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多样化的内容和要求

 课程教学研究 2021-04-02

课程多样化是新世纪启动的课程改革的直接目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根本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终极目标。
课程多样化有多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1.课程的目标体系要多样化化:知识、能力、态度、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要求是多样的,多层次的。我们要以多样化的课程支撑“五育”落实。学校课程要依据“五育”并举的要求去规划。
2.课程结构和形态需要多样化: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应该同时并存,并形成一个整体。
3.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要多样化:课程内容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要切近社会现实,必然要有丰富的、多样选择的学习内容。以丰富的学习内容适应多样化的学生需求,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4.课程组织与实施方式要多样化:不同的结构形态和课程,其实施自然是不同的;学校在课程上的管理权增加,自然会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实施方式,课程实施的特色化、多样化是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
5.教材应该多样化:一个课程标准,多套教材已经成为现实。教材也由教学的根本依据转变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之一,只不过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学生每一个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也是有差异的,作为学习资源的教材自然需要个性化。
6.教学组织形式的应该多样化:传统单一的课堂传授教学组织形式将为多样化的、创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取代。现代网络技术,特别是正在起来的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为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便捷实施提供了条件。
7.课程评价的多样化: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工具、评价主体都是多样的。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应该成为日常的课程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8.课程管理形式应该多样化: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学校、教师都成为课程领导者,课程领导的分权是必须的,所以课程管理形式必然多样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