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实践的观念、层次与教师的类型

 课程教学研究 2021-04-02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但要认识教育内容、教育对象,而且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和变革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意志结构,乃至身心结构和实践活动结构。这些结构的发展、变化,不仅仅是观念形态、心理结构的变化,而且有生理结构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体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起客体的变化的过程,是一种实践活动。所以教育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是受人的思想意识指导的,列宁曾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因此,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则一定要受其对教育活动的认识(即教师的教育观)的制约和指导,教师对教育活动的认识和理解,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育实践过程。

通过对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实践活动状况的分析,我们发现,合格的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存在四个不同的层次,与之相应,教师的教育实践也呈现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教师的四种类型,见下图)


下面,我们对此进行详细地分析。

一、  知识建构的教育观与教书匠

这一类型的教师,把教育过程理解为学生的知识建构的过程,在他们看来,教学活动就是知识灌输的历程。因此,教育活动系统是一种物理活动系统,表现为外在的实物及相应的物理运动;教育活动系统是一种生理、心理系统,表现为知识的积累而带来的学生生理、心理上的量的变化。

可以明显地看出,知识建构的教育观,主要是从“方法——技巧”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教育实践的。教育实践活动被理解为教师谋生的职业,儿童未来生活的准备。教师把自己的工作等同于其它行业的工匠,教育实践是一种工匠之技。

这类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会努力地去把握教育规律,也能按教育规律办事,其教育过程是“合理的”。但这种教育实践只有“合规律”的面孔,而缺乏应有的激情,因此,其教育过程中难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效果是不理想的。处于这一层次的教师只能被称作“教书匠”。他们只能按死的“规律”去“教”,去灌输,很少有创造性,无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味创造的乐趣,教育对他们来讲只是一项工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与其它行业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无法体验到教师职业特有的乐趣,工作基本上处于“穷以应付”的状态。“教书匠”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是一种低效的、功利的过程。这对他们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一种无奈的悲哀。

作为教书匠,只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教育理论修养就够了。不注重理论,凭经验而教的教师,也能成为合格的“教书匠”的,只不过需要的时间会长一些而已,有点象手工业阶段“工匠”的成长经历。从这一意义上讲,“教书匠”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容易的不自觉的过程。

二、  能力建构的教育观与经师

能力建构的教育观把教育实践理解为发展学生智能的艺术过程。这一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是一种知性探求活动系统,表现为求真的过程,教育的任务是传授真知,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学生能力,传播科学工具与方法,倡导科学院精神的活动。

能力建构的教育观主要从“学理——智慧”的角度来理解教育实践。教师在掌握了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能艺术地、创造性地把握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把自己所施于受教育者的教育变成一种艺术的过程,使学生在艺术的享受中完成受教育的过程,变要学生学习为学生自觉地乐学。其教育效果自然要好些。此种“合理合情”地把握教育过程的教师可称之为“经师”。在这类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地在教师引导下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在教育实践中,“教书匠”的教学往往是照本宣科,局促诲涩,生吞活剥;而“经师”则能把课上得舒坦自然,如行云流水,光风霁月,给人以美的享受。

掌握了教育艺术的“经师”,应自觉地、艺术地遵循活的教育规律进行教育实践,这要求“经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修养,还要有创造的个性和能力。“经师”能从教育实践本身获得创造的乐趣,挖掘出教育实践的内在价值。他们主动探讨有关教育实践的学问、道理和艺术,并能把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的艺术性上升为一种有关教育教学的智慧,呈现一种审美化的教育生涯。这类教师能在工作中体验到自我实现而带来的满足,教育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人生的享受。

当前教育实践中,多数优秀教师的教育观都处于这一层次,属于这一类型的教师。一个教师要成长为一名“经师”,必须在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自觉地加强实践的积累和领悟。“经师”的成长是一个自觉的努力过程。

三、  人生建构的教育观与人师

人生建构的教育观认为,教育实践是教会学生做人,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全面基础的工程。因此,教育活动首先是一种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系统,是一种历史文化活动系统,是把社会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普及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过程。教育过程一方面使受教育者实现社会化,保证传统文化得以承传;另一方面使社会和传统得以发展,走向现代化。其次,教育活动是美感经验活动系统,表现为达美。教育应尽可能早地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渠道,让学生分享人类审美活动的经验,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再次,教育活动是一种人伦道德活动系统,表现为臻于至善。当教师的言行让学生的灵魂感到震颤,教育过程便起到了“教化”的作用了,此时,教育过程是一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过程。

人生建构的教育观,从“道德——教化”的层次把握教育实践,追求通过教育,建构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信念。它要求教师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德高为范”。只有把自己的人格魅力、胸襟情怀融入到教育过程之中,教师才能取得学生的高度信任,教师就可凭借这无言无声的威信增强教育的效果;学生也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从教师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能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师当属于“人师”也。

在教育过程中,不同的教师的课可以上得同样出色,毫厘不差,课堂气氛也可以达到差不多的效果,但是学生得到的却可能相差很大。人格高尚,道德修养高,知识渊博,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师,他的讲课往往是撞击在学生的心灵上的,起着塑造学生心灵的作用;而只知教育规律和教育艺术,却不大注意师德修养的教师,在人格上难以取得学生的信服,他的课仅能敲击在学生的鼓膜上,他能教给学生以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却难以影响学生的心灵。

要为“人师”,除了知识要精湛,教育理论修养要高,能艺术地把握教育活动之外,还要求教师加强“修身”,涵养人格,修炼德性,成为学生道德的楷模。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就要求教师们要达到这一境界,而且认为只有达到这一境界方可为人之师。这对我们当今的教师们,及教师培训工作应该是很有启发的观点。

四、  社会建构的教育观与导师

社会建构的教育观主张,教育是改造社会,引导社会发展,引导人类发展的实践活动,是一个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实践活动。此种教育应成为主体探寻生命意义的心灵生活的历程,它关心的是人生或生命问题,关心天地、自然、宇宙的本原、本质问题,关心存在的终极意义、终极价值、终极目的。它旨在通过对个人的教育,而建构起社会、民族的活的灵魂。

社会建构的教育观,从“理念——化育天下”的层次来理解和把握教育实践。教师在教育中要把人生、宇宙的至理传递给受教育者,以此教化学生,引导学生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教师应把至真至诚的生命信念传递给众生,让他们的灵魂接受洗礼,使社会向理想化的大同世界的方向发展。此时,教师正在引导着整个世界的发展方向,当然可称之为“导师”。

作为社会的“导师”,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教育道德和教育理想,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把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渗透进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把个人对教育理想的追求落实到具体的教育过程里。此时的教育具有了强烈的、积极的“传道”作用,它在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做人的同时,还更为积极地主动地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思考宇宙、思考社会。知识、人生、社会、宇宙在这一层面的教育中有机地融为一体。这种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站在更高的哲学视点上,站在时代的前列,发挥引导社会,改造社会的作用。

在教育实践中,以不同的“理念”(教育理想)来达到“化育天下”的目的,教育的结果是大相径庭的。如,同样是教授生物进化知识,如果教师抱有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念,带给学生的将是竞争的野心和生活方式;如果教师怀着的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理念,教给学生的将是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的生活态度。但不管怎样,把这类“理念——化育天下”的观念渗透进教育的教师,都将成为学生人生的导师。他将引导学生一生的生活,并通过学生——这些未来社会的主人,而引导未来的整个社会。如孔子,如亚里士多德,如蔡元培,如苏霍姆林斯基等等,就是导师型的伟大教师。

作为导师型的教师,在“人师”的基础上,还必须形成现代的教育理想,正确把握人生、社会和宇宙的真谛,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基础上,要怀抱有“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这需要教师付出毕生的有意识的努力。

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来看,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师”和“导师”。但现状是,四种类型的教师中,属于“教书匠”和“经师”的居多,这显然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的。所以,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从四种类型教师的不同特点的比较中,我们认为,当前教师队伍建设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导师型的教师是不可多得的,但作为一个理想的奋斗目标,却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具有的。做教师的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促进社会的进步是教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要加强对广大教师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要使每位教师都形成对人生、社会、宇宙的正确的积极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的师范教育和教师在职培训中所忽视的。

在师范教育中,在教学内容中应把人文精神和学科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使未来的教师打好专业知识的基础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积极的学科理念和宏观的宇宙精神。

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应由实用功利型向精神追求型转变。在补充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加大教育理想的教育的力度,帮助广大教师形成适应未来社会的教育理想。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师必须要有超越时代局限的理想和精神追求!而这,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修身”。

二、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理想的教师队伍的结构应该是“人师”型的教师占多数。成为人师,重要的是教师自身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在道德上、人格上能成为学生乃至社会的楷模。而高尚的道德和人格都是在不断的修养中形成的。因此,师范教育和教师的继续教育都应加大“修身”的力度,开设师德修养课程,开展师德建设活动,要把师德建设渗透、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

三、加强教育理论方面的培训提高,在教师中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经师”、“人师”、“导师”都必须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把握教育艺术的一条最佳途径是,通过教育理论学习,掌握教育规律,并能用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使实践成为自觉的理性的实践;通过教育科研,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点,从而创造性地把握教育规律。虽然,教师通过个体经验的积累,也可能达到“经师”、甚至“人师”这一层次,但在时间上要慢得多。而致力于通过理论培训和教育科研造就学者型、科研型的教师,是使教师尽快成长为“经师”乃至“人师”的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师成熟度的一条捷径。因此,师范院校要加强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教师继续教育则应把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参加教育科研作为重点内容。

四、专业知识的培训上要达到“常满常新”的要求。“满”指本专业的知识要渊博,相关的知识面要广,“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有一桶水”;“新”是指要及时把本学科及相关知识的前沿问题、最新发展、最新成就纳入教师的个体的知识结构中去,保证教师的“学高为师”。师范院校和教师的继续教育的专业知识教学都应在“新”字上做好文章。

 总之,要培养更多的“人师”、“导师”,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我们的师资培训,应充分发扬光大中国儒家所倡导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修养和培训的思路。当然,在内容上,必须赋它以新的时代精神。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大钧主编.教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杨燕钧主编.教师伦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刘佛年主编.中国教育的未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张胜勇.反思与构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陈敬朴.基础教育矛盾与对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