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积阴德积的是什么?

 见素抱朴780 2021-04-05
揭秘:积阴德积的是什么?

昨天弟子问我,师父,我看了很多关于积阴德的书。比如司马光在家训中曾说道:“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又如《了凡四训》所说的十善阴德: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向善,救人危难,修桥补路,舍财作福,护持正法,尊老爱幼,爱物惜命等等,都是劝善正文,不知为什么总觉说教司空见惯,不能与时俱进的说道我心里去。也就是说,我认知明白这些都是对的,无可厚非,可心中总觉得不透亮,也就是这些说教,在现在这个时代没有与时俱进,不能在心中形成力量,让我的行动更坚定,这是为什么?而且师父可不可以给我讲讲积阴德到底积的是什么?

揭秘:积阴德积的是什么?

金泽说,邻居家哥们的母亲是吃斋念佛的,经常做好事。但却有一个毛病,经常对外人说她如何如何信佛,如何如何布施。我哥们去他母亲那里,经常被教育:你要信佛啊!佛祖保佑你发财。哥们有时候会劝说他母亲,说你信佛就信佛,不要强加自己的价值观给别人,别人会很不舒服的。他母亲往往就急眼了,说我哥们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说她嫁到他们家就没有顺过心,然后就一桩桩一件件地说她来到他们家的功德,如数家珍,一样也丢不了。然后顺带骂上哥们的父亲,说他们都忘记了她的好处等等,呼天抢地的一通数落,数落的真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现在知道他母亲的功力深厚了,对着月亮说,说的月亮都躲起来,对着花说花都无言以对,对着鱼说鱼都沉下去不见,对着大雁说,大雁吓得落到地上,拍着胸脯说,吓死了吓死了。哥们和他父亲往往选择不敢直视,或默默离开。可在外人看来,哥们的母亲非常慈祥,乐善好施,积德行善,邻里之间都会热情相助,从不吝啬,也不计较得失。用她的话说就是“我对你的好,我愿意,但你要记住我对你的好,不要恩将仇报”。因此街坊四邻都会记得她的好处,见面会提及她的美好,这样她会露出惬意的笑容。但实际里,邻里之间真的不太赞成她的处世。

揭秘:积阴德积的是什么?

安常理来说,没有人认为哥们的母亲德行不好,但为什么她的口碑却不是很好呢?这就是中国人对“德”的认知:《道德经 三十八章》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金泽解释说:中国人认为最好的德行是做了善事不留善名,不图任何回报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样的德才是真的有德。而一般德行是做了好事,却不想失去“做好事”的好名声,并且希望别人永远记住他的点滴恩情。这样在中国人看来就没有德行了(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的人不求回报,做完好事随后就忘了,从来都不会以为因此而发生什么精彩,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的人见了功劳,即便不是自己干的,也要想方设法占据头功,总以为这样就可以占尽优势,让自己无限光彩(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最好的爱心付出,比如母亲养育之恩不求回报,老师倾囊相授不图报答。这才爱的奉献(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为彰显哥们同心而结义,是为让天下人看见,这样结义更好,天下共监督,共效仿。比如三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天下皆知,兄弟如手足,为之而有以为。朋友之间用最好的礼仪而相待,朋友也不见得认为做的最好而真心呼应这礼仪,所以就会有人抻着胳膊告诉他要积极呼应才对(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所以说失去了道相,才会产生德相(德相空则道在其身也)。也就是说,不在乎后边人如何评价,不计较做好事后有没有赞誉,这样就是德相空而身入道体也。反过来道相不空了,就看到了德行,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德行看不到,一定会看到爱心,失仁而后义,爱心看不到一定会看到团结。失义而后礼,团结看不到一定会看到看似团结的礼节。说这个礼数啊,他是人心忠厚信义的最底线了,而这也是纠葛纷争混乱的真正开始哦(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比如说我们为人处世,所有纷争都是从“挑礼”开始的。比如结婚中繁琐的礼仪,每个环节都可以挑出“不满意”的“礼数”来。新娘子上车一千一,下车一万一,改口费“万里挑一”,有的地方新娘子上车前要几十万彩礼,不给就不上车。这都是“乱之首”啊!是忠信之薄也。所以有先见之明的人,运用道的精华,而从愚笨的态度开始。(而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还以结婚为例,有先见之明的人,他明白结婚是为什么,所以一开始就用最笨的方法告诉对方自己真实的状况:根本掏不起那么多彩礼,根本不想让爹妈负债而不孝,根本不想大操大办婚事等等,争得女方同意。这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婚事从简的道理。所以说大丈夫心中装着厚重的道气(居其厚),而不装着厚重的礼数(居其薄)。脚踏实地的干事,不哗众取宠的走形式(处其实,不居其华)。所以要去掉不踏实,不真实,徒有虚名的东西而真正遵从于现实,遵从于道的力量。

揭秘:积阴德积的是什么?

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是德呢?金泽说,依老子道德经之义,道是现在为什么这样存在形态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现在这样的状态,是什么理由在支持呢?或者说就是凭什么这样,这就是道。这个理由是看不见摸不着想不到的不可说的非常道的状态。而德就是天地人各层配合这个道而形成的自己的状态:天之德好生厌伐,地之德善载奉献,人之德上善自强。所以金泽说能配合道而行走的状态就叫德。也就是说道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德却是能够扑捉的信息。比如你的思想是道,无人可以看到,但看到你的言谈举止大概也就知道你的道有多深了。

明白了德是什么,那阴德又是什么?金泽说阴德就是老子说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既然人德两个方面:上善与自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所以阴德就是两方面:为善而不争,自强而不息。很多人只知道积阴德就是做了好事不留名,事过如未发。而根本不知道,积阴德还有一层就是永远不放弃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事自己做,如此这样就是完整的阴德。只有自己永远不放弃自己的努力,才会成就别人的阴德,才会招来在自己努力也无济于事时别人的阴德帮助。反过来只有自强不息才真正有机会有力量去上善而不争。比如说邻居家哥们的母亲,她也做善事,但她要别人看到。还有很多“高明”的领导,自己啥也没有做,而手下千辛万苦创造出的劳动成果,有时候被这领导直接“拿走”,冠以自己的名字,号称专利持有者等等。这就是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得德,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这样的领导,先冠以“仁爱”,以爱的名义,爱护保护同志战友的名义窃取。若不行就冠之以“义举”,以团结稳定为托辞,巧取。不行就冠之以“礼仪”,以尊重领导,礼敬优先云云豪夺。所以说道德在,何用仁义礼智信之词?做了好事随风了散,这是道之所为也。太阳天天给你温暖,要你回报了吗?空气日日让你呼吸要你回报了吗?大地天天支撑你行走要你回报了吗?水日日让你喝,要你回报了吗?这是天地之阴德,天地之阴德大,故日月长久,无量无尽。人当效仿天地之德,尽人事听天命,自强不息,上善若水。此阴德若厚积,则延年益寿何在话下?身康体泰自在理中。金泽还是那句话:没有吃亏的不是,也没有谦让的坏处。天积阴德,风调雨顺,地积阴德,五谷丰登,人积阴德,百业兴旺。

揭秘:积阴德积的是什么?

弟子又问为什么积阴德无求却会福来呢?金泽说你做生意吧?当你在生意中看到利了,这个利还是不是你的?弟子说在这个逐利的时代,看到了就没了,已经不属于自己了。就如一群猎者都架着鹰,看到兔子再撒鹰的人永远也抓不到兔子。金泽说非常对,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弟子回答说,如打鱼一般,不管有没有鱼,先撒一网,不管有没有兔子,先放鹰。金泽说虽然比喻不甚恰当,却是这么个理。莫说行善未有人知,自有天知。金泽说修桥补路善不大,人虽未见,可天天走路的人知道路好走了,这样是不是就很多人会走?是不是会形成商旅生意?会不会繁华起来?你的生活会不会跟着好起来?你心情好,身体就好,身心无障碍,血气五脏安和,延年益寿成什么问题?反之,你处处算计,处处怕吃亏,你处处小聪明,你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愿意与你交心的人都没有,你做了好事唯恐别人不知道,你拜佛烧香只是为了自己强过别人,压别人一等。你这样处处怕吃亏,心情怎么会开阔?心情不开阔就会郁闷,郁闷就会气血瘀结,五脏相互杀伐,身体各种疼痛接踵而至,如此这般怎么会有好运气,好气色,好身体呢?更别说延年益寿了。所以金泽说,阴德无相近道也。当你积一份阴德,做一件好事却忘了的时候,你内在道力增加一层。这就增加了你凭什么现在有个好状态的核心力量(道是当下因),你增加了因的力量,现在好的状态就是果,更何况未来呢?有心人仔细品品其中味道吧,或许呢明白什么!

揭秘:积阴德积的是什么?

~金泽心相天下,大道化育乾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