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版】周锡敏散文诗集《时间之声》由中国文明出版社顺利出版!

 诗咏九天 2021-04-04

图片

作者简介:周锡敏,女,生于1970年,祖籍贵州遵义泮水,现定居苏州吴江芦墟。作品发于《散文诗》《星星.散文诗》《散文诗世界》《贵州诗人》《天津诗人》《苏州日报》等报刊杂志。著有个人诗歌集《石语》,二人诗合集《青春在歌唱》。作品选用几十种刊物,创作涉及随笔,诗歌,散文诗等。


图片


自序

我相信,在我们的一生,总有一些东西是必须要用文字去表达才能体现得出来的。我的诗,她以“无声胜有声”、“无形胜有形”进入到这个历程,以温暖的柔情抵达我空旷灵魂的那一刻,就已经唤醒了我种种圣洁的渴望。穿透童年,少年,青年所隐含激情的思想时空,眨起繁星般梦幻的波浪,让我在渴望与回味间,更想她与艺术的功力密切配合,从而,以崭新的姿态出现。

走在路上,嗅着大地的气息,品尝生命的味道。我能感知,那些从灵魂深处散发出来的心灵碎语。它们总在我行走,听风,抑或将一些真实情感演化成诗行时,对我铺开时间的秘密图案。这种时候,从某个角落,某个回忆,或,某些迎面而来的感动时刻,伴着疼痛与欢喜,在一刹那地抬头与低头之间,让我看见千年前的月光和千年后的自己。

这或许就是我诗意人生的画面与描述、概括。它不仅容纳着我的过去和现在,还有我那从未晤面的未来,让我在平凡的一生,一次次深陷其中。写或读,凝视或眺望,让我有了更多与世界并存的容忍与珍惜。于是我想,如此一生,也没什么不好。听从那些奇妙地召唤,用心体会,聆听,与之一起漫游,让它成为我永远的依附。

俯仰之间,我知道自己在一天天变老,那么我想,只要能将一切书写的光泽留住,阅读留住,回首与眷恋留住,这便是幸福的源泉。就如梦中的追逐,清醒的自由,它们就如同未知的事物,与我并肩而行。可贵的是那些饱满与洁净,抵达心灵深处,温暖日渐老去的日月。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深以为然。情感是散养的,把自己的爱或精力最终归属一册书。从某种角度上诠释,这就证明我在热爱着生活,热爱着不断书写的自己。自然之情,家国之情,爱情之情,初恋之情,故乡之情皆是表现的必然。

与一个人说话,一座房子说话,一条河流说话,一片阳光说话……坚守体内的温情与悲欢,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我相信这就是我现在和以后的向往及生活状态。走在这条路上,我甚至相信一切有生命力和无生命力的东西都是我内心的向往与灵感。只是,它们潜藏在我庞大的体内,占据的是生命需要不停填补的胃。它们始终在期待另一种熟了的自己,需要我用心呵护。

这过程,除了自言自语、独处、宁静致远……再有,就是不可避讳的生与死。是的,活着,我们追赶的,不止是山水,风花,还有那走在苍茫路上的柔软和沧桑。昼夜交替,让生命的表层,除了不断成长、老去,还滋养心中不愿遗忘的时刻,与思想交融,那正是我想留下来的、记下来的、画下来的——生命的本相。

——2021年3月2日于清泉书屋

图片

后记

有了将十年来写的散文诗集结成册的念头后,我一直在考虑,它应该以怎样的一种出版方式来面向我,以及面向这个世界呢?思前想后,我选择了她现在的方向。虽然印数不多,但我相信她的本身还是有意义的。

这是我继前两本诗集之后的创作成果,在这里,我不想对她夸夸其谈,也不想让她隐于时代的激流。或许,我只想让她静静地,以我喜欢的方式抵达——她想要去的每个地方。无论哪里,相信那都是最好的归宿。

回顾这一路爱上散文诗的历程,那还得从近二十年前的往事说起。

那时候,我在订阅的《散文选刊》中能惊喜地阅读到,每一期刊物中唯一的一篇散文诗。浪漫、柔媚、潇洒和自如的气质光辉,宛如存在于大地上的一枚完美音符。明朗,清澈,热烈,朦胧,淡雅与含蓄,充满人文与自然,及哲理的味道。激起我无限共鸣。直至,把我引向后来的执着。

读与写,丰盈我繁忙的时光。

十年前,我开始向《散文诗》和《散文诗世界》及一些其它刊物投稿。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发表散文诗之后的惊喜,正如那句“生活中,其实一直有未知的事与我们并肩而行。”爱上散文诗,可以说这是我继诗歌创作之后的又一种美好收获。

阅读范围是广泛的。借助自己的热爱,我购买回一些外国散文诗名著回来阅读,学习。诸如泰戈尔的《愿生者有那不朽的爱》和屠格涅夫的散文诗,纪伯伦全套散文诗等等。就像我青年时期喜欢上《普希金诗选》一样。

再来谈谈我的散文诗集《时间之声》,这是从三十多万字中整理出来的作品,整理的过程可以说是非常繁杂的,不足之处固然存在,但我已经尽力。

本次诗作收录的作品是有代表性的。比如:长篇散文诗《走在苍茫的路上》,前后创作时间长达四年。原本是173个小节,但此次共筛选了103节。其中有二十多节公开发表在不同的刊物。

以古人之名做标题写的散文诗,有十八位是公开刊物上发表过的。短散文诗和千字左右的散文诗,有三分之一是发表在刊物和报刊上过的。此次整理归类,只是把它们集中了起来。本人认为,还有一些比较满意的作品没有整理出来,但我准备把它们放入到下一本散文诗集。热爱文学的路上,我相信,将来的日子,我还会继续努力写出更多、更好满意的作品,这不仅仅限于诗歌。我会让它们在成熟的时机,形成我想要的模样,就像我想过的生活一样,一一呈现出来。

与散文诗结伴而行的路上,我要感谢她,是她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与常人不一样的心事和心思。应该说我很喜欢生活中这样的读与写,这是行走的美体与美感。阳光下,风雨中,我会一如既往去创作,去爱。就像爱我的孩子,我的生命,我的人生。

作者于2021年3月5日草

图片

本书由九天文学杂志社出品

联系方式:1883036395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