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性太极拳随谈:王宗岳太极拳论讲解

 建怀v394hwyhnb 2021-04-03

水性太极拳随谈:王宗岳太极拳论讲解 - 王志祥

水性太极拳随谈,王宗岳太极拳论解释,从今天起开讲。目的是为了向大家介绍分享我长期以来通过练习太极拳的实践所得到的,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的体认和体会,同时对我本人,通过讲解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水性太极拳随谈:王宗岳太极拳论讲解

另外,也是希望所有练习太极拳的老师、拳友,要重视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功夫的大学内容,它与中国文化的哲学,艺术,医学以及所有的学术都息息相关。下面我开始讲太极拳论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一、中国历史始于三皇五帝。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哲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老子的道德经和孔子易经的滋润成为道家和儒家的开创者。伏羲八卦图,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龙,演变成阴阳鱼,太极图. 归纳起来表示。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天地之道运行的产物。

二, 太极拳理论盛行于宋朝。中国文化除了儒道以外,从东汉开始,也有佛学传入中华,生根开花,并融入到儒道,使中国文化的佛,道,儒三家,互相渗透,大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王壮弘老师常常对我说,小王啊,学习任何艺术,一定要有佛,道,儒三教的哲学思想,作为背景文化支撑。太极拳,书法,画画,中医都是如此。否则只是在技法层面上,达不到共性,不能达到高深的境界。

北宋时期,佛,道,儒的思想,已经深入到各门学科。有五子之称的周敦颐、邵雍、张载、

以及程颢、程颐两兄弟,深通各家学说,融通佛,道,儒家思想为一体,太极理论广为流传。尤其是周敦颐的思想,他的太极图说,明确解释了天地,阴阳,五行与人的关系。

夫子庙,北京中国

三, 太极拳论产生于明末清初。在南宋朱熹继承了五子学术后,主张格物致知,被明代大儒王阳明所接受,并创立了心学, 致良知将中国文化,推向了一个高潮。

王宗岳太极拳论,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其意义可想而知。

太极拳的起源 过去有唐豪,顾留馨他们做过考证,有说太极拳起源于陈家沟,陈王廷.也有人说,太极拳由张三丰所创;也有人说,太极拳源头在赵堡;各说各理,各持己见。直至今日,尚无定论。

王壮弘老师给出了三点意见 :

1、太极拳,不知出于何人.

2、太极拳与陈家沟有关。

3 , 太极拳以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为准。也就是王宗岳的拳论,是学习太极拳的唯一标准。

我十分赞同王壮弘老师的观点。因为他作为一名金石专家,鉴定书、画的专家,他对所有的历史非常的重视,不轻易下结论。

我以为王宗岳拳论,是太极拳的法律,是每个练太极拳的人首先要尊重的唯一的标准。

其实它又是一篇哲学论文,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它与儒学的论语,大学,中庸;道家的道德经,庄子;佛学的心经,金刚经以及以佛学的禅宗中观,唯识大中流派息息相关。

可见,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的重要程度。现在我们把王宗岳太极拳论通读一遍。

水性太极拳随谈:王宗岳太极拳论讲解

注意,这个太极拳论,建议大家一定要背诵。最好每天早上像诵经那样朗诵八遍以上。让他熟记于大脑中。当我们在练拳或者平时生活当中,容易感悟,体证。包括,当遇见老师和与同学、拳友之间在一起的时候会有问题,有内容讨论。一定要体证,不要停留在只是对文字的理解。

因为,随着长期的锻炼,实践,太极拳水平会渐渐提高;随着提高,我们对太极拳论的理解也会逐渐的深入。必须要有耐心,理解太极拳的拳论,并且与中国文化相联系;达到健康、文化、艺术和能够有技击、自卫反击的能力,必须经过长期的锻炼。

最后,今天对太极拳论的起源与中国文化哲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学习,作为简单的介绍,下一次开始讲正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