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曲线理论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课程教学研究 2021-04-02

[提要]莫里森的第二曲线理论指出,一个组织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寻求发展的“第二曲线”,这一理论对学校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学校的发展中,只有不断地追求超越,实现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的跨跃,学校才能保持长久的发展活力。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实施面向未来的战略管理,进行办学目标和模式的创新,杭十四中教育综合改革实践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管理理论。

[关键词]第二曲线、学校管理创新

 

美国未来学院院长扬·莫里森的力作《第二曲线》出版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关于两条曲线的广泛讨论和思索。在书中作者总结了许多著名企业成长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二曲线”理论。他在著作中提出,所谓第一曲线就是企业在所熟悉的企业环境中开展传统业务所经历的企业生命周期;而第二曲线则是当企业面对未来的新技术、新消费者、新市场时所进行的一场彻底的、不可逆转的变革,并由此而展开的一次全新的企业(组织)生命周期(见下图)。作者认为,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轨是所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面对的实际。


从根本上说,把握两条曲线就意味着要面对变化中的不确定性,并逐 步适应它,同时还意味着要主动去追求未来,并送走第一曲线。管理者必须迅速和灵活,随时随地对发展着的实际者做出回应,摒弃旧的东西,不断地判断变化的脚步。在第二曲线的意义上来看管理与决策,管理者必须既要学会如何抓住现实又要学会如何预测变化的脚步。把握住第二曲线,适时从第一曲线过渡到第二曲线是一个组织成长发展所必经的阶段。但是,“如果你过早跃入第二曲线,你就可能失去一大笔钱;如果你在第一曲线里停留时间过长,你就有可能永远失去进入第二曲线的机会,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候你要敏捷地一跃”。

组织的未来就是一个成长变化的过程,而成长变化就是第二曲线。在第二曲线阶段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领会变化”。预测未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可以系统地、理智地分析未来,科学地预测未来的趋势和正在产生的新变化。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主动地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迈进。

第二曲线理论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组织管理的理论,同样是适用于教育的,适用于学校管理的,于是也便有了学校教育管理的第二曲线。

所谓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第二曲线,是指一所学校在办学成功后进入高原期,或是陷入困境的薄弱学校,学校管理者为了寻求新的突破,达到一种新的办学目标而实施的一种面向未来的学校发展战略。

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也是相对于第一曲线而言的。第一曲线一般指进入发展“高原期”的学校和陷入发展困境的薄弱学校所经历的发展过程;第二曲线是学校面对未来的发展目标或模式所展开的一次全新的学校发展周期。实现第二曲线的目的是达到一种新的办学目标或模式,而这种目标或模式是建立在学校已有基础上的,往往具有创新的性质,实现第二曲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寻求办学新策略的过程。

一所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地发展,就必须在第一曲线走向高潮的时候,开始着手第二曲线的寻求、建构。只有这样,当第一曲线进入高原期时,第二曲线的发展就可以乘势而上,使得学校进入一个全新的更有生命力的发展周期。如若不然,一所成功的学校也有可能进入下滑期、衰退期,而丧失所有发展的机会。所以一个好的学校管理者,在办学中决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觉,而须时刻以清醒的、有远见的眼光去关注教育的发展趋势,不断地调整、修正办学目标与办学模式,抓住时机,促成学校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过渡,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供职的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在其发展的道路上,就充分地领会和应用了第二曲线理论,在办学思想上与时俱进,在办学目标上和办学模式上不断地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实际进行调整,在办学实践中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使得学校沿着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

我们学校创办于1904年,是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文革”打断了这所学校的办学延续性。学校的重新起步开始于80年代的教育改革。当时的学校管理层从学校百废待举的实际出发,抓住了以教育质量为中心的教育改革的机遇,在学校管理上,很抓管理规范的落实,抓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在教学模式上提出了高效教学的要求,总结推广了“准、精、硬、活、情”五要素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管理方面,以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重点,形成了规范化、科学化、序列化的德育工作模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到九十年代中期,学校综合教育质量已经位列杭州市一流中学行列。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与原有的基础相比较,杭十四中已经跃上了一个大台阶,进入了第一曲线的“成就高峰期”。但学校的管理者们并没有以此为满足,新校长上任后,提出了第二次创业,再造学校新辉煌的办学主张和目标,也即着手寻找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

当时,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候,处于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时候,这对学校办学的创新,教育模式的转变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利用好这一机遇,能使学校教育改革的社会成本大大降低,能使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过渡的风险大大降低。学校管理层敏锐地觉察了这一机会的来临,并及时地抓住了这一时机,带领全校教工进行了场学校教育的全面创新的综合改革,开始了在“关键时候你要敏捷地一跃”的向第二曲线进军的工程。

首先,确立了一个新的办学目标。提出了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是:把杭州第十四中学建设成为教育理念新,运作科学,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优化,管理机制高效,学生人格与学力和谐发展的现代化、高质量、对外开放的一流示范性中学。这是一个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档次的目标,在这一目标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培养人格与学力和谐发展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确立了以“和谐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办学方针。和谐教育是大众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具体实践形式。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全校教工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完成了一个重大的转变,由只重视教学,重传授知识,转向了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重视“人”的发展。实现了对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以应试成绩为主要追求的办学目标的超越。走出第一曲线,走向第二曲线的意识深入到了教工和学生的心中,为大家所认同,在巩固第一曲线成果的同时,努力向第二曲线前进,转化为了教师们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

其次,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建立了以年级组为核心的学生管理模式,以全员聘任制为基础的激励为主的教师管理模式。

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基础教育走向普及化,高中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我校的高中班级由原来的每个年级六个班,扩展到了每个年级十二个班,原来由学校统一管理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根据这一变化,我们建立了以年级组为核心的学生管理机制。在遵循学校统一的办学目标和管理规章的基础上,给了年级组更大的自主权,年级组可以根据每一届学生的特点制定本年级的工作计划和教育教学方案,年级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出自己年级的教育特色。在年级组内,建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育组,由同一班级的任课组成,共同研究班级思想教育,共同做好班级内学生的教育工作。原有的学校统一管理体制为更为灵活和更有创造力的机制所代替,提高了教育切进学生与社会实际的程度,使学校教育能更适合学生的特点。学校管理层则下到年级,与年级组长,年级党支部书记一起组成年级管理委员会,这从制度上既保证了学校的统一性,又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年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领会变化”、“适应变化”、“主动创新”的第二曲线特征得到了贯彻落实。

用人制度的市场化,带给了学校管理又一“创新”的机遇。学校依据市场经济的特点,进行了用人制度的改革,制定了《杭州第十四中学聘任制实施条例》、《杭州第十四中学教工自评互评工作条例》、《杭州第十四中学奖惩条例》、《杭州第十四中学教学能手评选办法》、《杭州第十四中学爱心教师评选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章,这些规章制度把聘任制与激励机制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在打破大锅饭的同时,鼓励教工创造性地工作,鼓励教工不断追求新的进步,在广大教工中形成了创新、奋进的氛围,形成了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前进的不竭的内动力。

第三,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建构起了“在研究中培训,在培训中研究”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第二曲线”的实现,是学校向第二曲线发展的重要的前提条件。外部的激励机制给教师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带来了压力,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学校的管理者还应该给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指明方法。为此,我们学校实施了“教师队伍整体优化工程”,构建起了“在研究中培训,在培训中研究”的校本教师培训模式。

我们组建了四级课题研究的科研管理与组织体系,先后承担了四个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四个省级课题,一批市级课题,开展了人人都必须参与的校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实现了学校有重点课题,教研组有研究主题,个人有研究专题的全员参与的课题研究模式,参与人数达到了100%。我们建立了特级教师主持,青年教师参与的重点课题研究制度,特级教师人人有课题,每位特级教师带一批“徒弟”一起做课题,发挥特级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我们开展了所有教师都必须参与的课堂教学研究,教师行为研究、学生学习行为研究、反思性教学研究、微格教学研究等深入到课堂实践中的研究,把每位老师的教学都放到了“放大镜”下进行分析,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理性的反思。通过这些研究工作,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意识,促进了教师对自己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反省,从而推动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进而引发学校教育教学模式上的变革。

我们创办了青年教师研究班,18名青年教师之中的骨干,成为研究班的首批学员,研究班采用了走近专家,深入实践的方式,顾泠沅、方展画、盛群立等一批专家走进了研究班的课堂,指导研究班学员进行理论学习,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我们还为每一位学员聘请了一位导师,他们都是当地的知名教师或教育研究人员,在导师的指导下,学员们结合自己的工作确定了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在两年的研修学习过程中,研究班学员人人都拿出了自己的课题论文。我们又与浙江大学教育系携手,开办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课程班”,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先后开设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学理论与设计》、《德育理论与实践》、等课程,由于课程设置符合教师的需要,与教师的工作紧密结合,学员们能非常方便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因此学习很有收获,理论水平迅速提高,科研意识迅速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的自觉性迅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步很快。研究班、研究生课程班的创办,是杭十四中教师培训中的一个创举。理论学习、专业学习、教育科研、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的培训方式,保证了教师在教育研究中接受培训,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这种切合学校实际的培训方法,促进了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校外的各种形式的研究型、提高性的培训,到2002年10月,我校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者将达90多人,占教师总人数的70%强。我们开展了校本课程研究,在活动课、选修课和竞赛辅导中进行了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工作,我们的教师开发出了系列竞赛辅导教材,开发出了获省一等奖的《中西方文化》研究型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让我们走出了一条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素质教育教育课程的路子,造就了一批学科内专家型的教师。

我们建构的“在研究中培训,在培训中研究”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致力于培养杭十四中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专家,探索校内培养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促进了我校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四,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逐步构建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和谐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重点中学小班化教学的探索。

在“应试教育”,知识的传授,教师的教是主要的。而在素质教育中,能力的开发,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和关键,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原先我们提出的“准、精、硬、活、情”五要素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虽然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已经明显地不适应发展了的教育实际,到了必须发展、改进的时候了,我们适时提出了构建主动学习的和谐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路和要求。

我们所提倡和实践的学生主动学习的和谐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在追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和谐中,更重视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倡导启发式、发现式教学,鼓励探究式、体验式学习;在追求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发展的和谐中,更为重视学生智能的发展,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在追求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和谐中,更重视学习中的认知过程、思维过程,课堂评价的重点转向学习过程;在追求共性与个性发展的和谐中,更加强调和鼓励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向“合格+特长”、“优秀+特长”的方向前进;在追求教师适度控制与学生的主动发展的和谐中,更为强调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动发展,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成为教学的目标。这一教学模式所关注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它的实践必然带来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鼓励主动学习,倡导个性发展,要求教学的个性化,要求师生互动的增加。根据这一要求,我们立足于充分挖掘学校潜力,在不增加学校教师编制的情况下,实行了小班制教学,据我们了解到的信息,这也是我们学校的首创。我们把学生的行政班级内的学生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教学中增加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强化了师生互动、行政管理互动的机会,使得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度信息传递为主的课堂模式,向开放式的多向度信息传递为主的课堂模式,学生讨论、研究、体验的机会大大增加,合作学习、实践式学习成为可能。这显然对教学为中心向学习为中心的转化,对建构学习化的学校和课堂有重要意义。

第五,以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争取跨跃式发展。

教育的信息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我们抓住了国家启动教育信息化的时机,确立了以信息化推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围绕这一战略的实施,我们加强了硬件建设,建立了校园网,千兆主干,百兆接口,教师人手一机,人人上网;同时对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培训,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辅教、辅学,成为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我们建立了学校网站,开始进行网络化教学的探索,网上授课,网上答疑等先进的教学方式逐步为教师所接受,并转化为教师的实践;我们还开展了网络环境下学习能力的研究,网络德育的尝试,努力构建学为中心、开放式的网络教育模式。这些做法,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模式的转变,使学校教育借助教育信息化这一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平台,快速地向教育现代化方向迈进。

第六,抓住杭州市教育布局调整的机遇,扩大办学规模

我们学校由于历史的原因,且地处市中心,校园面积不能满足办学的需要,学校办学规模不仅合理,从而大大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90年代后期,根据学生数量的变化、办好薄弱中学和优化教育资源的需要,杭州市开始了教育布局大调整。我们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努力争取上级的支持,于2000年实现了与仅有一墙之隔的一所普通中学――杭州市第十二中学合并办学的战略性重组,组建了新的十四中,使得校园面积扩大了近一倍,高中办学规模扩大了50%,同时还实施了初、高中分离的重大举措,剥离了原有的初中部。新十四中的组建,使得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的发展重点更为明确了,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为学校第二曲线阶段的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我们的这些改革、转变和调整,与第一曲线时期的做法是有质的区别的,学校在总体上正走向综合的、整体的、根本性的变革之路。新的目标已经明晰,第二曲线已经出现。

 

我们学校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过渡的实践的成功之处在于:

1、明确的符合社会与学生需要的发展战略,据此定学校发展战略,增加了第二曲线的可接受性,摆脱了第一曲线的“惯性”的制约,实现向第二曲线的飞跃相对容易得多。

莫里森认为,由第一曲线成功地进入第二曲线发展周期,关键是“领会变化”,是面向未来,不断地实现战略上的跨跃,实现组织目标的质变。我们学校根据国家与社会的需要及时地对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进行的根本性的调整,就是领会变化的结果,就是战略上的跨跃。

这种适时的跨跃,虽然具有质变的性质,但因为他建立于社会需求变化的基础之上,辅之以学校的配套改革,师生中的认同程度极高,从而摆脱了第一曲线的“惯性”的制约,能比较容易地完成跨跃式发展,进入了第二曲线发展周期。

2、依托原有的良好基础和传统,进行的适时的、渐进的转轨,减少了因向第二曲线转换而极易出现的下滑、降低等消极的现象。

莫里森认为,企业在向第二曲线过渡的过程中,面临全新的技术、新的消费、新的市场,是对传统的完全的否定,因此要冒较大的风险,往往经历经营业绩的下滑期。与企业不同,教育、学校向第二曲线迈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中的跳跃,只要把握好时机,处理好传统与变革,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可以实现平稳过渡的。而且教育工作的独特性质也不允许出现下滑、降低等消极的现象,教育对象是人,下滑就意味着耽误了一批人,甚至一代人,这是不可容忍的社会代价,这一特殊性决定了他必须避免下滑现象。

在我们的实践中,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过渡,采取了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的办法。如教学模式的改革中,主动学习的和谐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对以往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它仍然保持和发扬了我们五要素教学法中重基础落实,关注非智力因素等合理因素,但课堂的中心却由教、教师为主转向了以学、学生为主。这是一种质的变化,但这一转轨的过程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生长”,因而是平稳的。又如在两校合并的重大改革中,我们不是简单地一并了之,而是以十四中的优良的办学传统和特色为主导,努力把原十二中的优秀的办学特色与精神融入到新十四中的办学方针之中去,以新的目标和精神凝聚人心,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实现了两校的顺利合并。

 

第二曲线理论,以及我们的学校综合改革的实践,引起了我们许多的思考,给了我们如下一些启发:

1、两条曲线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组织或个人的发展就是两条曲线不断交替发展的过程。第一曲线代表的是传统、现实的发展状态,而第二曲线代表的是未来的、崭新的发展周期。一个有历史积淀的组织,面对变化勇于创新的组织,才能成功地由第一曲线跨入第二曲线。随着时空的变化,新一轮的向第二曲线进军的奋斗又会开始,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换是一个永恒的动态的过程。停止这一过程,只能是组织或者个人的被淘汰出局。所以学校的管理者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不断地追求对传统、对自己的超越,不断地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创新。

2、作为组织(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认识教育发展规律,敏锐地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不断地寻求学校的新增长点,及时地实施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轨的战略。在社会变革速度加快,经济、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所学校的成功的、有效的办学模式和经验的适用周期都越来越短。如果不能抓住时机,及时地实现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的转变,学校就会丧失发展机遇,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3、在办学中,要十分重视战略管理。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对社会的发展趋势,教育的发展趋势有敏锐的超前的洞察能力。在学校处于第一曲线的成长期或成熟期时,能及时发展符合社会发展方向,适合自己学校现有条件、传统和特点的战略目标,并能把这一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办学策略和操作模式,适时地对学校进行革命性的变革。这需要学校管理者有战略家的胆气,有实践者的严谨。

4、要善于把握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轨的时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所处的阶段,社会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与学校已有状况之间的矛盾发展的状况,并在处于第一曲线的时候,有意识地根据学校发展趋势,进行适当的超前的教育观念的宣传、引导,为迎接第二曲线积聚力量。当内外条件基本具备时,就应该及时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造就学校的第二曲线。

本文撰写于2004年年初(寒假中)

主要参考文献:

(1)[美]扬·莫里森.第二曲线[M]团结出版社,1997

(2)胡明沛.第二曲线与CIO──<第二曲线>评介[J]IT经理世界,1998.1

(3)刘军.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J]教育研究,2002.8

(4)程振响  刘五驹.学校管理的新视野[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王铁军 汪政.超越与创新----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理念与动作[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张景斌 蓝维.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