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丨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博奥99 2021-04-03

横  塘

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

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

细雨垂杨系画船。

图片

图片

注   释

1、横塘:在江苏吴县西南,因分流东出,故名。

2、南浦:泛指水边送别之处。诗中代指横塘一带。

3、石桥、朱塔:详见文中解释。

译  文

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满塘的水就绿了,

但水上的石桥和水边的红塔旧色依然。

在每年送朋友上路的横塘里,

蒙蒙细雨中,即将远行的画船栓在岸边的垂杨柳上。

赏  析

这大约也是范成大青年时期作品,惯于融糅环境,营造一种美丽、迷离气氛,我们来看一下:

“南浦春来绿一川。”

自从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后,后人便用“南浦”泛指水边送行之处。结合本诗,自然指的横塘一带,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芳草满川,绿遍春野。江中之水,岸畔之草,天地之间,绿成了一派。

“石桥朱塔两依然。”

关于“石桥”,有人说指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枫桥,在横塘之北,而“朱塔”,相应的也指寒山寺的寺塔,亦在横塘附近。这个存疑,不管真的如此,还是另有别地,总之,它们“两依然”,那么“依然”又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说是仍旧、如故,假如“石桥”“朱塔”确实指枫桥和寒山寺塔,那么如此解释还是有道理的,毕竟它们历经唐末五代十国的风云变幻,仍旧保存完整,确实是可以称为“依然”的,假如不是,那么也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糅合本诗的整体氛围,送友依依,“石桥”“朱塔”仿佛也通了人性,在这个作者送别友人的特殊日子,它们也表现出一种依依不舍的心理和状态。两相比较,我是倾向于第二种解释的。

图片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铺垫和渲染之后,现在作者转入正题,开始写送客了。“年年送客”,看来不仅今年的送客,也包括以往历年的送客,都在作者心头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倒也难怪,作者送别的客人虽有不同,但走的是同样的路线,横塘之路,风景亦一般无二,都是细雨飒飒,垂柳依依,孤舟一艘,横系岸边,静待主客二人满饮别酒后,“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自然在作者心中堆砌了沉沉的分量,因而只要一提到送别的话题,他就仿佛已经瞥见了垂柳下那艘等着载客远行的画船,这才如此多情而又略带感伤的写出。

当然作者“细雨垂杨”四字下得还是颇为传神的,同样的景象,古诗中尤推僧志南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不过由于僧志南的生平已不可考,所以我们无法判断他是受了范成大的影响,还是范成大受了他的影响,或者他们二人并无交集,各自独立写出了自己的诗,这个就真的很不好判断了,各位读者以为呢?

是为诗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