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宽以待人, 坚守底线》——一中学霸的高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

 郑州一中侯巍 2021-04-02

郑州一中周测作文原创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曾仕强教授在《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中说:中国人现在很爱生气!拥挤的公交车上,车水马龙的公路上,我们听惯了谩骂,看多了追尾司机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中国人的情绪似乎一触即发,一点就着。

材料二:作家龙应台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说:在电视新闻中,有人微笑着说,你把检验不合格的厂商都揭露了,叫这些生意人怎么吃饭?我觉得愤怒。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社会里,人是有权利生气的。否则,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

材料三:中国人很赞赏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观点:“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人的一生都要同“情绪”打交道。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以上两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宽以待人, 不忘坚守底线》

1914班  石宇新

(1)“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康德所言甚是。在生活中,因不必要的小事而大发雷霆,只会两败俱伤,损己害彼,唯有以一颗包容心对待生活之瑕,为愤怒找寻合适的栖身之处,才能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2)震惊全国的重庆公交车坠江背后,竟仅仅因为女乘客坐过站后要求司机停车的意愿未被满足,两人大打出手,随即引发这场灾难。倘若时间可以重来,倘若那两位怒上心头的人能够各退一步,抑制自己的情绪。那么留给我们的,绝对不是这场惨痛的悲剧。

(3)人无完人,各有优缺,他人的不当之举难免对自己产生影响。如果永远怀揣一颗不堪一击的玻璃心,以自己为中心,也就无法真正意义上的走向成熟,而只能是一位心灵幼小的巨婴。正如蒂娜刘在《越长大越温柔》中写道:“越长大,越知道做事不容易,越知道每个人都有难处,也就越怕不小心伤害了谁。”这不是粉饰与虚伪,而是懂得了体谅与理解,更能与这个世界温柔相处。

(4)诚然,宽以待人,不是简单的忍气吞声,更不是阴险的绵里藏针,而是对情绪的合理支配,对他人们的理解包容。

(5)然而,宽容绝非纵容,在涉及原则与法律的问题上,愤怒必须适时爆发。

(6)在儒家思想占主体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贯穿始终,以和为贵这一理念有时也正影响着法治社会的建设。作家龙应台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也曾愤怒控诉:“人是有权利生气的。否则,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  那位微笑为违规工厂辩护一人,正是那些沉默者、纵容者的缩影,是《药》中麻木不仁的民众,是《纪念刘和珍君》中甘受北洋军阀统治的士人。我们需要愤怒,去戳穿包裹在外的伪善与滑头,去直面深埋其中的恶意与疯狂,只管“怒发冲冠”,切忌进退两难,在道德与法律面前容不得半点退让!

(7)于平凡小事中书写为人之善,在攸关大事中坚守内心底线,且进且退,且忍且战,兼顾情与理,让自己的岛屿充满鸟语花香,却又固若金汤。

侯巍老师点评:

石宇新的这篇文章,没有模式化的结构,但四五段承上启下,上言宽以待人必要性,下论坚守底线的必然性,结构明晰,辩证思维贯穿始终。

 这篇文章,没有打鸡血似的语言,不急不缓,娓娓道来,优雅而理性,名言警句信手拈来,凡人妙语俯拾皆是,所学课文巧妙穿插,时事点评切中肯綮……

 理科学霸一旦走起文艺范,就没有文科生什么事了。哈哈哈


 主编微信:qitianxiaoshenghw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