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招博士当中小学教师是“大材大用”

 tjboyue 2021-04-02

据报道,3月31日,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面向全国公开招聘50名中小学编制教师,学历要求为博士研究生;年龄限1976年3月31日(含)之后出生。据悉,录用人员使用白云区事业编制。录用人员执行白云区事业单位工资政策,按聘用岗位享受相应的工资等福利待遇,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报道称,这是白云教育史上首次大批量招收教师岗位博士研究生。

此事在网上引起热议。众多网友认为,“不免大材小用”,“教育已经卷疯了”,但是,招博士当中小学教师,并非不合情理。

招博士当中小学教师,立足于学生素质发展需要。与这些老师匹配的中学生生源质量想必较高,升学率高,学生热衷于参加各类全国性竞赛,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应试机器。普通师范专业的老师熟稔于课本,更擅长于针对试题进行日常教学,但仅限于考试这类单一层面,相比之下,硕博群体能够给出更具前瞻性、创造性、深层次的指导意见与建议,在思维逻辑层面进行更高层次的引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中学教育是学生进入大学的基础阶段,简单地把“博士进中学”与人才浪费挂钩,是对基础教育重要性的低估与矮化。更多硕博群体进入中学,对基础教育推进大有裨益,就像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谈到的,“博士进中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博士也指出,“基础教育是人才成长的起点,青少年素质培养的根本在教师。最优秀的人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真正的'大材’才能培养出'大材’”。硕博群体进入深圳中学任教,是莘莘学子一大利好,是“大材大用”。在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基础教育与能力培养的今天,招博士当中小学教师,是合理的教学需求,并无不可。

由于就业压力与社会对人才学历要求提高,基础教育领域的就业竞争已然十分激烈,学生考研已成高校热潮。一些985、211重点大学扩招明显,部分学校已不再给专硕学生提供住宿,均表明硕博群体人数将持续稳步攀升,硕博群体并非像大众所想那般稀缺。另一方面,高校与各科研院所对教师引进要求也水涨船高,例如需海外留学背景等,客观上为部分人才分流向中学创造了条件。

从个体层面看,职业选择应充分考虑自我兴趣、自身特长、发展规划等因素。博士生作为我国知识链顶端者,运用所学知识,较高的专业技能,投身至相关领域,在学术地图上开创一块新领域,自然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并非唯一路径。白云区学校无论给出的薪资,还是提供的福利都是可观的,培养出广州地区一群优秀的孩子也能带来不小的成就感、价值实现感,公众应该尊重这些博士群体综合考量过后的选择。

文/黄斌(福建师范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