴儿握拳那样。作用是守住关防,不使内气从手掌中逸出。舒展两手臂,使与身体垂直,左右相距各五寸。两脚自然伸直,脚趾向上竖起,两脚间相距亦五寸。调整姿势后,进一步调神,安定心意,处于人静状态,不想杂事,调和气息,专心存念行气。同时慢慢漱醴泉;漱醴泉方法,即以舌头舔唇口和牙齿,从内至外,从左到右,从上往下,来回数次,待唾液满口,然后分3次慢慢咽下。连漱3次或5次、9次,愈多愈佳。接着行气,慢慢以口吐气,先吐去身中浊气,以鼻引气,引清气人于喉中,这时气息的出入,必须微微缓作,不可突然或勉强动作;要好好调和气息,无论引气和吐气,都得柔和徐缓,又极轻微,自己亦听不到气息出入的声音。每次引气入鼻,注意力要集中,心心相印,出入默契,以意念送气下行,从胸中至胃至腹至下丹田,最后从脚趾头使气散出,这就行气通彻了,是为一遍。须行气多少次为佳?可以从少到多,渐渐增加。引气五息六息,方一吐出,是为一息。从一息数到十息,逐渐增加,能增加到一百息,二百息而后放松收功。如此,则正气充足,邪气被除,其病就能痊愈。

但须注意,在行气时有一定的禁忌,如不能吃生菜,以及鱼鲜和肥肉;或在大饱食以后,因为此时邪气强盛,不能行气闭气;或者在喜怒忧恚、情绪波动时,此时气机逆乱,都不得随即行气。最好时刻,是在拂晓清晨时,环境安静,空气清新,行气大佳,能够治愈众多疾病。”[7]

中医对痿证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阐述,而清代的叶天士更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作详细分类列陈、巨细说明。

中医理论认为,形与神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既相生也相损(克)。在治疗痿证(渐冻症)时,不仅要注重用药,也要强调心神的调养,如《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指出精神因素会影响疾病的用药效果:“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同时,心神的调养也可以反作用形体,使得病体得以缓解甚至康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又有《灵枢·本神》指出:“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灵枢·终始》指出:“必一其神,令志在针。”其意都是要求针灸师在行针之时要心住于针,令自己的精神意识与刺针合一,以神引气、以气行针作用于患者肢体,而后才有显效。针刺是外在作用于人体的行气手段,而导引是人体自身的行气手段,它们与中医用药同属于中医的六艺(砭、针、灸、药、导引、按跷六种医疗手段)。

一般可以理解为用药是针对身体的,而针刺和导引是针对于能量或是功能的。针刺、导引对于脉痿(痿证分类包括脉痿、肉痿、骨痿、筋痿等)可能更具奇效,这与痿证(渐冻症)在西医上被认为是人体神经系统电信号传导障碍所致病相一致。所以,中医在用药治疗的同时也选择诸如针灸、推拿、艾灸、导引等手段进行治疗,相对更具效果。

五、招募患者

渐冻症是现今国际公认的罕见病且不能治愈,而我国却有数千年的痿证治疗经验可供参考,现为弘扬祖国医学和造福痿证(渐冻症)患者,特招募患者20名,可依据患者所在地匹配医师或中医康复理疗师,统一会诊差别施治(是否收费可能会因区域和治疗手段而有所差异)。

痿证(渐冻症)患者交流学习QQ群:496073779。

QQ图片20211224123144

招募发起方:

北京市圣持明中医研究院(官方,杨志军院长)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中医导引专业委员会(非官方,委员发起)

坐忘长生(天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官方)

临床研究项目:

1.常规中医辨证施治;

2.患者自修导引方;

3.中医气功导引(语言诱导助功、许可的条件下可操作外气调理试验,北京地区无偿);

4.艾灸;

5.理疗师或推拿科推拿按跷;

6.针灸。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1][2]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审核认证

[3][4][5][6]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

[7]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8]《诸病源候论养生导引法研究》.丁光迪.人民卫生出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