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效果·效益·效用·效率: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课程教学研究 2021-04-02

       有效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对此我的理解是,有效教学有四个方面的“效”: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用、有效率。

        一、教学有效果

       有教学目标相比较,教学产生了相应的结果。教学的效果的落脚点是学,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生学得好不好。

       教学的效果有三种状态:有效果的教学、低效的教学、负效的教学。

       评判教学效果的三标准:

       1.学生的学业成绩,消灭不及格、提高及格率和优良率是教学有效果的突出表征。

       2.学生的认知变化,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的提高、进步和变化。

       3.学习态度的变化,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品质方面的变化和改进。

        有效果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知识上有收获,能力上有提高,方法上有形成,情感上有陶冶,思想上有启迪,习惯上有改进的教学。

      二、教学有效益

      有效果强调的是学生学到了东西,且学到的东西对学生的成长是有益的,有用的。即教学的结果是合目的的、合价值的。

        效益表现在两个方面:

      1.社会效益,即社会培养人的要求,对造就社会公民是有益的,有效的。

        2.个人效益,即为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引导个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促进个人智慧、品质、体格等方面的成长和发展。

       教学效益的评判有三方面标准:

       一是学会应用,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学以致用。

      二是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态度,掌握自学的方法。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能够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

       三是学会做人,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有效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的人格的健康发展。

    有效益的教学有四方面要求,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能灵活运用知识,发展智慧,发展人格。

        三、教学有效用

      教是为了学,或者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效用主要集中是教要为学服务,教要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

       为此,教学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一是所有的教学策略、手段都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符合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基本理论认识。为此教师需要学习和研究学习科学等知识。

       二是所有的教学技术和设施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而不可以让学生产生“技术依赖”。

        四、教学有效率

       教学有效率是指师生用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等),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产出或教学所得。

       教学效率有二个评判标准:

       一是节约时间,减负增效。

       二是解放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地进行学习。     

       有效教学应该是效果、效益、效用、效率四者并重,有机统一的教学。

       有效教学的共性是“多快好省”。多是指单位时间里学生进步多、收获多;快是指用最少的时间去完成学习;好是指教学和学习的质量好,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省是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与所取得的成就相符合,最好能事半而功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