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有数学模型 五行,源于河图,人应对自然环境的思路过程;通过对五星的观察,通盘考虑外星体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五行数之一,与“八卦”结缘。 五行(木、火、土、金、水)与八卦(“乾”4、“兑”-1、“离”2、“震”3、“坤”-4、“艮”1、“坎”-2、“巽”-3)关系: “乾”木4、“兑”木-1,则木为3; “离”火2、“震”火3、则火为5; “坤”金-4、“艮”金1、则金为-3; “坎”水-2、“巽”水-3,则水为-5。 土处于平衡态,为0。 即,木3、火5、土0、金-3、水-5。 五行数之二,源于《河图》。 《内经》(源于《河图》)赋予“五行”的数: 中央,脾(胃),土为5; 北方,肾(膀胱),水为6; 南方,心(小肠),火为7; 东方,肝(胆),木为8; 西方,肺(大肠),金为9。(内经-49——51页) 数有阴阳,奇数为正,偶数为负。即,五行之数,依次为:木-8、火+7、土+5、金+9、水-6。 上述结果与《内经》赋予“五行”的数相同:中央,脾(胃),土为5;北方,肾(膀胱),水为6;南方,心(小肠),火为7;东方,肝(胆),木为8;西方,肺(大肠),金为9。(内经-49——51页) 五行数学模型 五脏六腑正阴阳(脏为负,腑为正)。五脏六腑有数:结合《河图》及《内经》;木-8、肝-8(胆+3);火+7、心-2(小肠+7);土+5、脾-10(胃+5);金+9、肺-4(大肠+9);水-6、肾-6(膀胱+1)。 五行(木、火、土、金、水)、八卦,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木,“乾”胆、“兑”肝;火,“离”小肠、“震”心;金,“坤”肺、“艮”大肠;水,“坎”肾、“巽”膀胱。 五行模型,展示生态五环系统运作趋势及数据。从而,也可以推导八卦的相应数据:“乾”+3、“兑”-8、“离”-2、“震”+7、“坤”-4、“艮”+9、“坎”-6、“巽”+1。 情志五气通经络 《内经》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好的情绪,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于身体健康;坏的情绪,可能引起恶性循环,“你的想法变成了你的担心,你的担心变成了你的想法。”直至失去最宝贵的健康。 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和喜、怒、忧、思、悲,恐、惊的种种表现。因此,在中医理论及天人合一理念上,情志与人体经脉机制具有对应关系: 1.“乾与兑”环,位于东方,兴风,以舒展滋生(敷和)“生发环”(生命的生长过程),具有木的气质,欲酸、色青,音角,春天,发病常表现为惊骇。(筋、爪、目): “乾”指向胆,足少阳胆经,胆主决断,“惊”、身感同受。 “兑”指肝,足厥阴肝经,肝主藏血,“怒”、痛恨。 胆小怕事与胆大心细(头晕目眩,身体摇动,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和足厥阴经,甚则入肝。) 2.“离与震”环,位于南方,兴热,以光大繁荣(升明)“动力环”(生命的动力过程),具有火的特质,欲苦、色赤,音徽,夏天,发病常发生在脉和五脏。(脉、色、舌): “震”指心,手少阴心经,心藏神,主脉,“喜”:钦佩、满意、着迷、欣赏、娱乐、快乐、兴奋、浪漫、有趣,满足。 “离”指向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化物“丽也”。 心气高、心花怒放、心血来潮、心有余而力不足、心胸开阔、心情舒畅、心服口服、心平气和、心甘情愿、心驰神往、心灰意懒、心满意足、心有余悸、心安理得、心浮气躁、心明眼亮(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胸膈不适),过在手太阳和手少阴经。)(素问五脏生成篇) 3.中央“监控环”(生命演化过程及中央调控情节),兴湿,以安谧充实(备化)中央土的气质,欲甘、色黄,音宫,长夏,发病常发生在舌根和肌肉。(肉、唇口): 脾,“足太阴脾经”,传精微,“思”:渴望、欲望、焦虑、困惑、抑郁、怀旧。 胃,“足阳明胃经”,运化食物,“忧”。 脾气、脾气好、脾气差(腹满眼胀,支膈协助,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和足阳明经。) 中央平衡机制: “三焦者,诀渎之官,水道出焉”,手少阳三焦,会同足阳明胃经平衡水液、给养通道。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手厥阴心包络经,会同足太阴脾经,权衡调节心率。 4.“坤与艮”环,位于西方,兴燥,以速净收敛(审平)“顺气环”(生命的呼吸及气动过程),具有金的气质,欲辛、色白,音商,秋天,发病常在背部和皮毛。(皮、毛、鼻): “坤”指向肺,手太阴肺经,藏魄,主气,“悲”:冷静、同情、妒嫉、尴尬 “艮”指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大肠主泄。 肺腑之言、气氛、气势汹汹、气昂昂、气魄、气质、气盛、气节、气派、气愤、气象、气死、气馁、气概、气宇轩昂、气焰嚣张、气急败坏(咳嗽上气,厥在胸中(逆乱于胸),过在手阳明和手太阴经。) 5.“坎与巽”环,位于北方,兴寒,以肃固(静顺)“顺水环”(生命水循环过程),具有水的气质,欲咸、色黑,音羽,冬天,发病常在溪和骨。(骨、发、耳): “坎”指向肾,足少阴肾经,肾藏精,主水液及纳气,“恐”:敬畏、崇拜。 “巽”指向膀胱,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循行 肾、水土不服、水来土掩、水滴石穿、水火无情、水到渠成、水泄不通、(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和足太阳经,甚则入肾。) 以上在五环路基础上形成的十二种职能既与五行(情志、五味)相通,又与十二经络相联,结构成与八段四统律相应的、人的情志生态反应系统。 是说,人有心、肝、脾、肺、肾,而生喜、怒、思、忧、恐之情来化五气,依五行相袭,一环扣一环,周而复始(素问五脏生成篇)。 1.心包经(膻中),手厥阴,御君火。职能抚平心率,比如“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手厥阴心包经,可以刺心包络脉荥穴“劳宫”。(维护心,心志的喜乐由此而出) 2.脾经,足太阴,土。职能权衡,比如“谏议之官,知周(监测)出焉”,可以刺脾足太阴脉的原穴“太白”。 3.小肠经,手太阳,火,离卦。职能化生精微,比如“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可以刺手小肠太阳脉的原穴“腕骨”。 4.肺经,手太阴,金,坤卦。职能调节自由呼吸,比如“相傅之官,治节(节律)出焉”,可以刺手太阴脉的原穴“太渊”。(主一身之气而调节全身的活动,为魄居之处。) 5.肾经,足少阴,水,坎卦。职能继往开来,比如“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可以刺肾足少阴脉的原穴“太溪”。(肾主蛰伏,是封藏精气的根本,为精所居之处。)意味着,适用于具有完整基因的生态发展过程。 6.肝经,足厥阴,木,兑卦。职能深谋远虑、实虚转换,比如“将军之官,谋虚出焉”,可以刺足厥阴脉的原穴“太冲”。(肝是罢极之本,生养气血,为魂居之处。) 7.三焦经,手少阳,君火。职能通畅,比如“诀渎之官,水道出焉”,由此而出,手少阳三焦少阳经,可以刺三焦少阳脉的原穴“阳池”。 8.胃经,足阳明,土。职能给养,比如“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实惠,足阳明胃经。 9.心经,手少阴,火,震卦。职能比如“君主之官,神明(脉博)生焉”,产生时钟脉冲,手少阴心经。(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由此而出,为神居之处。) 10.大肠经,手阳明,金,艮卦。职能比如“传道之官,变化出焉”,手阳明大肠经。 11.膀胱经,足太阳,水,巽卦。职能雷厉风行,比如“州郡之官,精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足太阳膀胱经。 12.胆经,足少阳,木,乾卦。职能在于把方向、下决心,比如“中正不官,决断出焉”,足少阳胆经。(十一脏器职能的发挥取决于胆气的升发。) 十二经与地支关系及走向时序循环 1.足少阳胆经、子、23-1时, 经路由头>-足;(胆汁推陈出新);乾(南5); 2.足厥阴肝经、丑、1-3时, 经路由足>-腹;(肝血推陈出新);兑(前5); 3.手太阴肺经、 寅、3-5时, 经路由胸>-手;坤(北5); 4.手阳明大肠经、卯、5-7时, 经路由手>-头;艮(后5); 5.足阳明胃经、 辰、7-9时, 经路由头>-足;(早餐); 6.足太阴脾经、 巳、9-11时, 经路由足>-腹; 7.手少阴心经、 午、11-13时,经路由胸>-手;(新鲜血液送百脉);震(下5); 8.手太阳小肠经、未、13-15时,经路由手>-头;(排便。动作要缓慢);离(东5); 9.足太阳膀胱经、申、15-17时,经路由头>-足;(16点不宜坐);巽(上5); 10.足少阴肾经、 酉、17-19时,经路由足>-腹;(17口才好,18晚饭);坎(西5); 11.手厥阴心包经 戌、19-21时,经路由胸>-手;(轻松); 12.手少阳三焦经 亥、21-23时,经路由手>-头;(休养生息)。 进入下一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