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绝国 1

 客@ 2021-04-03

“ 苏毗的风俗,富有女国特色。史称“其俗贵妇人,轻丈夫,而性不妒忌”。 ”

1

1995年,中日联合考古队在新疆尼雅一处特别高大的沙丘下,发现了两千多年前的精绝王陵。而让考古学家万分诧异的是,墓中的精绝王夫妇竟都不是自然死亡。

精绝王遭受两处致命刀伤,一处从耳后斜至颈下,另一处在腹部,深可见骨。王妃右面部充血,死前头部受到猛烈重击,颈骨断裂。

两人身为精绝王朝最高统治者,为何会死于外力?

2

精绝国,是西汉时中国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城邦小国。

《汉书·西域传》:“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驿长各一个。

精绝国位于尼雅河畔的绿洲之上,以农业为主,也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曾商贾云集,繁华富庶,后在历史上神秘消失,不知所踪。

在魏朝京兆人鱼豢所撰写的《魏略西戎传》里,精绝国已然被鄯善所吞并,那是“精绝国”在历史上的最后痕迹。

3

1901年元月18日,英国冒险家斯坦因身在新疆,他雇佣的当地向导,拿来了两块从沙漠中捡来的木牍。

斯坦因一眼认出木牍上的佉卢文,这是公元前1世纪在中亚贵霜王朝使用、早已是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绝迹文字”。

他重金聘请了发现木牍的年轻人伊布拉辛,带着当地农工四五十人,找到了尼雅遗址。16天后斯坦因满载而归,他带走了佉卢文木牍700多件、汉文木简58件,还有其他的文物。

斯坦因这样描述尼雅遗址:“当年的文书还完好地封存在屋内,储藏室里厚积的谷子还有橙黄的颜色,房厅屋宇的门还是关着的……时间看似停止,人们仿佛刚刚离开这里。”

在之后将近31年的时光里,斯坦尼共进入尼雅遗址4次,在最后一次发掘时,其中一片汉代木简上写着:“汉精绝王承书从……”。这些文字,让斯坦因确定了尼雅遗迹的真实面目,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精绝王国都城所在。

4

大沙漠的险恶和干燥,不仅杜绝了“摸金校尉”的光顾,也给予了王陵最大的保护,1995年发掘的棺椁里,精绝王夫妇的遗骸和随葬品都保存完好。

两人齐头并卧,王的左臂稍压在右边王妃的右臂上,覆盖身上的锦被色彩鲜艳,绣有“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的吉祥语。从字意中可以判定,这是中原王朝和边塞少数民族统治者和亲的专用物品,墓中的精绝王夫妇应是当年一次和亲的主角。

他们脚下的陶罐中,有栗米、脱水羔羊腿、斜插小铁刀的羊肋条、葡萄、梨、沙枣等食物。

木叉衣架上挂着毡帽紧上衣、腰带、弓鞘、王妃的丝质长裙,一旁还有梳妆盒、铜镜、书、香囊、珍珠挂件、四串珍珠配金箔片的耳环、手绢等饰物,满身珠光宝气,显示出高贵不凡的地位。

既得厚葬,那他们怎会离奇死去呢,原因或许只有两个,宫廷政变的内忧,外敌入侵的外患。

但精绝王夫妇旁9厘米外的另一个墓葬,间接去除了前者的可能,并从中发现了一件纹样诡秘,意蕴神奇的震撼宝物。

5

1995年中日联合考古队的发掘,共发现墓葬8座,最重要的是3号(精绝王夫妇)、8号和4号墓。周围还有5座船型棺,外圈环绕。

8号墓沙穴比3号深45厘米,按一般规律,离地越近时间越晚,但沙葬和土葬有区别,沙中先掘一墓,再在旁边挖深穴时,前墓的沙土,会向后挖的墓穴倾斜。8号墓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判断它的年代比3号墓更近(大致是东汉末至魏晋时期)。

墓中有男女两具棺木,随葬品和3号墓大体相同,但墓葬规格明显比3号墓要差一级,随葬的锦缎减少、棉毛用品增多,写着“王”的自用陶罐,居然有个缺口。8号墓主很可能是东汉时失国的末代精绝王,陶罐上那个“王”字,更像是悲凉心境的寄托。

可8号墓中的一件物品,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

那就是八号墓精绝王右臂上缠着的色彩斑斓的长方形护臂。在宝蓝底织锦的云气纹间,牝牡珍禽、昂首嗥叫的辟邪、白虎等瑞兽镇守四方,护臂上还绣着一句超燃口号——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这八个字最早出于《史记》: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意即岁星、荧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这五星同时出现在天空,成“五星连珠”或“五星聚会”时,中国将大兴。

现场的日本考古队员大多懂中文,看到这话都惊呆了,有人反复查看织锦护臂,口中还用日语喃喃自语,最终发出一声莫名喟叹。

精绝王陵中3号墓和8号墓只相距9厘米,很可能是父子两辈,这样看来,子夺父位的宫廷内乱可能性极低。3号墓主夫妇的死因,最大可能还是外敌入侵。

6

《汉书.西域传》有关精绝国的记录中,明确讲到了城,出土的木牍文书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过“城”的存在,但现实考古时一直没发现“城”的踪影。

直到1996年10月,才有一座周长约530米的椭圆形土城,在沙丘胡杨树丛中被发现。土城位置隐秘,内部空旷,没有房屋,只有几棵大的胡杨树和一些沙堆。

发现的木牍文书中,精绝王曾给他人下令:“去年汝因来自SUPIS的严重威胁,曾将周邦之百姓安置于城内,现在SUPIS已全部撤离,以前彼等居住在何处,现仍应住在何处......”

原来城并不是精绝国经济政治中心,而只是军事防卫中的特殊手段,外敌入侵时,作为应急避祸之所,外敌撤离后就要各归各家。但从痕迹来看,土城没能躲过外敌搜索,城门被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净。

精绝王庭并不在四方拱卫的中部,而是在地势稍高的西北面,王庭西、北面是高大的沙丘,东边是尼雅河流,更远处是十分开阔的平野。在王庭以南约2公里处,有红褐色的烧土、烧结的铁块、珊瑚珠、玻璃片等物,这是一个手工作坊区。

精绝国的农业,包含小麦、大麦、小米、蔬菜曼青;石榴、核桃、葡萄、沙枣等水果;畜牧业是骆驼、马牛羊;精绝猎人当年的猎物是马鹿,这表明乔灌木和草料类在当时比较丰富。

尼雅的很多遗迹中都有小口平底、大又深的大陶瓮,一半埋沙里,上面密封,用来储存酒或水。在寒冷寂寞的沙漠之夜,酒曾带给古代精绝人带去欢乐。

精绝国的制陶业很发达,储水乘凉、蒸煮食物、日常杯盘都是陶器,当年精绝面临灾难,居民最后离开时,还把一些重要却来不及处理的木牍文书放进陶罐,埋在居室内的沙地里。

陶工是技术工种,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在出土的木牍文书中,记录了一件轰动精绝的爱情故事:陶工詹左的儿子沙迦牟韦, 在有老婆和儿女的情况下,却和黎帕纳的妻子善爱有了婚外情。在爱情的驱使下,两人抛弃了精绝国的一切,逃到了天山脚下的龟兹王国。从精绝到龟兹,中间隔着近400公里的大沙漠,在那个骆驼是最好代步工具的时代,这是拼死的一次冒险。在龟兹居住了好多年后,他们得到了赦免。重返故国后,黎帕纳要找沙迦牟韦索要赎金,精绝王特为此事下了一道命令,让当地主官保护好沙迦牟韦,不许黎帕纳去索要赎金或找麻烦。

除了陶工外,精绝国还有制弓匠、木匠。他们的建筑以胡杨和红柳为主角,做好立柱,用芦苇红柳编结成墙壁,并薄敷泥土,奢侈一点的,还在内外涂上白灰,画上花卉。达官显贵为了挡住风沙,会在住房周围竖起篱笆、栽植树木,蓝天黄沙之下绿树白墙红花、鲜亮之极。

自从张骞凿穿丝绸之路后,随着佛教、汉字的传入,精绝国内有了爆炸般的发展。

《后汉书·西域传》:......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

朴实的木屋梁柱出现了雕梁画栋、土坑边有了高座木椅、黄河流域色彩斑斓的丝锦、轻薄柔软的绸缎成了精绝王室贵族的内衣长袍、还有光可鉴人的铜镜、精美的漆器、过去难以想象的瑰宝,都成了日常生活用具。

尼雅遗址中出土过一种酷似蜻蜓眼睛的珠子----琅玕。

古籍记载:蜻蜓眼有辟邪怯恶、护佑主人的作用。精绝国的权贵们将人造玻璃制成的琅玕,赋予了非凡力量,视为关乎命运的护身符,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鬼吹灯》中那能破除诅咒的稀世奇宝--雮尘珠!如果说琅玕可能是雮尘珠的原型,那诡异神秘的精绝女王是不是真的存在于历史中呢?

7

精绝国的神秘消失,是个历史之谜,有说是因为灾难性的天气,比如传说中席卷七天七夜的黑沙暴;有说是环境的恶化,可在上世纪初,罗布泊还是个巨大湖泊,直到1972年才干涸。

木牍文书中记载,精绝国对砍伐树木者惩罚颇重,即使是私人土地上的活树,个人也无权随意处置:砍伐活树者,罚马一匹;砍伐树杈者,罚牛一头。同时期的另一片文书中写到:买一名女奴,只要三岁口的雌马一匹。

1940年英国学者贝罗出版的《中国土尔其斯坦所出佉卢文书译文集》中记载,精绝国长期受到西南方强大部落“SUPIS”的入侵:

“现本地传闻,SUPIS人四月间突然袭击且末,汝应派哨兵骑马来此。”

“据且末方面的消息,SUPIS人要来。谕令书已再次下达,军队须开赴。”

“SUPIS人从该地将马牵走,现在彼等要求赔偿这些马。”

“众车向本庭起诉,彼有一奴仆,名觉吉,被SUPIS人抢走,彼后又逃回。”

种种迹象表明,“SUPIS”就是苏毗国,也就是《西游记》中的女儿国。

《隋书·女国传》记载:“女国,在葱岭之南,其国代以女为王。王姓苏毗,字末羯,在位二十年。女王之夫,号曰金聚,不知政事。国内丈夫唯以征伐为务。山上为城,方五六里,人有万家……复有小女王,共知国政......”

从精绝国的墓葬和木牍文书记录看,并没有女王一说,所以《鬼吹灯》中只是小说家之言。反倒是苏毗国的王位由女性终身把持,每五日一听朝,处理军国大事,另有一位小女王协助管理国家。在鼎盛时期,苏毗国北接于阗,东北邻青海通天河,西至天竺,东与吐蕃接壤,疆域颇大。

苏毗女王的丈夫称金聚,他们的职责只是执行命令,不能决断国事(史载:“凡号令,女官自内传,男官受而行。”)重女轻男的风俗在苏毗国民的婚姻问题上最突出,据《新唐书》、《唐会要》中记载:在苏毗国,就算是没钱没权的女子,也是一家之主,有多个丈夫,生下的孩子都随母姓,而再尊贵的男性,也不能有妻子之外的女人。

苏毗国属民以畜牧业农业为生,男子务农狩猎,女子则出将入相,掌管国事。

隋代时苏毗国被记载约有上万家,人口估计在7万以上。那么,在汉朝时,苏毗国人口也远在精绝国之上,远不是只有500士兵的精绝国所能抵挡。

尼雅4号墓主的情形,就间接印证了这一点。虽然规格和3号、8号两墓相同,但4号墓主穿的都是毛布长袍,衣也是毛织物,唯一的锦绸只装饰在女墓主的胸背部,以及裹头的红绸带,随葬的食具中,也不见了羔羊肉和水果,甚至女墓主的铜镜都是破损的,变得和普通平民相类似,只是使用的棺木还是较高规格,精绝王室的后裔,实际上已从王族跌落到了平民。

由于实行女王与小女王共同执政,苏毗国内部出现裂痕,矛盾激化,最终被吐蕃吞并。

《新唐书》和《旧唐书》中记载:苏毗族属西羌中最为强大者。吐蕃称之为孙波,并早已将其兼并。吐蕃依靠苏毗东征西讨,军粮兵马,半出其中。

敦煌中发现的《吐蕃历史文书》记载了吐蕃灭苏毗的简单经过,从此,苏毗只作为吐蕃小邦之一而存在。

在尼雅遗迹中,考古学家没有发现断戟残剑沉埋,出土的古尸,大多也是平静安详的。如果说是战争毁灭了精绝,又该怎样解释这一切呢?

如果是环境恶化导致精绝举国迁移,为什么会有各类文书整齐摆放屋内?在尼雅遗址的一处废墟中,有具拴在柱子上的狗遗骸,发生了什么,让狗主人离去时忘了解开爱犬,又一去不回?

斯坦因在书中写到:“从这批契约埋藏时得到的照顾以及对埋藏地点的标示来看,文书的主人明显是在紧迫中不得不离去,但却抱有重返的念头......在掩埋时既没有遮盖,也没有用容器来保存这批极有价值的文件,这本身也清楚地表明离去之匆忙。”

还有人认为是漫漫黄沙的侵袭,让精绝国丧失了丝路的中心地位,人们开辟了新道路。

以至于唐玄奘取经东归,路经尼雅城时,只见到了满目疮痍:在一片发生过大战的战场往东30多里,就到了媲摩城。城中有尊雕檀立佛像,高两丈有余。从媲摩川东入沙海200多里,就是尼壤(尼雅城别名)。尼壤城周长三四里,位于大沼泽地中,又热又湿,难以跋涉,芦草茂盛,没有通行之道,唯有进城的路可走,往来的人没有不经过这座城的,而于阗则以此地作为其东境关防。从尼壤继续东走,就进入大流沙地带。那里沙流漫漫,聚散随风,人过无痕,很多人在其中迷路。在大流沙地带,放眼四顾,茫茫沙漠,分不清东南西北。那些往来的行旅者就把前人遗骨聚而为路标,那里水草缺乏,热风肆虐,风起时人畜昏迷、染上疾病。人们在那里会听到歌和呼啸,有时是哭泣。不知不觉间,人就被声音魅惑,不知身在何处,这样就经常有走失之人……

8

尼雅8号墓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色彩绚烂,文字激扬,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64件文物中,现藏于新疆博物馆。虽说这些稀世珍宝排名不分先后,但当初专家们拟定名单时,排在第一的就是它!

在尼雅8号墓中还发现了另一块相同材质的织锦,上面绣着“讨南羌”,在汉朝通西域时,南羌北湖都是心腹大患,从中可以看出,8号墓中的精绝王很可能曾率兵参加过相关战役,作为其光荣的历史,就有了这特殊的护臂。

“五星出东方”这种现象,据说历史上只出现过四次:舜帝即位时、唐高祖武德二年、武则天当政初年、韦后当政时期。

而天文考古学家班大为(David W.Pankenier)在研究中国古代五星聚的重要论文里提及,2040年9月9日天空将再现五星聚会奇观,同时到来的,很可能是中国更加兴盛和强大。

作者:桃花仙人种南瓜
标题:精绝国至宝:雮尘珠、黑暗女王,在它面前都是微尘
链接:https://story.hao.360.cn/story/MNLaRRG3NHO5Qw
来源:南瓜屋
此文为用户在南瓜屋贡献的内容,如有异议或者转载需求请联系nanguawu@360.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