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郑州,黄河游览区邙山头上,市民公墓内安葬着6位烈士,是惠济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瑞视觉 2021-04-05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黄河风景名胜区的邙山之巅,有一个区民政局主办的永久性公募——郑州市民公墓邙山墓园(简称邙山公墓),距郑州市中心24公里。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言流传千古,至今不衰。园址居山望川,负阴抱阳,历来有“国坟”之称,历代达官显贵在此选址安葬者甚多。

清明节这天,祭奠完亲人,瑞视觉发现不远处的这个郑州市惠济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广场”,纪念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牺牲的王可才、丁明堂、范运发、林振宣、殷寿放和孙时发6位烈士。

殷寿启,湖北省咸宁县粗山公社人,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零一八三部队七十三分队战士。

孙时发,福建省寿宁县人,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六九五部队三十四分队战士。

范运发,福建省莆田县人,荣立三等功,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六九五部队三十四分队战士。

林振宣,福建省连阳县人,荣立三等功,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六九五部队三十四分队战士。

王可才( ?-1967),浙江省乐清县清江公社四扩大队人,二等功臣,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六九五部队三十四分队班长。

丁明堂( 1927-1951),河南省郑州市古荥公社惠济桥村人,二等功臣,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二军一八六师五五六团二连排长。

英气长存,忠魂不灭。

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数先贤英烈以其英勇无畏和深明大义,毅然完成历史交付的使命任务,筑就民族复兴征程的闪亮灯塔。

安葬于邙山墓园烈士陵园的王可才、丁明堂、范运发、林振宣、殷寿放、孙时发六位烈士,因历史条件限制无详细文字记载,管理部门将持续发动社会力量,搜集烈士亲属线索,还原烈士生前事迹。


郑州战役 鏖战惠济

郑州是黄河流域的心脏所在,是平汉、陇海两大铁路的交汇处,是中原地区的交通中心和战略重地。惠济区,更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曾是解放郑州的主战场。

蒋介石进攻华北、晋冀鲁豫解放区,夹击豫西、合击豫东,都是以郑州做基础。如果能占领郑州,就意味着使中原和华北连成一片,就能保护交通大动脉,保证前线的物资运输;占领黄河大桥,就能切断胡宗南向陕甘宁边区进攻的运输线。所以,由于郑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上的重要性,解放郑州的战役在全国的解放战争中极为重要。

1948年10月,中原野战军奉命配合位于山东省曲阜地区的华东野战军南下举行淮海战役,司令员刘伯承率2个纵队进至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南段,牵制国民党军张淦、黄维两兵团;政治委员邓小平、副司令员陈毅(仍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4个纵队,围攻据守郑州的国民党军第40军军部及其第106师(欠1个团)和第99军第268师等部,以牵制开封、商丘的国民党军。

21日夜,我军第1、第3、第4、第9纵队开始对郑州城实施包围。22日晨,豫皖苏军区3个团占领中牟,各纵队逼近郑州城郊。守军弃城北逃,其先头部队进至薛岗,薛岗村村南头紧靠铁路,公路从村中穿过,不论是郑州之敌北逃,还是邙山之敌南援,这里都是必经之地。7时许,北逃敌军先头部队的两个营,试探性地向薛岗进攻,遭第9纵队第27旅一部和豫西军区基干团的阻击,丢下三百多具尸体,慌忙缩回老鸦陈村内。

我军第9纵队即以第26、第27旅各一部将其后续部队包围在薛岗、老鸦陈、固城地区。国民党军以第318团由古荥镇南援,向双桥、杜庄等地攻击;第268师和第106师主力向薛岗、固城猛攻,企图夺路继续北逃。第9纵队第26、第27旅协力将企图北逃的敌军压缩在老鸦陈、固城地区,经两小时激战予以全歼。

敌军第318团掉头继续北逃,进了邙山头防御阵地。t邙山位于黄河铁路大桥南端,周围数十里的黄土山岭,被雨水长年冲刷成深沟交错的绝壁,是一个天然的桥头堡。第27旅主力与第26旅一部当即乘胜追击,将其合围在黄河南岸邙山地区,23日黄昏予以全歼,并与歼灭黄河大桥北面守敌的华北军区第14纵队一部在黄河铁桥会师,国民党炸毁黄河大桥的阴谋宣告破产。

此役,中原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1万余人,内俘9500余人,解放了中原重镇郑州,控制了平汉、陇海铁路枢纽,为同华东野战军共同发起谁海战役创造了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