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研究 IP属地:浙江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226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课程与知识关系问题的思考。在思考课程与知识关系时,我们可能需要区分知识中的知与识,需要区分知识与知识习得。还有,知识在类型上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价值性知识等等。知识习得是一种互动过程,“知识乃是经由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及个人通过适应与发展而逐渐建构起来的。”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基于...
课程必须联结已有经验、联结当下的生活,只有这样的课程符号系统才是有意义的课程。因为课程设计和开发者是在文化内容选择、文化组织方式再构造的过程中完成课程建构的,并不是已有文化的直接的“搬运”。于是,文化转化为课程,课程转化为学生文化素养的过程中,文化是不断地被修正、被创造的,在此过程中实质性地生成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文化新...
人的完整性与教育、课程之思考。人是生活的人,生活是人的生活,我们要在人的生活中帮助人生活化。人的教育应联结生活,用生活的教育教育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只有在人的社会中人才能实现社会化。所以教育应该联结社会,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教育本质的要求。应把社会现实、学生社会经验引入课程中来,建立一种动态发展的、...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阶段的“新”之所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发布被人们认为是我国第八轮课程改革中的义务教育课改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课程和教学目标都指向核心素养,更为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全面发展。这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首先要成为课程内容的改造者和重组者。要求把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
课程发展的逻辑--读钟启泉《课程的逻辑》以第一个为根本,形成的应是经典课程--以文化经典为课程主要内容。【解读】课程目标、指向课程目标的课程内容,瞄准目标、依托内容,实现儿童经验发展的方式方法,是课程内在结构的三要素。“促进发展的课程不是教授现成知识的课程,而是探究真理的课程。”【解读】课程、教学、学习是课程中纠缠在一起...
资优生与资优生教育的意义(1)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优化教育过程,在教育观念、教育手段和评价制度上实现三大转变:一是实现全体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将以单一应试学科教育为主,转向面向所有学生多样化教育为主的全新教育体系;二是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教育教学手段、内容都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潜力挖掘,资质发挥作为最重要的核心教育内...
张丰丨中小学教学方式变革行动的继往开来。“第一代”的努力在20世纪90年代,将“教学过程精致化,教学管理精细化”作为教学工作的努力目标。但彰显这一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几年后才渐起热潮,特别是“新基础教育”“生本教育”“先学后教”教学改革、“高效课堂”等一些区域性教学改革兴起后,以学习为中心,转变“学与教关系”,教为学服务...
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背景下,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从课程方案落地规划、教学方式变革、科学素养提升、教学评价引领、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等5个方面提出14项举措,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更新教育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为实施科教兴国...
其中,《意见》在“专业支持”一项中指出:“设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师专题培训和研究项目,注重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应该说,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并不是什么新问题和新主张,在20世纪70年代的课程改革经验总结中就提出“没有教师的课程发展就没有学校的课程发展”,这已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共识。课程理论和实践案例的培训只能促进教师对...
前沿丨美国教育改革30年。04 美国K12教育改革:成果与挑战并存。当我们从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和混合学习模式讨论转向美国教育中技术的发展时,需要指出教育技术的快速进步不仅在教学和学习的各个层面上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还对教育系统的上层建筑,如教育政策和规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观察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数十款教育科技产品的设计,我们...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