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日读书挑战 (Read 30 Books in 100 Days Challenge)

 能行学社 2021-04-02

目录

01. 手机上的民族
02.信息工具的悖论
03. 思想还有出路吗?
04. 为什么读书是有效的方法?
05. 深度阅读的秘诀
06. 世人都知读书好,读不进去怎么办?
07. 为什么要发起百日读书挑战
08. 加入这个挑战有什么好处?
09. 如何加入挑战?有什么要求?
10.参加奖品及报名方法

01

手机上的民族

夜晚11:00。

“叮”的一声,手机屏幕亮起,微信又闪出一个红色数字提示。

心里泛起一丝兴奋,打开微信,只不过零星点赞。

刷了一下屏幕,滑动屏幕随即见到“调到上次阅读的位置”,随手搜了一下订阅号,又是一堆标题党骗流量的消息。一个小时过去了,自责道再不睡觉就变熊猫眼啦!

心有不甘地放下手机,在朦胧混沌中入睡,辗转许久,在睡意中冀盼,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不再是日复一日的单调。

你有多久没读过一本新书了?一个星期?一个月?半年?还是一年?

每天的网络信息算阅读吗?也许吧。

其实每天刷屏幕的时间,其实一点也不少。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民日均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为134分钟,2020年上升至163分钟,足足3小时

数据来源:艾媒数据中心(data.iimedia.cn)

按照这个速度,我们很快会变成“手机上的民族”。看到这个数字,我感到了深深的忧虑。

传媒学大师麦克·卢汉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出:电视只需要八分钟就可以构建出一个独立的语境。也就是说,通过8分钟,观众就可以进入故事情景,理解故事的梗概,进入身临其境的角色。

得益于通信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媒体的盛行,这个时间被大大缩短。短视频有音画配合、感官刺激强,时间短三大特征。这就意味着其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且极易于被理解,甚至夸张地说其根本不需要去理解。

当我们习惯了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的视频,当我们看完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之后可能会有种仿如隔世的错觉。

想象一下,习惯了快节奏,观感刺激强,短篇幅的信息单元(短视频、推送信息等)的人,过了若干年后,理解力,甚至大脑记忆力会有怎样的变化。举一个身边的例子,我在朋友圈里面看到朋友求助说看不懂两段话。

于是我看了一眼,每个字都认识,加起来就不知道讲什么了。我认为,这个问题不仅是读者看不懂,而且写的人也是有问题的。作者没办法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讲通逻辑,只能把各类大词都用上,以此掩盖思想的空洞。用奥威尔的话说:“几乎没人有能力思考说话的口吻,而这都已司空见惯。文章的选词越来越多的由短语堆砌而成,一如预制的鸡窝那样叠床架屋。”文章如鸡窝,这个比喻更恰当不过了。其实,这两段话似乎想表达这样的意思:

图一翻译:以前呀,我们依靠投放头条新闻,抖音,西瓜视频广告为主,砸了一些钱,收了一些效益。以后啊,咱们要投放地铁广告,电梯广告,街招,小广告啥的,还需要钱,赶紧的给老子打钱。

图二翻译:我们还得多增加广告的种类,让更多各行各业的老百姓,了解咱们产品。我们要增加客服数量,多做效益调研,了解哪些广告有用,哪些没用。我们不整没用的。策略是长期,多方面投广告,从研发到产品,打持久战,直到人们认可。需要很多钱,给老子打钱。

02

信息工具的悖论

我不能简单地将这种“丧失说人话“”能力归因于短视频或互联网,但是他们却在人们理解力退化这一越发明显的趋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用人话来说:他们是帮凶。

数据显示,2000年-2020年这20年间,信息增长了6450倍。这个数字显示出两个趋势:一,资讯大爆炸势不可挡,二,信息提炼能力将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这个趋势非常可怕。你能想象,到了我们子女这一代,世界会变成怎么样吗?会不会像电影《Wall E》瓦力机器人里面的场景一样,未来的人类只需躺在一张椅子上,一动不动地对着屏幕,就能获取各种资讯,人人自成一体,吃喝拉撒都在一张及其飞行椅子上,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其实好像还蛮吸引人的?手动狗头

一方面,我们很享受通过移动技术平台(手机、网络、各类App)接收资讯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们也真真切切地承受着碎片化信息的操纵。

我们似乎比以前知道的更多,但是也似乎正在变得更加敏感,容易不满,生气,没有耐心,很容易笑,也很容易哭。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中毒一样,不认识自己是谁了?往往一拿起手机,就停不下来,几个小时在指尖流逝而浑然不觉。

正如本文一开头的场景一样,日复一日发生,碎片化资讯的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你似乎已经无力去改变,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改变,从哪里着手?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人创造了工具,工具又在塑造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如果说信息碎片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那么我们至少在一个方面难逃其责,那就是不加挣扎,不予抵抗就缴械投降,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了工具。正如马克思说的“异化”。我们变成了工具,产品的一部分,工具和产品代替了思考。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意思是说,人类虽然在自然界里飘摇,但是仍然保存着自己闪耀的光辉,成为动物界中最独特的一群生物,创造出璀璨万千的文明。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思想,这一最宝贵的特质和天赋,似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险。

03

思想还有出路吗?

鲍鹏山先生指出,知识是无限的,我们的生命本来就不可能占有无限的知识,不成体系的知识碎片是没有用处,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无聊的知识会让人生变得无聊,琐碎的知识会让人格变得琐碎,甚至猥琐。

未来,人工智能如此发达,人类还能保持思考力吗?人类的思考力能持续改变世界,造福后代吗?我们有能力培养、维持,并且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吗?在这场力量悬殊,信息不对称的角力之中,我们还有胜算吗?

如果世界上有一种非常简单可行的方法,不需要很多钱,但需要花一点时间,这个时间只有每天刷手机的一半不到,你愿不愿意去尝试呢?

你说,也许吧。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呢?

实际上,这种方法过于真实,朴素,有效,简单,让人忽略了,正如空气和阳光一样。

简单的并不一定是真理,但是真理往往很简单。人首先必须意识到思想才是生活的主宰,资讯只是工具这一本质。这种方法,叫做读书。对,读书。

通过阅读纸质印刷物,做读书笔记,写书评,与人谈论,线下实践,回归属于人类自身的认知禀赋,也就是通过眼睛去看,耳朵去听,用手去抓取信息,去交流,去领会,用全身心去实践。总括成两个字,就是读书-悟道-实践。

也许你会说这是扯淡。人一天只有24小时,除去睡觉,吃饭,起居,通勤,上班,还能剩多少时间读书?对,除非你生活在别的星球,不然一天还真的只有24小时。但是,对于有心改变自己的人生,找回生活主动权的人来说,只要有你还有这样的期盼,希望之火就永远不会熄灭。

04

为什么读书是有效的?

美国教育家、哲学家莫提默阿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西方伟大著作》编者)说,知识是理解的先决条件,但是理解并不一定需要所有知识。阿德勒认为,只有主动的阅读,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

所以,脱离碎片化信息陷阱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只想着获取信息而不求理解信息。一个真正想摆脱低级趣味的人,需要“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清楚理解为止”,从而实现自我突破。

读书,特别是集结成册的,成体系的,纸质版的书籍,更能达到这个效果。通过阅读书籍,重新集结我们久违的注意力,让知识真正地进入心灵,成为我们的理解力,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气质,我们的灵魂的一部分。

很遗憾的是,我们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阅读能力还停留在高中时期的阶段,也就是认字阅读和分析阅读的阶段,他们能够看懂每一个字,知道一些基本信息,但是却不会分析文字的逻辑,背后的意图,形成自己的判断力,世界观,更不用说通过主题阅读来进行研究,做出自己的推论,形成自己的思想武器。

而这个世界正在变得日益复杂,仅仅依靠我们目前所掌握的基本阅读能力,只能应付生活基本,一旦遇到什么变故,生活质量会马上受影响。

例如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利用已有的法律条文保护自己,试问连基本的文章都看不太懂,怎么去梳理利害关系,找出解决方案?

又例如面对职业扁平化,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的挑战,如何运用知识,转化为赚钱能力,积累财富?

又如,已经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如何才能防范结构性风险,保障自己的财富不缩水,保障下一代的生活质量?

作为学生,如何才能掌握真正的学术能力?作为职场人士,如何才能掌握升职加薪的密码?

作为家长,或者未来的家长,如何保持孩子的身健康和学习的自我驱动力?

这些问题,也许都离不开一个核心的能力,那就是深度阅读能力,而深度阅读能力,仅靠阅读网上文章,微信公众号文章,网页文章是无法达到的。就像每天看10个小时电视并不会提高阅读能力一样。电视、网络的干扰太多,无法令人专注,如果没有专注,理解力无从谈起。

只有深度阅读,才能唤醒沉睡的大脑,激发迟钝的触觉,塑造深刻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如果说大脑是一座城市,脑里的知识体系是高楼大厦,道路基建设施,那么这座城市的发展决不能依靠遗忘的固定资产投资,也不能只靠修修补补,必须持续投入,持续更新,才能保持高速发展的活力。

国家发展尤其如此,何况是微不足道的个人?没有持续更新个体的知识体系,理解能力,就没有强有力的价值观、洞察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没有这些能力,一个人怎么会有未来?家庭怎么会有未来?国家怎会有未来?我说的未来不仅仅是温饱果腹的物质条件,而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福祉、幸福的提高。我们不能只盯着六便士,而忘了天上的月亮。

所以,我们自身的发展必须要重视深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培养自己,还是培养下一代。

05

深度阅读的秘诀?

既然深度阅读是思想的基石,那么怎么读才算是有效?我个人非常推崇阿德勒的读书方法。阿德勒参与了大英百科全书(美国版)的编辑,也参与了《西方伟大著作》(60卷)《西方名著入门》(10卷)的编辑,在对于阅读这一件事情上,绝对是权威。读书方法凝聚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之中。他认为,阅读分有四种:

1.基础阅读(语言认知、认字阶段)

2.检视阅读(及系统化的略读,在一定时间找出书的重点)

3.分析阅读(全盘阅读,寻求理解)

4.主题阅读(博采众长,触类旁通)

一个人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应该掌握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能力。理想的情况之下,在大学期间应该掌握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方法。这里我只介绍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两种方法,因为我假设我的读者都已经具备了前两种阅读能力。

分析阅读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1)弄清楚作者的主旨(说什么):

就是依照书本的种类和主题分类、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全书的内容,并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列大纲,找出作者要说明或想解决什么问题。

2)了解行文的逻辑(怎么说):通过文眼,与作者达成共识,找出核心句子,抓住作者主旨、找出作者的论据,列出逻辑链、指出作者论述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没有解决。

3)判断作者的观点(说得好不好):遵循评判的规则:先读完,先读懂,再评论。不争强好胜,非胜利不可。区别出客观事实与个人观点。辩证批判:证明作者论据是否充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完整

只有掌握了分析阅读的人,才称得上优秀的读者。在对待经典好书,伟大著作时,非采用分析阅读不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收作品的精华,为己所用。

说完分析阅读,我们了解一下主题阅读,这是比分析阅读更上一层楼的心法。读者需要针对某一个主题,大量运用分析阅读的技巧,开展大量的阅读活动,从而得出一些结论,帮助制定决策或者解决问题。这就是所谓的体系化阅读。

通常来说,开展主题阅读,必须划定一个研究范围,搜寻一份书单,找出相关主体的书籍或资料,开展大量的章节主题阅读,通过列大纲,找文眼,界定议题,分析讨论等多个流程,从而得出与众不同的,或者根据洞察力的观点和结论参考。

其实大学论文,毕业后从事职业生涯里的各种方案,报告,提案,都离不开主题阅读,因为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调研,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正如毛教员所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样,调查是基于大量的主题阅读而成的。

不是每一堆沙子里都有金子,但是金子肯定需要在沙子里面找出来。主题阅读,就犹如淘金,需要耐心,需要放弃一些娱乐和休闲,但是回报绝对丰厚。

关于阅读的方法,可以参考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如何进化成一名有自我追求的读者?或者直接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绝对对得起你的金钱和时间。

06

世人都知读书好,读不进去怎么办

对,理论总是美好的。每一个读过书的人都知道,阅读利大于弊的。嘴上说想读,身体却很诚实。书架一大堆,看完的没几本。为什么会这样?

我觉得首先要摆正一个观念。读书并不是一字不落地看完所有章节。

我重新说一遍,读书并不是看完所有文字!

如果读书没有目的,那么就像是出海不带风帆,只能随波逐流。

我见过许多号称一年看几十本,上百本书的人,最后一无所获,钱花了,只是没学到,还浪费了时间。第二,要有一个过程。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其实体系化阅读,就是一种思想疗养的方法,一个解毒的过程,需要一点时间和耐心,这两者正是现代人所缺乏,而又必需的。

这就是主动阅读者和被动阅读者的最大区别。主动阅读者并不迷信书本,但是他相信书本是最有效的知识获取手段,通过各种技巧,集中注意力,和作者达到思想上的共鸣,文字不言,却心有灵犀,总是关山万重,也能一点就通。这就是主动阅读的力量。

主动阅读者能够善用资讯发达的优点,根据自身的实际和职业生活发展需求,获取各种最新的资讯观点,技术方法,思维模式,通过吸收,改良,实践,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被动阅读者的做法刚好相反,他们把阅读当作消遣娱乐,打发时间的一种选择,任凭观点石破天惊,也如水过鸭背,过眼云烟,还不如不看。

因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读书是一种自发的自我提升的需求,当成外在的一种虚荣,同侪压力,甚至心理负担,阅读的时候逐字细品,但是也没有吸收到什么营养,最后沦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遗憾的是,读书也有个水平高低之分。可喜的是,并没有一成不变的人,读书永远都不晚,只是闻道有先后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